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篇章意象之聯貫藝術-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切入作探討

并列篇名

The Coherence Art in Concept and Form of Literary Wor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ltiple, Binary and Unitary (zero)" Spiral Structure

DOI

10.6239/BOC.201012_(48).09

作者

陳滿銘(Man-Ming Chen)

关键词

篇章意象 ; 聯貫藝術 ; 二元對待 ; 多二一0螺旋結構 ; concept and form of literary work ; art of coherence ; dualism ; the multiple ; binary and unitary zero spiral structure

期刊名称

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8期(2010 / 12 / 01)

页次

255 - 2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辭章是由「意」(情、理)與「象」(事、物〔景〕)融鑄而成的。其中不僅「意」與「象」本身形成「二元對待」,即「意」與「意」或「象」與「象」之間,也形成「二元對待」。而篇章就以此「二元」為基礎,藉「層次邏輯系統」或「多」、「二」、「一(0)」螺旋結構,將其整體(即篇章之情、理與事、物〔景〕)以形成其嚴密組織。本文即由此切入,著眼於其意象之聯貫藝術,先探討其理論基礎及其類型,再試論其美感效果,以見篇章意象聯貫藝術在辭章上所產生之重要作用。

英文摘要

A literary work consists of four elements: sentiment, reason, matter and object (view). Sentiment and reason infer ”concept”, and view as well as matter infer ”form”. There exists a dualism between and within concepts and forms. And all of the elements (sentiment, reason, matter and object (view)) in a literary work are formed a rigid organization which are base on ”dualism” by means of a ”gradation logic system” or a ”multiple, binary and unitary (zero) spiral structure”. This article will aim to the coherence art of concept and form of literary work. Firstly, the theories and types were discussed, then the esthetic effect was explored to further view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coherence art in concept and form of literary work.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滿銘(2009)。潛性、顯性互動類型論—以辭章之義旨、章法爲例作探討。成大中文學報,24,29-56。
    連結:
  2. 陳滿銘(2003)。論「多」、「二」、「一(0)」的螺旋結構—以《周易》與《老子》爲考察重心。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8(1),1-20。
    連結:
  3. 陳滿銘(2003)。論章法「多、二、一(0)」的核心結構。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8(2),71-94。
    連結:
  4. 王希杰:〈書海採珠〉,王希杰博客,2008。
  5. 于君編、閻景翰編(2002)。寫作藝術大辭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6. 仇小屏(2002)。論辭章章法的對比與調和之美。辭章學論文集,福州:
  7. 吳功正(2001)。中國文學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8. 周振甫(1989)。文學風格例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9. 林貴中(1989)。文章礎石及其他。臺北:文津出版社。
  10. 郁賢皓編(1988)。中學古詩文鑑賞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1. 唐圭璋(1982)。唐宋詞簡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12. 唐圭璋編(1988)。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3. 唐君毅(1966)。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香港:人生出版社。
  14. 高步瀛選注(1973)。唐宋詩舉要。臺北:學海出版社。
  15. 陳望道(1984)。美學概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
  16. 陳滿銘(2003)。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7. 陳滿銘(2001)。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8. 陳滿銘(2007)。意、象互動論—以「一意多象」與「一象多意」爲考察範圍。《文與哲》學報,11,435-480。
  19. 陳滿銘(2007)。意象「多」、「二」、「一(0)」螺旋結構論—以哲學、文學、美學作對應考察。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3),47-53。
  20. 陳滿銘(1996)。唐宋詞拾玉〔四〕—辛棄疾的<賀新郎>。國文天地,12(1),66-69。
  21. 陳滿銘(2005)。論「真」、「善」、「美」的螺旋結構—以章法「多」、「二」、「一(0)」結構作對應考察。中國學術年刊,27,151-188。
  22. 陳滿銘(2005)。論章法結構與意象系統—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切入作考察。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4),70-77。
  23. 喻守真(1996)。唐詩三百首詳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4. 楊辛、甘霖(1989)。美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董小玉(1992)。文學創作與審美心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6. 趙山林(1998)。詩詞曲藝術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7.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2001)。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8. 鄭頤壽(1986)。辭章學概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9. 鞏本棟(1998)。辛棄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0. 蕭滌非(1986)。唐詩大觀。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行。
  31. 戴璉璋(1989)。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32. 顧祖釗(2001)。文學原理新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