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韓儒四端七情論辯的展開及其意義

并列篇名

Process of the four-seven Debate at Choson Dynasty and Modern Its Meaning

DOI

10.29653/LS.200606.0005

作者

田炳述(Byung-Sul Jun)

关键词

四端七情論辯 ; 李退溪 ; 奇高峰 ; 李栗谷 ; 栗谷學派 ; 退溪學派 ; 主理論 ; 主氣論 ; The Four-Seven Debate ; Lee Huang ; Qi Da-Cheng ; Lee Yi ; Ligu Study ; Tuixi Study ; Li ; Qi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06 / 06 / 01)

页次

109 - 1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儒學是成德之教,通過充分發揮自己所有的道德實踐的力量,才可以完成道德人格,最後實踐到社會上為其窮極目的。所以朝鮮所進行的四端七情之辯,也就為了這個目的要建立理論根據而進行。退溪一生為了建立道德主體性而努力,栗谷則一生為了改革社會而努力。所以有的人視退溪的哲學為道德理想主義,視栗谷的哲學為革弊更張論。可是從歷史上看,栗谷學派的發展,一方面強調時宜變通,可是另一方面卻朝著名分義理論進行的。退溪的工夫論一方面帶著理想主義的色彩,可是另一方面卻推動了實學派的改革制度論。可知實踐還是在個人的選擇與決斷。由此看,四端七情論辯是當今還在進行中的課題。

英文摘要

Lee huang (李滉) and Qi da-cheng (奇大升) had argued the question in terms of two set of feelings: the purely good Four Beginnings (四端) and the sometimes good and sometimes evil Seven Feelings (七情) at early Choson (朝鮮) dynasty. And then 「The four-seven debate」 established a distinctive problematique that strongly oriented Korean Neo-Confucian thought towards exacting investigation of critical issues regarding the juncture of metaphysics and their all-important application in describing the inner life of the human heart-and-mind. Even though the debate sometimes had caused unessential doctrine, it is permanent question in search of human n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尹絲淳(1997)。韓國儒學思想史論。漢城:藝文書院。
  2. 李炯性(2002)。陽明學。韓國陽明學會。
  3. 金基鉉(1992)。四端七情論。漢城:瑞光社。
  4. 南鎬譯(1999)。朝鮮的儒學。漢城:(松樹)出版社。
  5. 楊祖漢(1993)。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中研院中國文哲所。
  6. 趙南鎬(2000)。韓國儒學與理氣哲學。漢城:藝文書院。
被引用次数
  1. 金培懿(2023)。臺灣韓國漢學研究流變與現代變容及其未來展望(1948-2022)。韓國學報,38,5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