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嵇康〈聲無哀樂論〉探究―兼解牟宗三疏

并列篇名

Inquiry into Chi Kang's On the Feelingless of Sound-A Comment on Prof. Mou Tsung-san's Exposition

DOI

10.29653/LS.200312.0001

作者

蕭振邦(Jenn-Bang Shiau)

关键词

嵇康 ; 聲無哀樂論 ; 條件證明 ; 聲 ; 音 ; 和聲 ; 和比說 ; 太和 ; 移風易俗 ; 嘉樂 ; 妙樂 ; Chi Kang ; On the Feelingless of Sound ; conditional proof ; sound ; music ; comparable sound ; doctrine of Ho-bi ; T'ai-ho ; altering the social customs and fashions ; good-music ; wonderful-music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03 / 12 / 01)

页次

1 - 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嘗試較周延地解讀〈聲無哀樂論〉,並對照考察牟宗三先生所作的相關疏解,嘗試揭露嵇康論證「聲無哀樂」隱含的推論結構的可能樣型,並從而探究他作的對應(秦客)觀點之檢討,以及他陳論的三大重要看法:(i)「和比說」;(ii)「音樂的獨立客觀性」;(iii)「移風易俗」觀,以釐清其中的觀念糾纏。最後概述嵇康的音樂觀,說明〈聲無哀樂論〉有關「音樂功能」的看法固然與〈樂記〉等樂論的音樂功能觀有其不同之見解,然亦有其共通之關壞處,並稍及「嘉樂」和「妙樂」之判準的討論、以歸結兩肇的音樂觀各異其趣,而有待進一步的美學探究。

英文摘要

In this paper, first, I try to reinterpret Chi Kang's On the Feelingless of Sound in contrast to Profession Mon Tsang-san's expositions, and disclose the possible patterns of the arguments in Chi Kang's treatise, second, to explore and reveal Chi Kang's main viewpoints: (i) the doctrine of Ho-bi (和比說): (ii) the objective uniqueness of music; (iii) the conception of altering the social customs and fashions, third, to compare On the Feelingless of Sound with/to Yo Chi (〈樂記〉),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nception of functions of music have chang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岑溢成(1992)。嵇康的思維方式與魏晉玄學。鵝湖學誌,9
    連結:
  2. 蕭振邦(1998)。道家美學的思想基型-《莊子》的美學觀。鵝湖學誌,20
    連結:
  3. 蕭振邦(2003)。嵇康「聲無哀樂論」探究-兼解牟宗三疏。鵝湖學誌,31,1-62。
    連結:
  4. Kelley, D(1990).The Art of Reasoning.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5. 孔穎達(1979)。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6. 王次炤(1997)。音樂美學新論。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 王葆玹(1987)。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
  8. 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9. 伍國棟(1997)。中國古代音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0. 牟宗三(1978)。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1. 何啓民(1990)。魏晉思想與談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2. 何啓民(1984)。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3. 吳文璋(1994)。荀子的音樂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
  14. 吳甿。言意之辨與魏晉玄學(七)-嵇康「聲心異軌」論及其音樂美學。鵝湖,11(4)
  15. 李建民(1993)。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研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6. 李美燕(2001)。從〈聲無哀樂論〉探析嵇康的「和聲」義。鵝湖月刊,309,40-50。
  17. 侯外廬(1957)。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8. 徐麗真(1991)。嵇康〈聲無哀樂論〉之音樂美學研究
  19. 徐麗真(1990)。文學與美學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 袁濟喜(1989)。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高柏園(1992)。阮籍〈樂論〉的美學。鵝湖,17(12)
  22. 張少康(1991)。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及其在中國文藝思想史上的意義。中外文學,20(1)
  23. 張玉柱(1985)。中國音樂哲學。台北:樂韻出版社。
  24. 張洪模(1993)。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音樂美學卷。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5. 張惠蕙(1991)。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
  26. 張節末(1994)。嵇康美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7. 莊萬壽(1990)。嵇康研究及年譜。台北:台彎書生書局。
  28. 嵇康。嵇中散集。台北:台彎商務印書館。
  29. 曾守正(1992)。阮籍〈樂論〉的美學思想。鵝湖,18(5)
  30. 曾春海(1994)。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31. 楊家駱、房玄㱓。晉書,130
  32. 楊蔭瀏(1996)。中國音樂史綱。台北:樂韻出版社。
  33. 楊蔭瀏(1987)。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丹青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4. 葉明媚(1996)。古琴音樂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5. 劉繩向(1992)。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蔡仲德(1993)。中國音樂美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
  37. 鄭毓瑜(1997)。六朝情境美學。台北:里仁書局。
  38. 魯迅週樹人(1970)。嵇康集校注。香港:新藝出版社。
  39. 蕭興華(1998)。中國音樂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40. 戴明掦(1978)。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41. 戴璉璋(1994)。嵇康思想中的史理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
  42. 薛宗明(1990)。中國音樂史•樂器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3. 謝大寧(1997)。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44. 嚴可均(198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廖育正(2018)。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兩種聆聽。應用倫理評論,65,81-104。
  2. 吳冠宏(2005)。當代〈聲無哀樂論〉研究的三種論點商榷。東華漢學,3,89-112。
  3. 顏學誠(2018)。秦客聽到什麼?〈聲無哀樂論〉中認識他者的身體技藝。清華學報,48(1),1-29。
  4. 周大興(2008)。平行或異軌:嵇康<聾無哀樂論>的心聲關係。鵝湖學誌,41,25-62。
  5. (2012)。從兩種論證揭示〈聲無哀樂論〉之結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8,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