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權力、空間與象徵:大甲鎮瀾宮的進香路線

并列篇名

Power, Space and Symbol: The Pilgrimage Route of Dajia Jhenlan Temple

DOI

10.6234/JGR.2010.53.03

作者

張伯鋒(Po-Feng Chang);陳國川(Kuo-Chuan Chen)

关键词

社會環境變遷 ; 人地關係 ; 人人關係 ; 地地關係 ;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 person-land relation ; person-person relation ; place-place relation

期刊名称

地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53期(2010 / 11 / 01)

页次

49 - 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的媽祖信仰受到島內、外政治局勢、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的影響,歷年來有著不同的面貌。本文主要從社會環境變遷的角度來思索臺灣媽祖信仰發展的意義與特性,並以大甲鎮瀾宮的進香路線變遷爲例。從地理學的角度而言,廟宇作爲信仰的中心扮演著中地的角色,提供轄境內居民許多的服務機能。隨著工商業與經濟的發展,「人地關係」逐漸疏離,致使傳統廟宇的中地機能產生變化。近年來,鎮瀾宮藉著重組管理組織與擴大進香路線,意即透過「人人關係」的掌握與「地地關係」的經營,逐漸擺脫早年在臺灣島內封閉性的信仰競爭與廟宇位階體系的限制,以及媽祖香火靈力位階之說的壓抑。尤其在民國76年(1987)解嚴後,其前往中國湄洲進香以挑戰島內的媽祖位階系統,並藉由擴大舉辦前往新港遶境進香的活動,逐漸成爲臺灣知名的媽祖廟。然而,民國80年代以後,由於兩岸的開放與往來,原本臺灣島內封閉性的媽祖廟宇之不完全競爭體系,在許多廟宇相繼前往中國朝聖後,逐步轉變成兩岸往來、開放性的完全競爭系統。至此,鎮瀾宮過去曾藉著湄洲媽祖的香火,而在臺灣島內民間信仰的競爭中成功轉型,而今卻需面對來自兩岸媽祖廟宇的競爭與壓力。於是,除了擴大新港遶境進香的組織與活動規模之外,更於民國90年(2001)藉著臺灣媽祖聯誼會的成立,連結臺灣各地媽祖廟的勢力,以與對岸及臺灣其他香火鼎盛的媽祖廟抗衡。

英文摘要

In Taiwan, the cult of Mazu has the different appearance over the year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situ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zu's cult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ilgrimage route of Dajia Jhenlan Temple.Temple plays the role of central place, provides a lot of service for people in their community.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economics, 'person-land relation” declines gradually. That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central place of temple. In recent years, Jhenlan Temple breaks away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past closed system, limits from the hierarchy of Mazu in Taiwan, by transforming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and expanding the pilgrimage route. It's means that ”person-person relation” and ”place-place relation” is important gradually. Especially in 1987, after the government has declared martial law ended, the members of Jhenlan Temple management committee came to MeiChou (China) and brought back the statue of MeiChou Mazu in order to challenge the hierarchy of Mazu in Taiwan. After 1990s, the cult's competition from MeiChou Mazu caused Jhenlan Temple to expand the pilgrimage route and organized the ”Taiwan Mazu Fellowship” to contend with i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参考文献
  1. 黃美英(1994):《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
  2. (2000)。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二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 大甲鎮瀾宮編(2009):《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天上聖母己丑年遶境進香‧遶境手冊》。臺中:大甲鎮瀾宮。
  4. 林美容(1993):《臺灣人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
  5. 方淑美(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6. 王見川(1997)。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兼論其周邊問題。臺北文獻,120,71-79。
  7. 吳進喜(1994)。臺灣南部傳統聚落的空間形構:以燕巢鄉烏鬼埔和林園鄉汕尾庄為例。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8. 宋龍飛(1971)。臺灣地區媽祖廟進香的兩個實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65-134。
  9. 李燕如(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
  10. 李獻璋(1967)。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大陸雜誌,35(7),7-11。
  11. 李獻璋(1967)。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大陸雜誌,35(8),22-26。
  12. 李獻璋(1967)。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大陸雜誌,35(9),22-29。
  13. 洪瑩發(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14. 洪瑩發(2007)。戰後大甲鎮瀾宮的發展(1946~2005):以管理人員為中心的討論。臺灣文獻,58(1),93-162。
  15. 張珣(2008)。媽祖‧信仰的追尋。臺北:博揚文化。
  16. 張珣(1986)。進香、刈火與朝聖宗教意涵之分析。人類與文化,22,46-54。
  17. 張珣(2005)。進香儀式與臺中縣大甲地區的發展:兼論媽祖信仰與國家的關係。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一個跨學科的整合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
  18. 張慶宗、蔡明憲、郭金潤、黃晨淳(2005)。大甲鎮瀾宮志─歷史風華。臺中:大甲鎮瀾宮董事會。
  19. 郭金潤(1988)。大甲媽祖進香。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20. 陳志聲總編(2006)。2006 臺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成果專輯。臺中:臺中縣文化局。
  21. 陳國川(1989)。新竹地區中地系統的建構和消費行為的地點指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15,145-180。
  22. 陳維新(1989)。進香之界定:由象徵人類學角度。人類與文化,25,64-81。
  23. 黃秀政(2001)。臺中縣海線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24. 黃美英(1983)。訪李亦園教授─從比較宗教學觀點談朝聖進香。民俗曲藝,25,1-12。
  25. 黃敦厚、郭金潤、黃晨淳(2005)。大甲鎮瀾宮志─進香儀典。臺中:大甲鎮瀾宮董事會。
  26. 廖漢臣(1965)。北港朝天宮與其祭典。臺灣文獻,16(3),69-83。
  27.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91)。宗教禮俗法令彙編。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被引用次数
  1. 徐元民(2015)。神明遶境文化裡的遊戲因素─嘉義內埔仔祭祀圈的田野觀察。運動文化研究,26,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