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唐君毅先生對早期墨家思想的詮釋

并列篇名

Tang Jun-yi on Early Mohist's Philosophy

作者

韓曉華(Hon, Hiu-wah)

关键词

墨家 ; 兼愛 ; 理智心 ; 義道 ; 以哲學史為哲學 ; Mohist ; universal love ; reasoning heart-mind ; Yi-Dao ; Philosophical History as Philosophy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57期(2016 / 12 / 01)

页次

47 - 10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重構唐君毅先生對早期墨家思想的詮釋,其中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析論唐君毅先生詮釋早期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徵為「義」所具有的特殊意義;二是展示唐君毅先生詮釋早期墨家思想時所使用的「即哲學史以為哲學」之詮釋方法所具有的理論效力。本文的具體操作:首先,從「理智心」與「義道」兩者的詮釋來重構唐君毅先生對早墨家思想體系之詮釋取向;其次,以當代的早期墨家思想研究,尤以「兼愛」的理論基礎及墨學的宗教思想兩方面之研究來討論唐君毅先生以「義道」詮釋早期墨家思想的理論效力。最後,本文認為:唐君毅先生以「即哲學史以為哲學」詮釋方法來詮釋早期墨家思想確然能提出別開生面而具合理性的思考。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ims to reconstruct Tang Jun-y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ly Mohist Philosophy. The main purpose of which is to analyze that Mr. Tang interpreted the Early Mohist Philosophy as "Yi-Dao"; and also to explore his method "Philosophical History as Philosophy" to interpret the Early Mohist Philosophy. Firstly,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ang Jun-y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ly Mohist Philosophy base on the idea of "reasoning heart-mind" and "Yi-Dao". Secondly, this paper compares contemporary Mohist's study with Tang Junyi's interpretation by "Yi Dao", especially on the "universal love" and religious thought. Finally, this paper argued that Tang Jun-y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ly Mohist Philosophy with the method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as Philosophy" can provide a rational and theoretical effec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劉文清(2013)。墨家兼愛思想之嬗變─從「兼」字涵義談起。成大中文學報,42,1-38。
    連結:
  2. (2001)。墨子研究論叢(五)。濟南:齊魯書社。
  3. Fraser, C.(2006).Tang Junyi on Mencian and Mohist Conceptions of Mind.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19,203-233.
  4. Fraser, C.(2008).Mohism and Self-Interest.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38(3)
  5. Schwartz, Benjamin(1985).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吳毓江(1993)。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7. 李國威(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8. 李紹崑(1971)。墨子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李賢中(2003)。墨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文化事業。
  10. 胡適(1997)。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韋政通(1993)。中國哲學辭典。臺北:水牛出版社。
  12.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徐復觀(1990)。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陳問梅(1988)。墨學之省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6. 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7. 湯娟宜(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
  18. 蔡仁厚(1993)。墨家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
  19. 蔡尚思(2004)。十家論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 鄭宗義(2010)。儒學、哲學與現代世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1. 錢穆(1998)。中國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李楚桑(2022)。論孟子、墨子義內義外之辨。鵝湖月刊,566,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