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正統論、中國性與中國認同

并列篇名

Orthodoxy, Chineseness and Chinese Identity

DOI

10.6166/TJPS.64(1-44)

作者

張其賢(Chi-Shen Chang)

关键词

正統論 ; 中國性 ; 中國認同 ; 楊衒之 ; 王通 ; Orthodoxy ; Legitimacy ; Essence of China ; Chinese Identity

期刊名称

政治科學論叢

卷期/出版年月

64期(2015 / 06 / 01)

页次

1 - 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正統論是中國史學與政治思想的重要議題。本文企圖指出一種解讀歷代正統論述的新方式,亦即分析正統性與中國性之關係。本文指出,所謂正統性,其實就是某一政權作為地理意義「中國」之唯一政治代表的資格。此資格之要件,可歸納為三種「中國性」。從各個思想家所標舉之正統性要件,可以看出某思想家所重視之「中國性」為何。而該思想家所重視之「中國性」,其實反映出其心目中的「中國」認同為何。因此,由某時代之某思想家所提出之正統性要件,可以看出此時代此思想家所重之「中國性」為何,以及其所抱持之「中國」認同的內涵為何。本文以北魏到中唐為例,分析當時思想家所主張的正統性要件有哪些,由此觀察此一時期思想家所抱持的「中國」認同為何。本文顯示,歷代正統論述作為思想史史料,或許為關於「中國」認同的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一把意想不到的鑰匙。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ims to present a new way of analyzing the abundant documents i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regarding the issue of orthodoxy. I argue that the criteria of orthodoxy upheld by thinkers of various ages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proposing three elements of Chineseness, namely the cultural, the geographical and the ethnic. Based on these elements, thinkers in each age constructed their respective ideas about the essence of China, thus forming their own versions of Chinese identity. Statements by thinkers from the fifth to eighth centuries are presented as examples for analysis. In the modern context of the political rivalry between the ROC and the PRC, the intertwi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orthodoxy, Chineseness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still has its effects on both players, as the concluding section suggest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劉俊文總纂,北京愛如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研製開發,1997,《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黃山書社。
  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 (1965)。四部叢刊初編。台北:台灣商務。
  4. 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編(2004)。中華大藏經。北京:中華書局。
  5. 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1998)。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世樺。
  6. 白居易、丁如明點校、聶世美點校(1999)。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杜牧、陳允吉校點(2009)。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長孫無忌編、劉俊文(1996)。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
  9. 段成式(1982)。酉陽雜俎。台北:源流出版社。
  10. 崔致遠、黨銀平校注(2007)。桂苑筆耕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1. 褚遂良(1971)。褚遂良集。台北:藝文印書館。
  12. 韓愈、閻琦校注(2004)。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
  13. 藝文印書館編(1970)。歲時習俗資料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林義正(2022)。《春秋》中的「一統」舊說及其衍義。哲學與文化,49(11),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