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良知與實體-明中葉羅欽順與歐陽崇一之論爭的意義

并列篇名

Conscience (良知) and Reality-The Implication of the Debate between Lo Ch' in-shun and Ou-yang Ch'ung-i at the Mid-Ming Dynasty

DOI

10.29653/LS.200612.0001

作者

鄧克銘(Keh-Ming Deng)

关键词

羅欽順 ; 歐陽崇一 ; 王陽明 ; 良知 ; 實體 ; Lo Ch'in-shun羅欽順 ; Wang Yang-ming王陽明 ; Ou-yang Ch'ung-I歐陽崇一 ; Conscience良知 ; Reality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06 / 12 / 01)

页次

1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中葉羅欽順曾以書信與王陽明弟子歐陽崇一討論良知之旨。歐陽崇一認為良知具有創生規範之功能,故可稱之為實體;羅欽順則以良知僅屬心之經驗作用,不可作為客觀之理規範,故非實體。此次論爭實際上反映良知可否取代程朱理學之理概念的問題,其討論方法頗具有啟發性。本文說明王陽明之良知作為本體論意義之實體的涵義,與羅欽順之實體觀的理論基礎。另參照朱子與湛甘泉、王廷相、戴震諸人有關實體之不同用法,探討羅欽順與歐陽崇一之論爭在思想史上之意義。

