题名
|
台灣農村地區之消費者物價指數:1902-1941
|
并列篇名
|
Taiwan's Consumer Price Index in the Rural Area: 1902-1941
|
DOI
|
10.6277/ter.2005.334.4
|
作者
|
吳聰敏(Tsong-Min Wu)
|
关键词
|
物價 ; 消費者物價指數 ; price ; consumer price index
|
期刊名称
|
經濟論文叢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33卷4期(2005 / 12 / 01)
|
页次
|
321
-
35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日治時期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之編製,已往至少有三篇研究,都是由日本學者溝口敏行所作。編製消費者物價指數須使用消費支出比率及物價統計,溝口敏行雖然說明消費支出比率之計算,並未討論物價統計之細節。本文使用較完整的家庭收支調查與物價統計,重新編製台灣農村地區之消費者物價指數。本文之編製結果與溝口敏行之數字有顯著差異。
|
英文摘要
|
There have been at least three attempts to compile Taiwan's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ll by the Japanese scholar Mizoguchi. The compilation of CPI require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ratios and price statistics. In his studies, Mizoguchi explains how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ratios are calculated, but little details are given on price statistics. In this study, extended sources of prices and household survey data are used to calculat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ratios. The new CPI in the rural area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Mizoguchi's results.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
参考文献
|
-
吳聰敏(2004)。由平均每人所得的變動看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經濟論文叢刊,32(3),293-320。
連結:
-
吳聰敏(2001)。台灣農畜業之生產額:1902-52。經濟論文叢刊,29(3),302-338。
連結:
-
(1943)。生活必需物資價格指數。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34)。農家經濟調查,其の一。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36)。臺北市に於ける中間層俸給生活者住宅調查。台北:臺北市社會課。
-
(1944)。台灣總督宮房統計謀家計調查報告。台北:總督府宮房統計課。
-
(1938)。米作農家生計費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34)。農家經濟調查,其の二。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34)。農家經濟調查,其の三。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899)。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台北:臺灣總督府民政課。
-
(1923)。臺灣總督府專賣事業。台灣總督府專賣局。
-
(1935)。臺北州の農業。台北:臺北州內務部。
-
(1952)。農家經濟調查報告書:稻作及雜作農家。台北: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
(1940)。家計調查報告。台北:總督府官房企畫部。
-
(1922)。主要農家食糧消費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43)。米作農家生計費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22)。米穀統計,日本ノ部。日本農商務省食糧局。
-
(1937)。農家經濟調查,米作農家。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1923)。臺灣農家經濟調查,第2報。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Deaton, Angus,Muellbauer, John(1980).Economics and Consumer Behavio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izoguchi, Toshiyuki(1972).Consumer prices and real wages in Taiwan and Korea under Japanese rule.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40-56.
-
大川一司(1967)。長期經濟統計。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
-
川野重任(1941)。臺灣米穀經濟論。東京:有斐閣。
-
戈福江(1952)。臺灣研究叢刊第17種。台北:臺灣銀行。
-
台灣省政府(1950)。臺灣貿易五十三年表。台北:台灣省政府。
-
吳聰敏(1996)。台灣長期的物價與物價指數。台大經濟系。
-
吳聰敏、高櫻芬(1991)。台灣貨幣與物價長期關係之研究 1907年至1986年。經濟論文叢刊,19(1),23-71。
-
袁穎生(1993)。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金融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
高橋龜吉(1937)。現代台灣經濟論。東京:千倉書房。
-
張漢裕(1974)。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台北: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
陳炯松(1951)。臺灣研究叢刊第8種。台北:台灣銀行。
-
黃登忠編(1997)。臺灣百年糧政資料彙編(第二編)。台北: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
溝口敏行(1975)。臺灣.朝鮮の經濟成長。東京:岩波書店。
-
溝口敏行、梅村又次(1988)。舊日本殖民地經濟統計。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
-
葉貓貓(1941)。臺灣醫學會雜誌。
-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行政長官公署。
-
臺灣銀行調查課(1919)。臺灣の米價。台北:臺灣銀行。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9)。臺灣の農業勞慟に關する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五回事業報告。台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
臨時臺灣舊價調查會(1905)。調查經濟資料報告冊。東京:臨時臺灣舊價調查會。
-
蘇震(1952)。臺灣之物價指數。臺灣銀行季刊,5(3),226-271。
|
被引用次数
|
-
陳庭妍、吳聰敏、何鎮宇、古慧雯(2006)。嘉南大圳的成本收益分析。經濟論文叢刊,34(3),335-372。
-
古慧雯(2011)。日治時期台灣的犯罪統計。經濟論文叢刊,39(1),45-80。
-
賴建宇、林明仁(2012)。乾淨用水對長期健康及教育成就的影響:以1909-1933年日治時期台灣的水道建設為例。經濟論文叢刊,40(1),1-35。
-
賴建宇、林明仁(2012)。乾淨用水對長期健康及教育成就的影響:以1909-1933年日治時期台灣的水道建設為例。經濟論文叢刊,40(1),1-35。
-
劉孟奇、葉高華(2013)。再探鐵路對於20世紀初台灣農業生產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1(3),251-277。
-
盧佳慧、吳聰敏(2008)。日治初期交通建設的經濟效益。經濟論文叢刊,36(3),293-325。
-
吳聰敏(2020)。清末的隱田。經濟論文叢刊,48(3),305-342。
-
鄭安佑、徐明福、吳秉聲(2013)。日治時期臺南市(1920-1941)「都市空間─社會經濟」變遷─指向經濟的都市現代化過程。建築學報,85,17-37。
-
(2009)。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16(3),1-38。
-
(2016)。清代南臺灣六堆的米穀生產與流通。臺灣史研究,23(4),39-80。
-
(2023)。新港輕便鐵道百年風華史。臺灣文獻,74(1),23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