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王龍溪「見在良知」說下之工夫論
|
并列篇名
|
Wang Lung-hsi's Doctrine of Moral Practice in the Light of His Thesis on "xian-zai liang-zhih" (Virtue in Presenting)
|
DOI
|
10.29653/LS.200812.0003
|
作者
|
高瑋謙(Wei-Chien Kao)
|
关键词
|
王龍溪 ; 見在良知 ; 頓悟 ; 漸修 ; Wang Lung-hsi ; virtue in presenting ; sudden enlightenment ; progressive discipline
|
期刊名称
|
鵝湖學誌
|
卷期/出版年月
|
41期(2008 / 12 / 01)
|
页次
|
63
-
10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見在良知」可說是王龍溪思想體系中最核心的概念,此一概念強調良知本来具足且自然能動。若果吾人信得及,則隨時可以悟入這本来具足且自然能動的良知本體,並即就此良知本體之自然流行以為工夫,這便是龍溪所提出的「即本體便是工夫」之主張,同時亦構成了龍溪所謂「先天之學」的主要內涵。本文便是站在龍溪「見在良知」說的觀點下,探討其思想中工夫理論之諸多可能面向,以抉發其「即本體便是工夫」之特殊的生命實踐型態,藉此以釐清後人對龍溪工夫理論之種種誤解。
|
英文摘要
|
”Xian-zai liang-chih” (virtue in presenting) can be said as the core concept of Wang Lung-hsi's system of philosophy. Such a concept emphasizes that liang-chili (virtue) is fall and dynamic in the present. If human beings have faith in it, they can envision of such a hill and dynamic hang-chili and immediately practice it as a discipline. That is the doctrine of ”zhi-ben-ti-bian-shi-gong-fu” (Knowing the Substance is just the practice) proposed by Wang Lung-hsi, and that also constitutes the primary aspect of Wang Lang-hsi's ”xian-tien-zhih-hxue” (innate knowledge). In this thesis, I intend to use Wang Lang-hui's concept of ”xian-zai liang-chih” to discuss many possible facets in his doctrine of moral practice which will reveal special style of life practice in his doctrine of ”chi-ben-ti-bian-shi-gong-fu”. In doing so, I will rectify various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at doctrines of future generation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2007)。王龍溪「見在良知」說析論。鵝湖學誌,38,117-171。
連結:
-
(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書局。
-
(2008)。王龍溪「見在良知」說下對良知本體之特殊洞見。揭諦,14,107-147。
-
(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書局。
-
(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
-
(1984)。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學生書局。
-
王財貴(199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王龍溪全集。
-
王畿(1970)。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書局。
-
林月惠(2005)。良知學的轉折一——聶雙江與羅念庵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陳榮捷(1988)。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台北:學生書局。
-
陳榮捷。王陽明傅習錄詳註集評。
-
陳榮捷。王陽明傅習錄詳註集評。
-
陳榮捷。王陽明傅習錄詳註集評。
-
傅偉勳(1993)。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
-
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期的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
-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期的陽明學。
-
黃宗義(1987)。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
黃宗義。明儒學案。
-
黃宗義。明儒學案。
-
劉宗周著、戴璉璋主編、吳光主編(1996)。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被引用次数
|
-
張莞苓(2021)。論王龍溪「一念之微」之工夫義。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9(1),5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