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大溪墘庄閩、客宗族互動關係之探討:以姜、范姜、郭三姓為例

并列篇名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in the Daxiqian Farm Village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Example of Jiang, Fanjiang and Kuo Clans

DOI

10.6234/JGR.2013.58.03

作者

韋煙灶(Yen-Tsao Wei);林雅婷(Ya-Ting Lin)

关键词

閩南 ; 客家 ; 大溪墘庄 ; 姜勝本墾號 ; 郭振岳墾號 ; 范姜姓 ; Southern Min ; Hakka ; the Daxiqian farm village ; Jiangshengben Enterprise ; Guozhenyue Enterprise ; Fanjiang clan

期刊名称

地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58期(2013 / 05 / 01)

页次

33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雍正13年(1735)郭振岳與姜勝本向南崁社土官老密氏等購買土地招佃開墾,郭振岳原名郭振掬,為新屋鄉永安村郭氏渡臺始祖,祖籍為漳州府龍溪縣昇平堡。一群祖籍惠州府陸豐縣大安墟鹽墩鄉的姜姓宗族,約於1735-1736年間渡海來臺。《范姜姓族譜》記載范姜殿高等5位兄弟於1736-1758年間自祖籍地惠州府海豐縣公平墟陸續渡臺,抵大溪墘庄拓墾。就族群而論,郭姓宗族代表漳州閩系,姜姓宗族代表海陸閩系,范姜姓則代表海陸閩系過渡到海陸客系的角色。郭振掬先居臺南,1722年遷淡水廳大溪墘,業戶報陞戶名為「郭振岳」,其開墾的土地非常廣大,東至高山頂,西至海涯,南至大溪(今社子溪),北至大堀溪(今觀音鄉境內)。乾隆9年(1744)郭振岳與姜勝本對半均分土地,拈定大溪墘西畔,姜勝本墾號則拈得大溪墘東畔土地。《范姜姓族譜》宣稱姜勝本業戶圖記為渡臺祖之一的范姜殿高(姜殿高)所有,但在乾隆16年(1751)認墾大溪墘中興莊前土地的契字上文「今有佃姜殿高自己前來給出墾單」,既是作為大溪墘庄墾佃的姜殿高,但為何不署名范姜殿高?如何會是姜勝本墾號的領導人?范姜姓與姜姓的淵源如何?均引發此兩姓後代的爭論。大溪墘庄是清代北臺械鬥最少地區之一,促使本區族群關係相對和諧的原因與這三姓背後所代表的族群及其地緣、血緣性有密切關聯。

