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智藏與致知-浙中王門季本良知說新詮

并列篇名

Hiding Wisdom and Realizing of Innate Knowledge-Reinterpretating Ji Ben's Doctrine of Innate Knowledge

作者

朱湘鈺(Xiang-Yu Zhu)

关键词

季本 ; 浙中王門 ; 格物 ; 智藏 ; 陽明學 ; Ji Ben ; The Wang school of Zhe-zhong ; The Practice of Investigating Things ; Hiding Wisdom ; Wang Yangming's Teaching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51期(2013 / 12 / 01)

页次

63 - 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陰陽五行說起源甚早,流傳亦廣。先秦時代以鄒衍(305-240 B.C.)為代表的陰陽家最著,至漢儒則從陰陽五行的脈絡來詮解儒家內在主體性的仁義道德,此說成為漢代思想之基底,後人以此謂「漢代學術是一宇宙論中心的思想」。此思潮並未隨時代學風之遞嬗匿跡,即使到了儒學復甦的宋代,在朱子(1130-1200)文獻中,猶見緒餘,而這股餘波似乎後勁十足,在浙中王門季彭山(1485-1563)的文獻中,也出現了類似的說法,這在以良知為首出的陽明(1472-1529)學中,的確頗為特出。本文擬從深具自然哲學的「智藏說」此視角,窺探彭山如何詮解性德及其格物說,以期揭示其學說為人所忽之意義。

英文摘要

The origin of yin yang doctrine is very early and its influence has been extensive. Tsou Yen (305-240 B.C.) is often mention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inker of the yin yang school in the Shih chi. Most scholars have suggested that cosmology was a subject in Han Dynasty, because philosophers's in Han emphasis were on the concepts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Agents (i.e. Elements) , even they interpreted human nature that is originally good in Confucianism. The theory of the yin yang developed along all dynasties, including Neo-Confucian, ex. Chu- Hsi. Likewise, the yin yang theory has also appeared in Ji Ben's literature, who was a thinker of Wang Yang-ming school. This essay on these signigicant impacts in Ji Ben's doctrines, especially focus on his human na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investigating things, should be interpreted his thought more clear than pas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朱湘鈺(2010)。「雙江獨信『龍惕說』」考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79-101。
    連結:
  2. 朱湘鈺(2010)。浙中王門季本思想舊說釐正。東海大學中文學報,22,195-214。
    連結:
  3. 賀廣如(2012)。心學《易》中的陰陽與卜筮─以季本為核心。台大文史哲學報,76,29-66。
    連結:
  4. 鍾彩鈞(1996)。羅整菴的心性論與工夫論。鵝湖學誌,17,41-73。
    連結:
  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 〔明〕季本:《四書私存》,北京:北京圖書館縮微製品第12761號,得自林氏樸學齋藏本。
  7. (1992)。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8.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 (1992)。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0. 〔明〕季本:《龍惕書》,北京:國家圖書館微卷第18019 號,明萬曆三十一年劉毅刻本。
  11. 宋朱熹(2004)。周易本義。北京:九州出版社。
  12. 宋朱熹、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宋朱熹、黎靖德編(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4. 明王守仁、吳光編(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明羅欽順(1990)。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李光地(1969)。榕村全集。臺北:力行出版社。
  17. 三澤三知夫(2008)。季本の易學─『易學四同』を中心に─。專修人文論集,83,37-60。
  18. 丸山真男、王中江譯(2000)。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19. 土田健次郎、朱剛譯(2010)。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山田慶兒(1978)。朱子の自然觀。東京:岩波書店。
  21. 朱湘鈺(2011)。依違之間─浙中王門季本《大學》改本內涵及其意義。文與哲,18,333-366。
  22. 江俊億(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23. 西順藏、阿部隆一、丸山真男(1980)。山崎闇齋學派。東京:岩波書店。
  24. 余敦康(2006)。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
  25. 李約瑟、羅南編、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譯(2002)。中華科學文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6. 李烈炎、王光(2010)。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27. 岡田武彥(1987)。山崎闇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8. 岡田武彥(1983)。中國思想における理想と現實。東京:木耳社。
  29. 林俞佑(2007)。論李光地的《學》、《庸》之學。雲漢學刊,14,167-190。
  30. 金永植、潘文國譯(2003)。朱熹的自然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1. 高懷民(1997)。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撰者自行出版。
  32. 張立文(1996)。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33. 陳來(2007)。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三聯書店。
  34. 彭涵梅(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35. 楠本端山(1980)。楠本端山碩水全集。東京:葦書房。
  36. 楊祖漢(1998)。從劉蕺山對王陽明的批評看蕺山學的特色。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
  37. 詹石窗(2001)。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38. 劉勇(2010)。中晚明理學學說的互動與地域性理學傳統的系譜化進程。新史學,21(2),1-60。
  39. 樂愛國(2006)。中國傳統文化與科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0. 蔡家和(2010)。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41. 鄧克銘(2010)。理氣與心性:明儒羅欽順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42. 錢穆(1974)。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3. 難波征男(2001)。朱子「智藏說」の變遷と展開。人文學研究,2001(4),89-118。
被引用次数
  1. 藤井倫明(2016)。日本崎門朱子學的「智藏」論探析。中正漢學研究,27,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