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清之際:從“主體性”、“意向性”到“歷史性”的一個過程-以“陽明”、“蕺山”與“船山”為例的探討

并列篇名

A Transition from "Subjectivity", "Intentionality" to "Historicity" during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DOI

10.6239/BOC.200512_(38).01

作者

林安梧(An-Wu Lin)

关键词

宋明理學 ; 兩端而一致 ; 縱貫橫推 ; 橫攝歸縱 ; 性即理 ; 心即理 ; 歷史性 ; 主體性 ; 形式性 ; Neo-Confucianism ; the synthesis of the two dichotomy ; laying the horizontal absorbing to the vertical ; unfolding horizontally from the vertical ; human nature is principle ; mind-heart is principle ; historici

期刊名称

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05 / 12 / 01)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旨在經由一思想觀念史底蘊之理解與詮釋,針對明清之際,以「陽明」、「蕺山」及「船山」做為例示,而提出一哲學類型之闡釋,指出其思想觀念的脈動。 首先,對於朱子之強調「道德超越形式性原理」做出闡釋,並對「別子為宗」的論點,提出批評,而指出朱子並非歧出,而為一「橫攝歸縱」的系統。朱子重在對象物之認知,再轉而上極於道體;此不同於「縱貫創生」之系統,重在由道體與主體的內在同一性,並因之縱而貫之、創生萬事萬物。對比而論,陽明則由此「橫攝歸縱」之系統,轉為一「縱貫橫推」的系統。 陽明之學乃一顯教式的主體性哲學,而劉蕺山則是一內斂而歸顯於密的意向性哲學,它隱含著一新的轉折,它不囿限於原先主體性哲學的思考,而邁向了廣大的生活世界,開啟了歷史性與社會性的嶄新契機,此中隱含一「啟蒙的轉折」。如此之轉折又預示著船山學的發展可能,重視「理氣合一」、「理欲合一」、「理勢合一」,經由「兩端而一致」的方式,而開啟了「生命的實存歷史性原理」。