英文摘要

Lo Ch'in-shun discussed with Wang Yang-ming's disciple, Ou-yang Ch'ung-i, whether conscience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ontological reality by corresponding with each other at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Ou-yang maintained that conscience could create and determine right moral act by itself and consequently it was reasonable to assure that conscience was an ontological reality. As to Lo, conscience was nothing but some empirical function of mind and therefore it shou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bjective norm. In fact, from this debate came up a question, that is whether conscience could take the place of Ch'eng-Chu School's conception of 「Li」 (理) or not.This paper, in the first place, tries to make clear why conscience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ontological reality in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Second, the background of Lo's opposite viewpoints will be explained. Third, by referring to the different usage of reality or ontological reality put forword by some prominent scholars such as Chu Hsi (朱熹), Jann Kan-ch'uan (湛甘泉), Wang T'ing-hsiang (王廷相) and Tai Chen (戴震) in their texts, reality can be understood in several ways. Today, in exploring Confucian realit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ontological reality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evaluate this debate as well as its subject and meth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鍾彩鈞(1996)。羅整菴的心性論與工夫論。鵝湖學誌,17
    連結:
  2. 鍾彩鈞(1995)。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
    連結:
  3. (2001)。《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
  4. (2001)。《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
  5. 四部備要本。臺北:中華書局。
  6. (2001)。《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
  7. 四部備要本。臺北:中華書局。
  8. 四部備要本。臺北:中華書局。
  9. (1974)。王廷相哲學選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影印。
  10. (2001)。《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
  11. (2001)。《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
  12. 四部備要本。臺北:中華書局。
  13. 丁壽昌(1990)。《讀易會通》
  14. 日·星野恒(1977)。《周易經翼通解》
  15. 王夫之(1996)。《周易外傳》。《船山全書》第一冊
  16. 王夫之(1996)。《周易內傳》。《船山全書》第一冊
  17. 王弼、樓宇烈(1992)。《王弼集校釋》
  18. 朱子(1996)。四書章句集注。
  19. 朱子(1989)。周易本義。
  20. 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
  21. 朱鳳章(1982)。《周易集註》
  22. 朱震。《漢上易傳》。《易經集成》冊20-21
  23. 朱熹(1986)。《朱子語類》
  24. 朱熹(2000)。《朱子文集》
  25. 朱熹。《周易本義》。《易經集成》冊28
  26. 朱駿聲(1984)。《六十四卦經解》
  27. 牟宗三(1988)。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
  28. 牟宗三(2003)。《才性與玄理》。《牟宗三先生全集》冊l
  29. 牟宗三(2003)。《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
  30. 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蕞山。臺北:學生書局。
  31.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32. 余英時(1983)。歷史與思想。
  33. 吳汝綸(1987)。《周易大義》
  34. 吳岳(1980)。《易說旁通》
  35. 呂調陽(1979)。《易一貫》
  36. 李光地。《周易觀彖》。《四庫全書》冊42
  37. 李光地(1983)。《御纂周易折中》。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8
  38. 李鼎祚(1996)。《周易集解》
  39. 李澤厚(198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40. 李衡。《周易義海撮要》。《易經集成》冊22-23
  41. 京房(1994)。《京氏易傳》
  42. 周敦頤(1978)。《周子全書》
  43. 尚秉和(1993)。《周易尚氏學》
  44. 屈萬里(1984)。《讀易三種》
  45. 屈萬里(1985)。《先秦漢魏易例述評》
  46. 林世榮(2002)。〈朱熹《周易本義》發微―以乾坤二卦為示例的探討〉。《第一屆中國文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曾》
  47. 林世榮(1998)。〈程朱學派「用九用六」說研究〉。《第二屆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48. 林世榮(2003)。〈李光地《周易折中》發微―以乾坤二卦為示例的探討〉。《第一屆青年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49. 林麗真(1998)。《王弼》
  50. 金春峰(1998)。《朱熹哲學思想》
  51. 俞琰。《俞氏易集說》。《易經集成》冊32-33
  52. 皇侃(1991)。《論語集解義疏》
  53. 胡方。《周易本義註》。《易經集成》冊83-84
  54. 胡自逢(1995)。《程伊川易學述評》
  55. 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易經集成》冊36
  56. 唐君毅(1980)。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
  57. 唐君毅(1980)。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學生書局。
  58. 徐志銳(1985)。《周易大傳新注》
  59. 晁說之(1981)。《嵩山文集》。《四部叢刊廣編》冊36
  60. 班固(1994)。《白虎通》。《百子全書》冊27
  61. 馬國翰(1967)。《玉函山房輯佚書》
  62. 馬通伯(1979)。《周易費氏學》
  63. 高齡芬(1992)。《王弼老學之研究》
  64. 張立文(1991)。戴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65. 張載(1983)。《張載集》
  66. 脫脫(1980)。《宋史》
  67. 許慎、段玉裁(1985)。《說文解字注》
  68. 郭齊勇(1999)。中國哲學史上的非實體思想。哲學與文化,26(1)
  69. 陳鼓應(2003)。《道家易學建構》
  70. 陳榮捷(1990)。《朱熹》
  71. 陳榮捷(1992)。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
  72. 陳澧(1998)。《東塾讀書記》
  73. 陸德明(1988)。《經典釋文》
  74. 勞思光(1981)。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75. 湯用彤(1984)。《魏晉玄學論稿》。《魏晉思想》(甲編五種)
  76. 程顥、程頤(1983)。《二程集》
  77. 黃宗羲(1989)。宋元學案。臺北:中華書局點校本。
  78. 黃宗羲(1985)。明儒學案。臺北:里仁書局。
  79. 葛榮晉(1981)。王廷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80. 劉述先(1995)。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學生書局。
  81. 劉昫(1985)。《舊唐書》
  82. 歐陽脩、宋祁(1989)。《新唐書》
  83. 歐陽脩、嚴靈峰(1976)。《易童子問》。《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後簡稱《易經集成》)冊141
  84. 戴君仁(1980)。《梅園論學續集》。《戴靜山先生全集》(二)
  85. 戴君仁(1980)。《談易》。《戴靜山先生全集》(一)
  86. 戴震(1982)。孟子字義疏證。臺北:中華書局點校本。
  87. 鍾彩鈞(1995)。上海復旦大學藏《整菴續稿》及其價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5(3)
  88. 魏徵(1987)。《隋書》
  89. 羅欽順(1990)。困知記。臺北:中華書局點校本。
被引用次数
  1. 蔡家和(2021)。心學與理學之爭辯-歐陽南野與羅整菴書信論辯之全面探討。哲學與文化,48(1),57-78。
  2. 林世榮(2007)。略論熊十力對「二王」之學之評價。鵝湖月刊,390,23-33。
  3. 林月惠(2009)。良知與知覺——析論羅整菴與歐陽南野的論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4,28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