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那座山,那條河:地方及其精神之意義-以西川滿筆下的淡水作品詮釋

并列篇名

That Mountain, That River: An Interpretation of Place Image and its Spiritual Meaning from the Series Tamsui Literature Works of Nishikawa Mitsuzu

作者

蔡怡玟(Yi-Wen Tsai)

关键词

西川滿 ; 淡水 ; 文學地理學 ; 觀音山 ; 淡水河 ; 大屯山 ; Nishikawa Mitsuzu ; Tamsui ; Literature Geography ; Guanyin Mountain ; Tamsui River ; Datun Mountain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50期(2013 / 06 / 01)

页次

203 - 2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就臺灣文學史而言,西川滿在日治時期的日文作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眾多評論除推詠他寫作風格充滿浪漫、華麗及幻想之外,另一對他推崇極至的便是對於臺灣歷史、民俗及風俗等的重視,更有甚者認為臺灣是他「心靈的故鄉」,尤以淡水為最(林慧姃,1999:301)。因此本文以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為出發,詮釋探究西川滿筆下之淡水作品,並嘗試探究文學中其地理景觀所承載之空間意義和其價值所在。同時,亦嘗試深究及背後所可能隱含之地方之精神意象。如此藉由文學作品中對於地方的描述,或可喚起地理學中所存在空間之美感問題,而本文希冀藉由如此的探路,是以人文主義地理學及文學地理學(literature geography)為養分(詮釋進路),再輔以審美經驗之探究,來補足或開拓以空間之美感來詮釋地方或空間意象的可能,如此亦希冀可為地方探究帶來新的可能性。

英文摘要

Nishikawa Mitsuzu was a very important Japanese writer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time when Taiwan was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He was recommended for his romantic, gorgeous, and fantastic writing style and applauded by his valuing Taiwan history, folks and customs. Accordingly, some researchers even think that Taiwan, especially Tamsui, could be the hometown in his mind. (Lin, Huei-chun, 1999: 301)This article will interpret Nishikawa Mitsuzu's literary series on Tamsui in terms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try to explore the spatial meaning and values of the landscapes depicted therein. Moreover, we will try to probe into possible mental image of place underlying his works. Based on this discussion, we hope that we may direct our attention towards the issues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existential space in geography. Further, we would look forward to a new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mental images of place or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ry geography, with an auxiliary analysis on aesthetic experience, which may provide a new possibility for research on pla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江中明:〈日作家西川滿—病逝東京〉,《聯合報》,1999 年2 月26 日,第14 版。
  2. 西川滿 著,洪金珠譯:〈我與臺灣文學的結緣(上)〉,《中國時報》,1995 年2 月22 日,第39 版。
  3.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楚楚公主(下)〉,《臺灣時報》,1997年7 月24 日,第30 版。
  4.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楚楚公主(上)〉,《臺灣時報》,1997年7 月23 日,第30 版。
  5.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劉夫人的祕密〉,《聯合報》,1997 年6月3 日,第41 版。
  6.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噶瑪蘭行(下)〉,《聯合報》,1997 年4 月13 日,第41 版。
  7.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噶瑪蘭行(上)〉,《聯合報》,1997 年4 月11 日,第41 版。
  8. 西川滿 著,張良澤譯:〈噶瑪蘭行(中)〉,《聯合報》,1997 年4 月12 日,第41 版。
  9. 施淑:〈認識臺灣──西川滿文學現象〉,《中國時報》,1997 年7月31 日,第42 版。
  10. 洪金珠:〈西川滿 只為瞥見他一生的鄉愁──觀音山〉,《中國時報》,1997 年8 月26 日,第23 版。
  11. Bachelard, G.、龔卓軍譯、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Crang, M.、王志弘譯、余佳玲譯、方淑惠譯(2004)。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13. Cresswell, T.、王志弘譯、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14. Johnston, R. J.、柴彥威譯(2004)。人文地理學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15. Ley, D.(ed.),Samuels, M.(ed.)(1978).Humanistic Geography: Prospects and Problem.London:Croom Helm.
  16. Peet, R.、王志弘譯、張華蓀譯、宋郁玲譯、陳毅峰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17. Relph, E.(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Limited.
  18. Tuan, Y. F.(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 Tuan, Y. F.(1974).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NJ:Prentice-Hall.
  20. 伊塔羅.卡爾維諾、王志弘譯(2001)。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1. 池永歆(2007)。現象學、經驗科學與地理學:奠基於生活世界理論的地理學。嘉義:紅豆出版社。
  22. 池永歆(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3. 西川滿(1982)。西川滿全詩集。東京:人間?星社。
  24. 西川滿、葉石濤譯(1997)。西川滿小說集1。高雄:春暉出版社。
  25. 吳汝鈞(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6. 林慧姃(1999)。文學中的淡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
  27. 康德、牟宗三譯註(1997)。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陳芳明(2011)。臺灣新文學史(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9. 彭修艮、高玉(1994)。旅遊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30. 楊恩寰(1993)。審美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31. 潘朝陽(2005)。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32. 潘朝陽(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33. 潘朝陽(2011)。儒家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4. 滕守堯(1998)。海德格。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5. 蕭瓊瑞(2007)。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36. 龔鵬程(1985)。文學散步。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蕭文杰(2016)。從淡水八景變遷探討淡水文化景觀保存與經營。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學位論文。2016。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