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

并列篇名

The Significance of Wang Yang-ming's Concept of "No-mind"

DOI

10.29653/LS.200412.0002

作者

鄧克銘(Keh-Ming Deng)

关键词

王陽明 ; 心學 ; 無心 ; 天泉證道 ; 嚴灘問答 ; Wang Yang-ming ; Taoism ; Ch'an Buddhism ; No-mind ; Mind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3期(2004 / 12 / 06)

页次

101 - 1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王陽明晚年之嚴灘問答被視為究極之說,其中之無心具有重要之意義。本文先檢討宋儒對無心之看法,可知宋儒尚未以無心作為一思想上重要之主題。以此為背景,可以了解無心在陽明心學中之地位。其次,整理分析陽明文獻裡關於心之本體的敘述及其理論結構,以確立無心在其思想中之涵義,最後闡釋無心之心學特色。無心之概念可合理說明王陽明心學之本體與工夫的同質性,無心不僅是工夫的實踐,亦是本體之自由的表徵。同時,也可說明王陽明之心學具有融攝釋道之可能性。

英文摘要

”No-mind” is a commonly used word in the teachings of Taoism and Ch'an Buddhism.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used as an expression of a transcendental or completely tranquil situation of mind. In the Neo-Confucianism, we can find that ”No-mind” was not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thesis among the Sung scholars. Nevertheless, it was a very important idea in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meaningful structure of ”No-mind” and its distinguished function in Yang-ming's thought.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No-mind”, we could ge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Yang-ming's ultimate achievement. Meanwhile, theoretically, it is reasonable to say that Yang-ming's interpretation of ”No-mind” could gain access to the unification of Taoism and Ch'an Buddh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劉述先(1997)。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1
    連結:
  2. 鄧克銘(2004)。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鵝湖學誌,33,101-148。
    連結:
  3. (1998)。陽明先生遺言錄,8(3)
  4. (2000)。王龍溪全集。臺北:廣文書局。
  5. 性理精義。臺北:中華書局。
  6. (1983)。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7. 陳白沙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1982)。大智度論。香港:佛慈淨寺。
  9. (197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10. 六祖壇經。臺北:新文豐公司。
  11. 象山全集。臺北:中華書局。
  12. (1998)。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3)
  13. (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龍溪王先生全集。臺北:廣文書局。
  15.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臺北:新文豐公司。
  16. (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7. 山下龍二(1971)。陽明學の研究。東京:現代情報社。
  18. 方東美(1985)。從歷史透視看陽明哲學精義。生生之德
  19. 朱子(198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20. 朱子(1989)。周易本義。臺北:華聯出版社。
  21.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2.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
  23. 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蕭山。臺北:學生書局。
  24. 李贊(1975)。焚書。北京:中華書局。
  25. 李贊(1991)。明代傳記叢刊,106
  26. 李贊(1991)。續藏書。臺北:明文書局。
  27. 杜維明(1992)。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8. 岡田武彥、吳光(2000)。王陽明與明末儒學
  29.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書局。
  30. 荒木見悟(1992)。陽明學の位相。東京:研文出版社。
  31. 郭朋(1987)。壇經校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32. 郭慶藩(1983)。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33. 陳來(1997)。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34. 陳建(1971)。學部通辨。臺北:廣文書局。
  35. 陳榮捷(1992)。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
  36. 陳榮捷(1998)。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
  37. 勞思光(1981)。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8. 彭國翔(1999)。明刊龍溪會語及王龍溪文集佚文(上)-王龍溪文集明刊本略考。鵝湖月刊,24(107)
  39. 黃宗羲(1987)。明儒學案。臺北:里仁書局。
  40. 黃錦鋐(2000)。新編肇論。臺北:國立編譯館。
  41. 羅欽順(1990)。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蔡至涵,蔣欣欣,劉盈君(2022)。團體與心體。中華團體心理治療,28(1),3-16。
  2. 鍾彩鈞(2010)。王龍溪的本體論與工夫論。東海中文學報,22,9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