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試以地理美學初探空間經驗中的存在我

并列篇名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with the Sense of Being of the Spatial Experience

作者

蔡怡玟(Tsai, Yi-wen)

关键词

人文主義地理學 ; 存在空間 ; 地理美學 ; 空間經驗 ; 存在我 ; Humanistic Geography ; Existential Space ;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 Spatial Experience ; Sense of Being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57期(2016 / 12 / 01)

页次

103 - 1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地理學而言,景觀 (landscape) 富涵著主、客體融合、交會與審視等多種意涵。因此,地理美學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應亦屬於一種人居處於大地或空間間的凝視、回眸和有關於主、客體間回繞等感受性等的問題。因為人居處於世中,我們不難想見對於所「見」、所「看」有「置身」於世的想像、存有、操煩與掛念。而如此之想像、操煩與掛念,回到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 所主張之「存在空間」(existential space),似乎又可顯見其主-客體間意向性之所在等問題。因此,「空間經驗」應可說是一種我們常以感念、遐想甚或是想像來回應於世的可能狀態。而此種狀態又與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云之原初狀態相當,也就是說我們常以感念、遐想甚或是想像來想像自我「自身/置身」之「所在」。也因此,本文嘗試藉由文學作品和美術作品來詮釋及探討此一人文主義地理學所著重闡釋之「存在空間」,同時並藉由此一探討,再進一步地深入探究吾等所置身此一大地或空間間的一種操煩、掛念與想像。再者,如此探究亦是希冀可以為地方研究及地理美學的探問帶來新的可能與發展。

