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社會企業的角度檢視公廣集團的困境與挑戰-一個整合性論點的提出

并列篇名

The Challenges of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as a Social Enterprise: A Holistic Perspective

DOI

10.30385/JRTS.200906_(30).0002

作者

秦琍琍(Li-Li Chin)

关键词

公廣集團 ; 企業文化 ; 社會企業 ; 非營利組織 ;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 corporate culture ; social enterprise ; nonprofit organization

期刊名称

廣播與電視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09 / 06 / 01)

页次

59 - 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從在1998年正式開播的「公共電視台」,到2006年陸續納入華視、原民台與客家電視台而成的「公共廣電集團」,這一路走來儘管台灣社會已普遍接受與認知到公共媒體的必要與重要性,但公廣集團能對台灣社會所發揮的功能卻仍然有限,這樣的現象似乎指出了一個值得台灣社會與公廣集團共同深思的問題-「為何公共媒體在台灣的運作無法有效的發揮其功能?」針對此一問題,本研究擬跳脫歷年來相關研究單位從政策法規、公共化媒體的概念,以及媒體組織經營管理等面向的論述脈絡,轉而從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的概念,來檢視與分析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的困境、挑戰與契機。企盼經由此一概念與視野的提出,一方面能整合前述單一論點的不足,進而建構一個全觀與系統性的參考架構,以彌補現今相關知識的不足;亦希望能在數位時代下的台灣媒體環境中,幫助公廣集團透過社會企業的精神與運作模式,以突破目前的實務困境。

