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新北市雙溪區泰平里自然村名與地標名的社會建構過程: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的應用

并列篇名

The Social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Village Place-Name and Landmark Place-Name in the Tai-Ping of Shuang-Xi, New Taipei City: The Application of Taiwan History Digital Library (THDL)

DOI

10.6234/JGR.2012.57.02

作者

林聖欽(Sheng-Chin Lin)

关键词

地名 ; 自然村 ; 社會建構 ;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 ; 雙溪區泰平里 ; place name ; village ; social construction ; THDL ; Tai-pin Shuang-Xi

期刊名称

地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57期(2012 / 11 / 01)

页次

23 - 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典藏的契約文書檔案,提供了本文分析個案-新北市雙溪里泰平里大量的地名資料,實有助於探討泰平里自然村名與地標名的社會建構過程。透過本文的分析,從基層社會居民、行政管理需求兩個層面的社會建構過程,可用來解釋地標名不如自然村名重要的原因;但是從基層社會居民對自然村名的重視程度長期不變,而官方的自然村名記錄卻是從清代到日治時代再到戰後的大幅減少,可以說明官方行政管理需求的社會建構過程,更是導致泰平里自然村名逐漸流失的關鍵機制。也就是說,統治階級對於地名命名權的控制,不僅出現在高階層的行政區命名外,實際上,即使在低階層的自然村名、地標名層面,也有相當大的作用力,甚至可以說地名文化多樣性的漸少,作為統治階級的官方扮演了推波助瀾的關鍵性角色。

英文摘要

Land contract documents in Taiwan History Digital Library (THDL) provide a lot of information on place names of Tai-pin, Shuang-Xi, New Taipei City. THDL can help really to explor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names and landmark names of Tai-pin. Grassroots social resident emphasis village names for a long time, and village names in official records are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Qing Dynasty, Japanese Period to the Post-war Era, which can explain that the naming right of ruling class in addition to control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name, including the villages name and landmark place. We can even say why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the place name is reduced, the ruling class plays a key role in fac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参考文献
  1. 康培德(2004)。清代臺灣「後山」地理空間的論述與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61,299-318。
    連結:
  2. 臺灣大學(2011):《淡新檔案網站,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140.112.114.21/newdarc/darc-frameset.jsp?c1=%E8%87%BA%E7%81%A3%E5%A4%A7%E5%AD%B8%E5%9C%96%E6%9B%B8%E9%A4%A8&c2=%E6%B7%A1%E6%96%B0%E6%AA%94%E6%A1%88&doTreeView=true。(2012/8/1 瀏覽)
  3. 臺北縣(1898-1899):《臺灣臺北縣報(臺北縣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4. 內政部(2000):〈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比例尺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
  5. 安倍明義(1938):《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
  6. 河野道忠(1921):《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7.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之部》。東京:富山房
  8. 臺灣總督府(1905):《臺灣總督府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9.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實測地形圖—堡圖〉,比例尺二萬分之一。
  10. 新北市雙溪戶政事務所(不詳):《新北市雙溪區戶政事務所門牌整編清冊》。出版資料不詳。
  11. 臺灣總督府(不詳):《臺灣總督府管內堡里街庄土名表》。出版資料不詳。
  12. 大日本帝國陸軍地圖測量部(1928):〈臺灣地形圖〉,比例尺二萬五千分之一
  13. 方素娥(201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14. 王世慶(199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建置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5. 吳育臻(2008)。臺灣日式地名的時空分布及其意涵。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16. 吳育臻(2005)。從地名的變遷看不同政權的性質─以嘉義市街路名為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臺北:
  17. 林偉仁(2005)。地名的創作、複製與詮釋─以臺北八里鄉為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臺北:
  18. 林聖欽(2005)。苗栗縣獅潭鄉客語地名的社會性分析。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臺北:
  19. 林聖欽(2006)。苗栗縣獅潭鄉客語地名的環境認知分析。地理研究,45,23-49。
  20. 施添福編(1996)。臺灣地名辭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1. 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2. 唐羽(2001)。雙溪鄉志。臺北:雙溪鄉公所。
  23. 徐聖謨(1986)。地圖學。臺北:中國地學研究所。
  24. 盛清沂(1960)。臺北縣志卷五開闢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25. 陳國章(2004)。臺灣地名辭典合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6. 陳國章(1995)。臺灣地名學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8. 潘朝陽(2003)。土地崇拜的空間示意與景觀詮釋─以苗栗地區的土地公祠為例。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