英文摘要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the word of "landscape" goes with a variety of meanings and values. The existential space, an essential discourse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reveals our way of being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subject-object intentionality,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being-in-the-world" asserted by Martin Heidegger.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is the way to represent people gazing the world and to return the thinking or thought to the subject-object questions on. As to be the man, being-in-the-world, makes us involve much concerns and cares about what or who we are and where we are belong to or being situated in.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I try to apply the concept of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to interpret the subject-object intentionalit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In advance, I plan to build up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xistential space and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with the aesthetics experience to explore out the ideology of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At last, the so-called "man-land relationship" will also be discussed further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broaden my research of Geographical Aesthetics and the place researc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2.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3.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4.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5.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6.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7.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8.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9. 牟宗三(2009)。康德美學演講錄(一)。鵝湖月刊,34(11),2-6。
    連結:
  10. 蔡文川(2009)。自我─身分認同與生活環境的關係。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2,63-87。
    連結:
  11. 蔡怡玟(2013)。那座山,那條河:地方及其精神之意義─以西川滿筆下的淡水作品詮釋。鵝湖學誌,50,203-241。
    連結:
  12. 蔡怡玟(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
    連結:
  13. 蔡怡玟(2015)。試以詮釋現象心理學初探段義孚之地方之愛。應用心理研究,63,139-188。
    連結:
  14. 蔡怡玟(2011)。以石川欽一郎、木下靜涯、陳澄波、陳慧坤、李永沱筆下之淡水作品詮釋地方及其精神之意象。地理研究,54,43-68。
    連結:
  15. Appleton, J.(1975).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6. Bachelard, G.、龔卓軍譯、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 Bunksĕ, E. V.(1981).Humboldt and an Aesthetic Tradition in Geography.Geographical Review,71(2),127-146.
  18. Calvino, I.、王志弘譯(2001)。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 Clark, K.(1976).Landscape into Art.London:John Murray Publishers Ltd..
  20. Claval, P.、鄭勝華譯、劉德美譯、劉清華譯、阮綺霞譯(2003)。地理學思想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1. Dreyfus, H. L.(1991).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Cambridge:The MIT Press.
  22. Edie, James M.(ed)(1964).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3. Hartshorne, R.(1958).The Concept of Geography as a Science of Space, from Kant and Humboldt to Hettner.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48(2),97-108.
  24. Heidegger, M.(1975).Poetry, Language, Thought.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
  25. Heidegger, M.、孫周興譯(1994)。林中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6. Humboldt, A. v.,Otté, E. C.(trans.)(1997).Cosmos: A Sketch of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Universe.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7. Husserl, E.,Carr, D.(trans.)(1970).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8. Husserl, E.,Findlay, J. N.(tran.)(1970).Logical Investigations, Volume II.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 Inc..
  29. Husserl, E.,Kersten, F.(tran.)(1982).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First Book).The Hague, Netherlands: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30. Johnson, Galen A.(ed)(1993).The Merleau-Ponty Aesthetics Reader: Philosophy and Painting.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31. Johnston, R. J.(1979).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Anglo-American Human Geography since 1945.London:Edward Arnold.
  32. Johnston, R. J.(ed.)(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33. May, J. A.(1970).Kant's Concept of Geography and Its Relation to Recent Geographical Thought.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34. Merleau-Ponty, M.,Smith, C.(trans.)(1962).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e & Kegan Paul Ltd..
  35. Merleau-Ponty, M.、龔卓軍譯(2007)。眼與心。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36. Mulhall, S.(1996).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Heidegger and Being and Time.London:Routldege.
  37. Peet, R.(1998).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Oxford:Blackwell Publish Ltd..
  38. Relph, E.(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Limited.
  39. Rousseau, J. J.、袁筱一譯(2011)。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0. Saito, Y.(2007).Everyday Aesthe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1. Solomon, R. C.(1972).From Rationalism to Existentialism: The Existentialists and Their Nineteenth-century Backgrounds.New York:Harper & Row.
  42. Steiner, G.(1978).Martin Heidegg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3. Thoreau, H. D.、董曉娣譯(2012)。一個人的遠行。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4. Tuan, Y. F.(1974).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New Jersey:Prentice-Hall.
  45. Tuan, Y. F.(1989).Surface Phenomena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9(2),233-241.
  46. Tuan, Y. F.(1971).Geograph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Canadian Geographer,15(3),181-192.
  47. Tuan, Y. F.(1993).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 Aesthetics, Nature and Culture.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
  48. Webster, N.(1992).New Illustrated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New York:Pamco Publishing Co., Inc..
  49. Wenzel, C. H.(2005).An Introduction to Kant's Aesthetics: Core Concepts and Problems.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50. 王中江編(2008)。新哲學(第八輯)。鄭州:大象出版社。
  51. 王德勝(2007)。散步美學-宗白華美學思想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52. 池永歆(1996)。王維田園山水詩中「禪道式」的空間觀。鵝湖,22(2),36-42。
  53. 池永歆(2005)。洪堡德所奠立之地理學的一種美學傳統。地理研究,43,43-60。
  54. 池永歆(2007)。洪堡德的美洲旅行:科學與藝術的探險考查。人文研究期刋,2,231-254。
  55. 吳汝鈞(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56. 李欽賢(2003)。台灣的風景繪葉書。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7. 李謁政(1995)。九份的空間美學─作為建築鄉愁的深層想像。當代,105,40-51。
  58. 汪文聖(2000)。有關「空間現象學」的經典詮釋-兼對抽象的空間與虛擬的空間之批判。哲學雜誌,32,48-78。
  59. 宗白華(1989)。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
  60. 林育淳(1994)。陳澄波(1895-1947)。中國巨匠美術週刋,1-32。
  61. 林育淳(1998)。油彩•熱情•陳澄波。臺北:雄獅美術出版社。
  62. 林育淳(1996)。夢想的國度─日治時期畫家筆下的淡水。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刋,49,11-18。
  63.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115-137。
  64. 施翠峰(2002)。日治時代畫家筆下的淡水。歷史文物,110,64-71。
  65. 康德、牟宗三譯註(1997)。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6. 陳文尚(1986)。存在空間的結構。地學彙刋,5,130-148。
  67. 陳文尚(1999)。身體意象式命名的理解與詮釋。哲學雜誌,3,60-76。
  68. 陳淑華(2006)。從淡水寫生系列作品探討陳慧坤實證的研究精神。歷史文物,155,44-57。
  69. 陳淑華(2001)。雋永•自然•陳慧坤。臺北:雄獅美術出版社。
  70. 陳鼓應編(2009)。存在主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71. 陳慧坤、王庭玫編、王雅玲編、謝汝萱編(2006)。百慧藏坤:陳慧坤百歲誕辰特展。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出版。
  72. 陳慧坤、陳文玲編(1995)。陳慧坤九十回顧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73. 項退結(2006)。海德格。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4. 黃士哲(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75. 楊大春(2003)。梅洛龐蒂。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6. 楊孟哲(1999)。日治時代(1895-1927)台灣美術教育。臺北:前衛出版社。
  77. 楊恩寰(1993)。審美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78. 葉秀山(1988)。思•史•詩-現象學與存在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79. 廖新田(2013)。風景入藝。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80. 臺灣創價學會主辦(2006)。日本畫伯在台灣-木下靜涯改良水墨。臺北:正因文化事業公司。
  81. 劉昌元(1986)。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2. 劉悅笛(2005)。日常生活審美化與審美日常生活化─試論「生活美學」何以可能。哲學研究,1,107-111。
  83. 劉悅笛(2005)。生活美學:現代性批判與重構審美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84. 劉悅笛(2007)。生活美學與藝術經驗。南京:南京出版社。
  85. 劉鴻喜、陳文尚、林遠航(1996)。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環境識覺之調查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報告,9,305-348。
  86. 劉鴻喜、陳文尚、黃士哲(1996)。環境審美之區域研究─以九份為例。華崗理科學報,13,1-39。
  87. 潘朝陽(2005)。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88. 潘朝陽(2011)。儒家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89. 滕守堯(1998)。海德格。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0. 蔡文川(1991)。空間、地方與心理。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125-137。
  91. 蔡文川(2009)。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2. 蔡文川(2007)。情意、環境、故事─塑造人地關係的重要因素。中國地理學會會刊,39,87-102。
  93. 蔡怡玟(2016)。地理美學的延伸與推廣:試以臺北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地理學通論」之心智圖操作應用為初探。第20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潘朝陽教授榮退致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檔案資料】,臺北:
  94. 鄭金川(1989)。梅洛•龐蒂論身體與空間性。當代,35,34-46。
  95. 蕭瓊瑞(2004)。台灣近現代藝術11家。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96. 蕭瓊瑞(2004)。島嶼測量─臺灣美術定向。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97. 謝里法(1978)。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98. 鍾士倫(2013)。論康德的地域美學思想─以《自然地理學》為中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6),63-71。
  99. 韓可宗(2002)。療癒型環境理論評介。中華心理衛生專刋,15(1),47-71。
  100. 顏娟英(2001)。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美術出版社。
  101. 龔卓軍(2006)。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蔡怡玟(2017)。地理美學的延伸與推廣:以通識教育課程「地理學通論」之心智圖系列操作應用為初探。地理研究,66,7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