英文摘要

Viewing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as a Social Enterpris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hallenges that TBS faced during its merger period. From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this study employ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BS's operation in various dimensions. I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suggestions were made: (1) to achieve financial empowerment to further its social goals; (2) to mange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to transform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3) to emphasize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social marketing to enhance its social influenc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陳彥龍、熊杰(2007)。結束後的開始:NCC成立歷程與釋憲後的修法議題。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會。
    連結:
  2. 程宗明(2005)。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是否爲「集團」?一個描述陸或分析性概念之爭議。傳播與管理研究,5(1),1-26。
    連結:
  3. 鍾京佑(2003)。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18,3-52。
    連結:
  4. Borzaga, C.,Solari, L.,C. Borzaga(Eds.),J. Defourny(Eds.)(2004).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New York:Routledge.
  5.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Som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6. Brinckerhoff, P. C.(2000).Mission-Based Management: Leading Your Not-For-Profit in the 21st Century.John Wiley & Sons:New York.
  7. Brinckerhoff, P. C.(1994).How to turn your entrepreneurial skills toward your mission.Nonprofit World,12,17-19.
  8. Cartwright, S.,Cooper, G. L.(1992).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Human Factor.Oxford, Britain:Butterworth-Heinemann.
  9. Daft, R. L.(2001).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Ohio:South-Western.
  10. Dee, J. G.,Emerson, J.,Economy, P.(2001).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11. Drucker, P. F.(1990).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New York:Collins.
  12. Geertz, C.(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
  13. Geertz, C.(1983).Local Knowledge.New York:Basic Books.
  14. Glasser, B. G.,Strauss, A.(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Pattern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15. Gouillart, F. J.,Kelly, J.(1995).Transforming The Organization.New York:McGraw-Hill.
  16. Hackman, M. Z.,Johnson, C. F.(2000).Leadership: 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Prospect Heights, IL:Waveland Press.
  17. Honold, L.(1997).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employee empowerment.Empowerment in Organizations,5(4),202-212.
  18. Kotter, J. P.(1995).Leading change: Why transformation efforts fail.Harvard Business Review,73(2),59-67.
  19. Landow, G. (Eds.)(1994).Hyper/ Text/ Theor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 Lister, M.,Dovey, J.,Giddings, S.,Grant, I.,Kelly, K.(2003).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Routledge.
  21. O''Connell, B.(2000).Civil Society: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9(3),471-478.
  22. Parker, P. S.(2001).African American women executives;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within dominant-culture organizations.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5(1),42-82.
  23. Quinn, R. E.,Spreitzer, G. M.(1997).The Road. to Empowerment: Seven Questions Every Leader Should Consider.Organizational Dynamics,26(2),37-49.
  24. Salamon, L. M.(1992).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New York:The Foundation Center.
  25. Walzer, M.,M. Walzer (Ed.)(1995).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Oxford, Britain:Berghahn.
  26. Witherspoon, P. D.(1997).Communicating Leadership: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Needham Heights, MA:Alley & Bacon.
  27. Wolf, T.(1990).Management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New York:Fireside.
  28. 公視2007年度報告
  29. 公視基金會(2006)。公視體檢總報告及未來營運規劃。公視策發部。
  30. 公共廣電與文化創意、數位電視發展兩年計畫
  31. 王居卿、張威龍、陳明杰譯(2002)。行銷學:原理與觀點。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32. 司徒達賢(2006)。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
  33. 江明修審訂(2003)。非營利組織創新管理。台北:智勝。
  34. 江明修審訂(2004)。企業型非營利組織。台北:智勝。
  35. 江明修、陳定銘(2000)。臺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4,153-192。
  36. 公共廣電集團發展專案報告
  37. 何明城、蕭新煌編、官有垣編、陸宛蘋編(2009)。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38. 余佩珊譯(2004)。彼得·杜拉克:使命與領導-向非營利組織學習管理之道。台北:遠流。
  39. 廣電基金會之廣播電視資料庫
  40. 廣電基金會之廣播電視資料庫
  41. 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台北:臉譜。
  42. 吳美連、林俊毅(1999)。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43. 公共電視集團的想像與實際民間研討會
  44. 官有垣(2007)。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的發展。中國非營利評論,1,146-180。
  45. 官有垣(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46. 官有垣(2001)。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的建構:部門互動的理論探討。台大社工學刊,4,163-201。
  47.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三民。
  48. 俞玫妏譯(2005)。社會行銷。台北:五南。
  49. 皇甫河旺、秦琍琍、黃光玉(2001)。民眾對四家無線電視台滿意度調查暨民視營運狀況研究。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50. 紀淑芳(2007)。公視、華視貧賤夫妻百事哀。財訊,300,128-130。
  51. 孫本初(1994)。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爲對象。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52. 秦琍琍(2001)。公共電視企業文化、管理運作、與組織溝通之關聯性研究。廣播與電視,17,35-72。
  53. 秦琍琍(2007)。重要的是觀念與態度-對於「數位傳播」發展的幾個初步觀察。傳播研究簡訊,50,10-13。
  54. 秦琍琍(2001)。公共電視的經營與管理-從企業文化、組織運作與內部溝通談起。公共電視發展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台北:
  55. 秦琍琍(2003)。媒體產業與組織變革。
  56. 翁秀琪、陳百齡、陳炳宏、郭力昕、莊國榮、馮建三、程宗明、蘇蘅(2001)。無線電視公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
  57. 高登第譯(2002)。科特勒新世紀行銷宣言。台北:天下。
  58. 公共電視集團的想像與實際民間研討會
  59. 許世雨譯(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五南。
  60. 陳定銘(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管理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02,218-241。
  61.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非政府組織夏季論壇,19,39-51。
  62. 陳政智、王麗娟(2006)。社會福利機構個案分級制度之建構:從社會行銷與顧客關係管理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13,1-13。
  63. 程宗明(2007)。從公視法到公共廣電法之提升建構-一個實務者的規劃報告。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會。
  64. 政治大學公共政策論壇-全球化與台灣研討會
  65. 馮瑞麟譯(2006)。非政府組織管理初探。台北:五南。
  66. 黃慶源(1999)。非營利組織典範移轉之行銷策略個案研究:以財團法人喜慾兒文教基金會爲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2),45-60。
  67. 黃賢萱、許崇民、官有垣(2005)。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高雄:
  68. 劉幼琍(2004)。電訊傳播。台北:雙葉。
  69. 劉淑瓊(1997)。依賴與對抗-論福利服務契約委託下政府與民間受託單位問的關係。社區發展季刊,80,113-129。
  70. 蕭新煌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71. 戴皖文(2006)。數位時代的公共電視行銷策略。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會。
  72. 簡淑如(2003)。商業無線電視台公共化推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新聞局九十二年度研究報告彙編。
  73. 關尚仁、鄭如雯(1998)。公共電視社會行銷初探研究。廣播與電視,12,45-69。
被引用次数
  1. 蔡進士(2015)。讓社會企業為臺東原住民部落創造永續。產業管理評論,8(1),25-42。
  2. 陳川正、李頎泓、岑淑筱(2015)。非營利組織轉型社會企業其組織關鍵作為─以弘道老人基金會為例。輔仁管理評論,22(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