英文摘要

The Jiangshengben and Guozhengyue Enterprises borrowed the farmlands from the aboriginal's society, and beckoned the pioneers in 1735. Jhenyu Guo (the original name of Guozhenyue) is the earliest ancestor of the Guo clan living in the Yong'an village, Xinwu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The ancestral home of 'Guo' was the Shengping building in Longxi County, Jhangjhou Fu. The ancestral home of the Jiang families is Da'anxu, Lufong County, Huijhou Fu, and the Jiang families immigrating to Taiwan in 1735-1736. Grounding for the ”Fanjiang's Pedigree”: 'the five Fanjiang brothers' emigrated from the Gongpingxu, Haifong County, Huijhou Fu in 1736-1758, and then taking up their residences in the Daxiqian farm village. According to the class of ethnic or social groups, the Guo clan represents the Jangjhou Southern Min social group, the Jiang represents the Hailu Southern Min social group and the Fanjang represents the Hakka ethnic group. The farmlands belonging to the Guozhengyue was very wide, the easternmost: Kaoshanding village, westernmost: the sea, southernmost: the Shezih Creek and the northernmost: Daku Creek. The Jiangshengben and Guozhengyue Enterprises share the Daxiqian farm village out equally in 1744. The Jiangshengben allotted the eatern and the Guozhengyue allotted the western. The ”Fanjiang's Pedigree” declare that the 'signet' of Jiangshengben Enterprises belonged to the Fanjiang family. But according to one old contract signed in 1751, the 'Fanjiang' was one smallholder under Jiangshengben Enterprises, and therefore the 'Fanjiang' wasn't the boss of Jiangshengben Enterprises. How wa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iang and Fanjiang? The Daxiqian farm village was the most tranquil region in northern Taiwan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in this region was based on the linguistic, blood and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behind the three cla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雅婷、韋煙灶(2010)。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1),97-140。
    連結:
  2. 韋煙灶、曹治中(2008)。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53,49-83。
    連結:
  3. 潘家懿、鄭守治(2010)。粵東閩南語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劃分。臺灣語文研究,5(1),145-165。
    連結:
  4.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5. 郭清輝(?):《臺灣郭氏族親互聯網》,〈昇平世祖文達公派下渡臺五大主流〉。http://www.tsrca.clownfishes.net/ppk123/ksk/index_tkn.htm。2013/4/20 瀏覽。
  6. 郭時文(1983):《郭氏族譜》(桃園新屋永安村)。
  7. 汾陽佳城興建委員會(2000):〈汾陽堂永安祖塔興建誌要〉(新屋永安郭姓)。
  8. 羅拾和宗親會(1982):〈桃園縣新屋鄉羅拾和豫章堂改建記略〉(新屋鄉:石磊村水流)。
  9. 十一世渡臺祖姜朝鳳公派下族系譜增編修委員會(2003)。天水堂姜世良公派下至十一世族譜。臺北:祭祀公業姜朝鳳。
  10. 尹章義編纂(2008)。新屋鄉志。桃園:新屋鄉公所。
  11. 王世慶(1980)。臺灣地區族譜編纂史及其在史料上的地位。臺北文獻,51-52,207-247。
  12. 司徒尚紀(2001)。廣東文化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3. 田金昌(200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14. 何憶如(200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15. 吳中杰(199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16. 吳正龍(2009)。員林福佬客祖籍與客家意識的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0,106-144。
  17. 吳學明(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18. 周振鶴、游汝杰(1998)。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林雅婷(201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 林瑤棋(2007)。請問貴姓?─溯源舊臺灣。臺北:大康出版社。
  21. 林衡道(1963)。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14(1),153-158。
  22.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果實出版社。
  23. 邱創進(2002)。試問客從何處來?。文化視窗,42,80-81。
  24. 姜仁通編(2001)。天水堂姜姓族譜。桃園:財團法人姜世良公祭祀公業基金會。
  25. 姜阿李編、姜姓宗譜籌備委員會編(1976)。姜姓宗譜。新竹:姜姓宗譜籌備委員會。
  26.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7. 洪惟仁(1995)。臺灣閩南語方言調查的一些發現。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10-25。
  28. 范佐勤(2008)。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29. 韋煙灶(2005)。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0. 韋煙灶、張智欽(2004)。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40,91-120。
  31. 徐貴榮(2003)。桃園饒平客家的來源與分布調查。客家文化研究通訊,5
  32.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31(4),155-177。
  33.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32(1),136-157。
  34. 莊吳玉圖編(1996)。范姜姓族譜。桃園:百族姓譜社。
  35. 莊初昇(1994)。閩南四縣閩、客雙方言現象探析。雙語雙方言,香港:
  36. 郭志超(2007)。客家人與閩南人雙言區社群關係的歷史考察。多學科視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州:
  37. 郭薰風修(1964)。桃園縣志。臺北: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38. 陳淑娟(200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學系。
  39. 陳雪玉(2003)。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40. 游振明(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41. 馮阿水、莊吳福(1970)。范氏大族譜。臺中:創譯出版社。
  42. 楊名龍(2005)。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43. 楊聰榮(2004)。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44. 溫秀雯(2002)。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45. 葉國泉、羅康寧(1999)。廣東雙方言區的分布及其成因。雙語雙方言與現代中國,北京:
  46. 廖秋娥(198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47. 鄭錦全(2004)。語言與資訊:釐清臺灣地名厝屋。語言文學與資訊,新竹:
  48. 賴文英(2004)。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49. 賴玉玲(2005)。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50. 賴志彰(2004)。夢裡不知身是客─認識福佬客的歷史和文化。文化視窗,67,84-89。
  51. 賴澤涵編纂(2010)。新修桃園縣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52. 賴澤涵編纂(2010)。新修桃園縣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53. 環球郭氏宗譜編輯委員會(1981)。環球郭氏大宗譜。臺北:臺北市郭氏宗親會。
被引用次数
  1. 韋煙灶(2016)。客、閩族群對河流通名之用法差異。地理研究,64,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