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世說新語.方正篇》析探

并列篇名

New Exploration of Chapter Fang Zheng, Shishuo Xinyu

DOI

10.6239/BOC.201112_(50).04

作者

王妙純(Miao-Shun Wang)

关键词

《世說新語》 ; 〈方正篇〉 ; 魏晉士人 ; 門第 ; 個體意識 ; Shishuo Xinyu ; chapter Fang Zheng ; fang zheng ; fang zheng spirit ; scholar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 Scholar spirit

期刊名称

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0期(2011 / 12 / 01)

页次

143 - 1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由於歷來研究《世說新語》者,對各篇內所編纂之事例,未能注重其內在的關連性與邏輯性,常以儒家傳統文化框架解讀事例,又忽略了特定時空下的大背景,於是常造成各事例彼此矛盾分岐、扞格互斥之狀,甚而質疑劉義慶分類失當,其中又以〈方正篇〉為烈,明清學者甚至有「見辱方正」、「非方正之選」、「無關方正」之譏評。本文試圖跳脫舊解之拘滯,透由包容、諒解、同理的角度,而還以原典真貌,呈現出魏晉士人在出處進退上所表現的「方正」生命型態。到底〈方正篇〉中的「方正觀」是舊的傳承或新的創變?〈方正篇〉真實的歷史面貌為何?〈方正篇〉的精神向度為何?〈方正篇〉的歷史意義何在?而劉義慶又如何表現〈方正篇〉之精神呢?這都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英文摘要

As previous research on Shishuo Xinyu failed to focus on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logics of the stories presented in the chapters of Shishuo Xinyu,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was often wrongly used to interpret the examples and the stories. Moreover, the previous research ignored the background of a particular time and space setting. As a result, conflicts and wide discrepancies among stories occurred, and people started to question Liu Yiqinq's improper classification of chapters of Shishuo Xinyu. Among all, Chapter Fang Zheng was criticized most by Ming and Qing scholars.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cape from the old interpretations and look at the original texts in a more understanding, empathetic manner, which in turn puts the scholar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a ”right”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issues: a. Are the viewpoints in Chapter Fang Zheng an old continuation or a new change? b. What are the real historical faces, spiritual dimension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Chapter Fang Zheng? and c. How did Liu Yiqing show the spirit of Chapter Fang Zhe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吳冠宏(2008)。余嘉錫以史評進路箋疏《世說新語》的現象考察。東華漢學,8
    連結:
  2. 吳冠宏(2008)。魏晉「方正不阿」及「與世委蛇」之人物論述的探索—從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所揭示之兩種甯武子之愚談起。臺大中文學報,29
    連結:
  3. (1984)。四部叢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4. 西漢司馬遷(1987)。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5. 宋李昉(1980)。太平御覽。臺北:國泰事業有限公司。
  6. 東漢班固(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7. 南朝宋范曄(1987)。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8. 唐房玄齡(1987)。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9. 毛漢光(1966)。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0. 朱鑄禹彙校集注(2002)。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牟宗三(1985)。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
  12.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3. 余嘉錫(1984)。世說新語箋疏。臺北:仁愛書局。
  14. 李建中(1998)。亂世苦魂—《世說新語》時代的人格悲劇。北京:東方出版社。
  15. 李修建(2010)。風尚—魏晉名士的生活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16. 周一良(1997)。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 柳士鎮譯注、錢南秀譯注(1992)。世說新語譯注。臺北:錦繡出版社。
  18. 范子燁(1998)。世說新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 唐君毅(1980)。中國哲學原論。臺北:學生書局。
  20. 唐長孺(2001)。唐長孺社會文化史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1. 徐芬(2009)。再論魏晉南朝的門閥制度—以《世說新語‧方正》為切入點。《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6)
  22. 張萬起、劉尚慈(1998)。世說新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23. 張蓓蓓(1991)。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
  24. 梅家玲(2004)。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書局。
  25. 逯耀東(2000)。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6. 逯耀東(1998)。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7. 楊穎(2010)。《世說新語‧方正》及「方正」觀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1)
  28. 寧稼雨(2003)。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9. 劉正浩注譯、邱燮友注譯、陳滿銘注譯、許錟輝注譯、黃俊郎注譯(1996)。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
  30. 劉強輯校(2007)。世說新語會評。南京:鳳凰出版社。
  31. 蔣凡評注、李笑野評注、白振奎評注(2009)。全評新註世說新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2. 魯迅(1982)。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3. 錢穆(1995)。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蕭裕民(2020)。《世說新語》〈方正〉〈雅量〉篇名意涵探析。成大中文學報,69,1-36。
  2. 蕭裕民(2022)。《世說新語》〈規箴〉篇研究-非道德取向的視角。國文學報,72,1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