英文摘要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during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To do this, it takes the thoughts of Wang Yang-ming, Liu Ji-shan and Wang Chuan-shan as examples and discusses their philosophical types by the interpret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s and ideas. Firstly, it elucidates the meaning of Chu His's accentuation on the ”moral transcendent formal principle”, criticizes the discourse on seeing Chu as ”the heretic that takes Orthodox”, 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Chu should be the kind of ”laying the horizontal absorbing to the vertical” and could not be seen as a divergence. What Chu emphasizes is the knowing of objec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ao that based on it.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system of Vertical Creating, whose emphasis is the integrating and the creating of all things through the inner identity of Tao and Subject. Comparatively, the thought of Wang Yang-ming can be taken as the system of ”unfolding the horizontal from the vertical” transformed from that of ”laying the horizontal absorbing to vertical”. Wang's thought is a philosophy of subjectivity of the kind of exoteric sect, while that of Liu Ji-shan is a philosophy of intentionality, which returns the exoteric sect to the esoteric one. Liu's thought implies a new crisis. It does not limit itself within the think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ubjectivity, advances on the immense life-world, and gives a new moment of historicity and sociality. All these imply a turning point of enlightenment. Further, such a turning point predicts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the philosophy of Wang Chuan-shan, which emphasizes ”the unity of principle and vital force”, ”the unity of principle and desire” and ”the unity of principle and trend” and unfolds the real historical principle of life by the approach of ”the synthesis of the two dichotom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安梧(1993)。「以理殺人」與「道德教化」-環繞戴東原對於朱子哲學的批評而展開對於道德育的一個理解與檢討。鵝湖學誌,10,91-116。
    連結:
  2. 尚書引義
  3. 蕺山學案。明儒學案,62,1512。
  4. 證學雜解。劉子遺書及遺編,6
  5. (1988)。王陽明的本體詮釋學:以《大學問》為核心的展開。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
  6. 〈年譜〉上。劉子遺書及遺編,40,915。
  7. 〈學言〉下。劉子遺書及遺編,12,182。
  8. (1996)。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
  9. 〈學言〉下。劉子遺書及遺編,12,176。
  10. (1971)。廣文版《船山易學》。廣文書局印行。
  11. (1987)。象山心學義理規模下的本體詮釋學。東方宗教研究,1
  12. 論學書。劉子遺書及遺編,19,338。
  13. 詩廣傳
  14. (1975)。尚書引義,146。
  15.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16. 方東美(1938)。哲學三慧。中國哲學會第三屆年會論文
  17. 氏(1987)。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印行。
  18. 氏(1992)。性命古訓辨證
  19. 氏、陳維剛(1991)。我與你。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印行。
  20. 王夫之(1975)。老子衍。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印行。
  21. 王船山(1974)。邶風。詩廣傳,23。
  22. 王陽明(1988)。本體詮釋學:以《大學問》為核心。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
  23. 王陽明。大學問
  24. 朱熹(1984)。大學章句。台北:鵝湖出版社印行。
  25. 牟先生(1990)。第七章〈執相與無執相的對照〉第十二節「儒家的無執的存有論」。現象與物自身,435-437。
  26. 牟宗三(1968)。心體與性體
  27. 牟宗三先生、氏(1978)。黑格爾與王船山。生命的學問,179。
  28. 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圖書公司印行。
  29. 余英時先生氏(1996)。現代儒學論。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印行。
  30. 拙(2000)。儒學的轉折:從陽明的《朱子晚年定論》說起。中國哲學會,二○○○年年會中宣讀
  31. 拙(1993)。重返王船山:以「理欲合一」論為核心的展開。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2. 拙、林安梧(1987)。現代儒學論衡。台北:業強出版社印行。
  33. 林安梧(1987)。現代儒學論衡。台北:業強出版社印行。
  34. 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印行。
  35. 林安梧。國立編譯館館開
  36. 林安梧(1987)。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印行。
  37. 林安梧(1984)。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探討。思與言,22(4),1-13。
  38. 林安梧(2001)。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夫之哲學為核心兼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國文學報,30,77-96。
  39.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118-129。
  40. 林安梧(1996)。血緣性縱貫軸下「宗法國家」的宗教與理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第六章
  41. 林安梧(1997)。《揭諦》發刊詞──「道」與「言」。嘉義大林: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
  42. 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印行。
  43. 林安梧(1995)。關於「善之意向性」的問題之釐清與探討:以劉蕺山哲學為核心的展開。劉蕺山學思想論集,台北:
  44. 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
  45. 林安梧。國立編譯館館開。台北:
  46. 林安梧(1991)。論劉蕺山哲學中「善之意向性」-以〈答董標心意十問〉為核心的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19(1),107-115。
  47. 林安梧(1999)。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5,313-335。
  48.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
  49. 林安梧(2003)。道:語言調適而上遂的本源。《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第五章
  50. 林安梧(1987)。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印行。
  51. 林安梧(1990)。實踐的異化及其復歸之可能-環繞台灣當前處境對新儒家實踐問題的理解與檢討。儒釋道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52. 姜廣輝。王船山的「繼善成性」論:探尋心性論新的會通點。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53. 唐先生(1974)。說中國民族之花果飄零
  54. 陳榮捷(1983)。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印行。
  55. 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第三編,第二章,第三、一節「船山之乾坤並建說」。台北:遠景出版社印行。
  56.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
  57. 曾昭旭(1993)。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衍義。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58. 黃秉泰(1995)。日本的儒學。《儒學與現代化:中韓日儒學之比較研究》第三章
  59. 錢氏(1977)。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印行。
  60. 錢穆(1968)。《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
被引用次数
  1. 林安梧(2011)。「儒道情懷」與「鵝湖精神」─從「王邦雄」與「曾昭旭」時代的《鵝湖月刊》說起。鵝湖月刊,436,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