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誰的“福爾摩沙”?展示政治、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

并列篇名

Whose "Formosa"? A Study of Exhibition Politics, Nation-Building Engineering and Symbolic Economy

DOI

10.6417/SJS.200606.0001

作者

王志弘(Chih-Hung Wang);沈孟穎(Meng-Ying Shen)

关键词

展示政治 ; 象徵經濟 ; 國族工程 ; 故宮博物院 ; 福爾摩沙展 ; politics of exhibition ; symbolic economy ; nation-building engineering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 Formosa exhibition

期刊名称

東吳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06 / 06 / 01)

页次

1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故宮博物院2003年舉辦的「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特展為例,探討展示政治、史觀塑造、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等議題。展覽及其鑲嵌所在的博物館,是塑造與規範歷史再現的真理體制,也是權力規訓的操演場域,體現為特殊的展示技術和觀看之道。本文分析這個特展的主題、物件、呈現方式、空間配置和論述,旁及策展過程的制度和組織脈絡,釐析其展示政治,聚焦於該項特展與台灣主體史觀形塑及國族建造工程的關聯,指出這個展覽做為文化治理機制的一環,企圖發揮正當化和排除特定歷史詮釋的作用。然而,做為象徵經濟的一環,該特展也不免於營利與市場邏輯,顯現於媒體集團的宣傳操作及週邊紀念品販售。本文希望藉由分析這項藉由展覽來反身(再)定位台灣的企圖,呈現當代台灣社會與文化場域的多重矛盾特質。

英文摘要

The ”ILHA Formosa: the Emergence of Taiwan on the World Scene in the 17(superscript th) Century” is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n 200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hibition through multiple perspectives such as politics of exhibition, narrative of history, nation-building and symbolic economy. Exhibitions and museums are regimes of truth that shaping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fields for power regulation-performance embodied in special technologies of display and ways of seeing. Firstly, the authors analyses the objects, display plan, discourses of the ”Formosa” exhibition, and organizational 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showing the politics of exhibition. Secondly, we focus on discussing how the display was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s about Taiwan's subjectivity and nation-building engineering, pointing to the normative and ideological functions of museums and displays as apparatuses for culture governance. However, museum displays are also the locus of symbolic economy, and follow the logics of profit and market which reveal in media promotion, publicity, and gift shop selling. In sum, this article hopes to reveal the multiple and contradictory character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through analyzing this attempt for reflexively (re)positioning Taiwa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563。
    連結:
  2. 林天人(2004)。情境之間-「福爾摩沙展」的回顧與省思。檔案季刊,3(2),26-53。
    連結:
  3. 林慧嫻(2003)。台灣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新介面-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展的舉辦爲例。博物館學季刊,17(1),71-85。
    連結:
  4. 郭瑞坤(2004)。博物館論述與文化民主:從超級特展現象再思教育。科技博物,8(2),29-46。
    連結:
  5. Anderson, Benedict(1991).Imagined Communities.London:Verso.
  6. Bennett, Tony(1995).The Birth of the Museum.London:Routledge.
  7. Harvey, David(2001).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New York:Routledge.
  8. Hobsbawn, Eric (eds.),Terence Ranger (eds.)(1983).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Lidchi, Henrietta,Stuart Hall (ed.)(1997).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Sage.
  10. Rose, Gillian(2001).Visual Methodologies.London:Sage.
  11. Zukin, Sharon(1995).The Cultures of Cities.Oxford:Blackwell.
  12. 中國時報(2003/01/25)
  13. 中國時報(2003/01/26)
  14. 中國時報(2003/01/15)
  15. 中國時報(2003/01/29)
  16. 中國時報(2003/01/23)
  17. 中國時報(2003/01/22)
  18. 中國時報(2003/01/23)
  19. 中時晚報(2003/01/24)
  20. 部落烽火報
  21. 蜂報
  22. 王鎮庚(2003)。八方匯聚,台灣現實的世界先進性:評以西方殖民主義爲主體的「福爾摩沙大展」。海峽評論,148,56-58。
  23. 王麗芬(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
  24. 石守謙主編(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台北:故宮博物院。
  25. 聯合晚報(2005/06/13)
  26. 民生報(2004/07/17)
  27. 中國時報(2003/02/14)
  28. 中國時報(2003/02/08)
  29. 杜正勝(2003)。臺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台北:時藝多媒體。
  30. 杜正勝、石守謙主編(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台北:故宮博物院。
  31. 翁佳音、石守謙主編(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台北:故宮博物院。
  32. 自由時報(2003/03/24)
  33. 張世龍(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34. 郭瑞坤(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
  35.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台北:麥田。
  36. 陳家雯(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37. 陳毓鈞(2003)。論「福爾摩沙展」的盲點與缺憾。海峽評論,149,62-63。
  38. 中國時報(2003/05/14)
  39. 黃秀慧(2003)。原住民「打耳祭」的耳朵原來是這個-參觀福爾摩沙展王宏恩指鹿說典故。娛樂滿天星27版
  40. 中國時報(2003/01/07)
  41. 民生報(2005/10/04)
  42. 自由時報新聞網
  43. 中國時報(2003/02/14)
  44. 中國時報(2003/05/07-08)
  45. 羅家薇(2003)。杜正勝院長台故宮角色。史流,68,64-72。
被引用次数
  1. 陳儀芬(2020)。從記憶機構化談文化資產保存。文資學報,13,33-52。
  2. 陳郁婷(2023)。國家博物館中的飲食文化展示:以國立臺灣博物館「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為例。中國飲食文化,19(2),227-276。
  3. 江明珊(2022)。十年樹木.舊幹新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更新的觀點與策略。博物館學季刊,36(2),53-72。
  4. 蔣雅君、葉錡欣(2015)。「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39-68。
  5. 盧梅芬(2012)。從殖民同化到多元尊重的新國族論述探討國家級博物館、國家敘述與原住民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26(3),111-131。
  6. 盧梅芬(2017)。國家博物館與文化公民資格:杜正勝故宮改革中的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研究,24,9-52。
  7.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21(3),5-37。
  8. 王志弘(2011)。文化治理是不是關鍵詞?。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205-212。
  9.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
  10. 吳彥明(2011)。治理「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