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s and reg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a new regional geography. We constructe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gion of South North Shore Donggang River by historical backtracking, and applied a new geographic location to understand the loc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Donggang history shows an economic linkage between east-south of China and west coast of Taiwan in the 16th,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regional economic transit trade network wer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7th (Netherlands occupation period),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was carried forwar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resulting a successful extension of the basin economic. Economic condensation nucleus was formed in Donggang by linkage, and all commodities along the basin will continue to be attracted into the network as long as the linkage stayed connected. Econom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dominant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Donggang River upper stream region, besides ethnic, cultural or political factors, and the economic inherit rights around 1701 was also a key point. We propose a regional study shall consider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region itself, but not limited to the rigid paradigm. Base on regional economic reality,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became the main economic purpose in the 16th, the constructed system exploited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goods,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local response of resource depletion within the region, replacement of ethnicity, class mobility. Donggang's mullet, deer and rice were the main commodity linkage between Donggang and Tayuan. During the Netherlands occupation period, Taiwan was the trade center of East Asia, and Tayuan was the center of regional economic of Taiwan. By constructing regional economic by multiscale shows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geographic location, which could be a medium for interaction, and in long-term and taxation establishment, regardless of mullet fisheries, fish tax, port tax, port of soldier's pay or mullet flag, the unique nature of resource will be the focus of approve when the location was insignificance.
|
参考文献
|
-
洪馨蘭(2012)。以區域觀點為運用的客家研究回顧(1960-2010)。高雄師大學報,33,131-159。
連結:
-
楊鴻謙、顏愛靜(2005)。清代屏東平原鳳山八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國史館學術集刊,5,33-83。
連結:
-
詹素娟(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族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142。
連結:
-
簡炯仁(?) : < 下淡水溪>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http://210.240.134.48/citing_content.asp?id=1613&keyword=下淡水溪. (2013/ 12/23 瀏覽)。
-
Blusse, L.,Roessingh, M.P.H.(1984).A Visit to the past: Soulang ,a Formosan Village anno 1623.ARCHIPEL,27,63-80.
-
Ng, Chin-Keong(1983).Trade and Society -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Singapore: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
Skinner, G. William(1964).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1..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1),3-43.
-
中村孝志、翁佳音編、吳密察編(1997)。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出版社。
-
中村孝志、翁佳音編、吳密察編、許賢瑤編(2001)。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
-
利天龍(2007)。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吳玲青(2013)。近二十年歷史學的屏東區域史研究回顧。二十年來臺灣區域史的研究回顧學術研討會暨2013 年林本源基金會年會,臺北:
-
吳聰敏(2008)。荷蘭統治時期的贌社制度。臺灣史研究,15(1),1-29。
-
李文良(2011)。清代南台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
李文良(2009)。番租、田底與管事─康熙下淡水社文書所見的臺灣鄉村社會。漢學研究,27(4),229-260。
-
李俊宏(1997)。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李瑞聲(2011)。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
李蕾(2003)。十七世纪中前期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网络的展开—以荷兰大员商馆经营的贸易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01),57-64。
-
周元文(1960)。重修台灣府志。臺北:台銀經濟研究室。
-
林仁川(2002)。明清時期台灣的稻米生產。中國農史,21(3),3-8。
-
林正慧(2008)。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
-
林玉茹(2010)。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臺灣史研究,17(2),1-37。
-
林玉茹(1996)。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出版。
-
林竹貞(2010)。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
林昌華(2012)。有關臺灣的荷文史料介紹─兼述曹永和著《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引用之荷文史料。臺灣學研究,14,73-96。
-
林淑瑛(2010)。屏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
邱永章(1989)。臺中,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
邱欣怡(2002)。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
施添福(1998)。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
-
施添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
-
施雅軒(2008)。是組織?還是區域?一個六堆聚落體系建構的反思。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新竹:
-
柯志明(2002)。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
夏雯霖(1994)。臺南,國立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
徐曉望(2012)。论明清之际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学术评论,2012(02),58-64。
-
徐曉望(2003)。廈門,厦门大学。
-
徐曉望、徐思遠(2013)。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5-13+38。
-
馬波(1995)。清代闽台地区稻的分布与生产。中国农史,1995(04),58-68。
-
高拱乾(1958)。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
-
曹永和(2011)。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遠流。
-
曹永和(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梁肇庭(1982)。客家历史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01),101-105。
-
陳泉甫(200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
陳秋坤(2004)。清代台灣地權分配與權力網絡關系。歷史月刊,201,52-59。
-
陳秋坤(2003)。獎助客家學術研究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陳秋坤(2009)。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台灣史研究,16,1-28。
-
陳秋坤(2010)。清代萬丹地域的地主、神明信仰與下淡水社人的離散,1720-1900:以萬丹李家古文書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7(3),1-37。
-
陳秋坤(2004)。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1700-1900)。歷史人類學學刊,2(2),1-26。
-
陳秋坤(2002)。清代塔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1710-1890)。臺灣史研究,9(2),69-102。
-
陳國棟(2003)。就從安平追想起─荷據時期的台灣。歷史月刊,181,20-31。
-
陳國棟(1994)。清代中葉(約1780~1860)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贸易─以船舶爲中心的數量估計。臺灣史研究,1(1),55-96。
-
曾華璧(2011)。釋析十七世紀荷蘭據臺時期的環境探索與自然資源利用。臺灣史研究,18(1),1-39。
-
湯錦台(2001)。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臺北:貓頭鷹。
-
程紹剛(2000)。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費爾南。布勞岱爾、顧良譯、施康強譯(1999)。15 至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世界的時間(卷三)。臺北:貓頭鷹出版。
-
黃叔璥(1996)。臺海使槎錄。臺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黃素真(2006)。清代番屯政策與鹿谷鄉清水溝溪下游的區域性。地理研究,44,59-87。
-
黃瓊慧(2001)。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黃瓊慧、吳連賞(2008)。荷治時代屏東平原放索社域及其發展。環境與世界,18,23-42。
-
黃耀榮(2002)。廈門,厦门大学。
-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聯經。
-
楊英(1995)。從征實錄。臺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楊鴻謙(200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
楊彦杰(1988)。清代台湾大米对福建的输入—以兵眷米谷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01),69-77。
-
趙文榮(2001)。清代屏東平原「鳳山八社」之困境與社會文化之變遷略探。屏東文獻,85-98。
-
劉相宜(2008)。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
厲益(2012)。浙江,浙江师范大学。
-
蔣毓英(1985)。臺灣府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
蔡淑真(2006)。臺中,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
蔡淑真、李素馨(2012)。糶糴紀事:東港溪流域米穀販運港口調查與研究。第十六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臺北:
-
蔡淵洯(1986)。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賴旭貞(1999)。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
韓家寶(2000)。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漢學研究,18(1),129-152。
-
韓家寶、鄭維中譯(2002)。荷蘭時代台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撥種者文化。
-
簡炯仁(2000)。屏東平原客家「六堆」聚落的形成及其社會變遷。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簡蕙盈(2000)。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
蘭雪花(2009)。清代台湾米谷运销福建论述。铜仁学院学报,2009(06),67-70+73。
-
顧朝林編(2008)。人文地理學流派。北京:商務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