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船山與王陽明工夫論比較

并列篇名

Comparison of the Theory of Moral Practice between Wang Chuan-Shan and Wang Yang-ming

作者

陳祺助(Chen, Chi-chu)

关键词

王船山 ; 王陽明 ; 工夫論 ; 正心誠意 ; 致知格物 ; Wang Chuan-Shan ; Wang Yang-ming ; theory of moral practice ; rectifing minds and making wills sincere ;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期刊名称

鵝湖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58期(2017 / 06 / 01)

页次

29 - 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王船山對於歷代儒者大都有所批評,而其攻擊王陽明更是激烈。其實,在體認本心而存養之這個儒學的本質義理上,他們的觀點並無不同。雖然如此,但在如何實踐心性之德於生活世界的工夫上,兩人的理論頗有不小的差異。本論文乃以「工夫論」為中心,分別從「為學的總工夫或大頭腦」、「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等三個主題,就船山與陽明之說,詳為討論,辨章剖析,以釐清其異同之處。

英文摘要

Wang Chuan-Shan had criticized Confucian scholars of all ages, and he attacked Wang Yang-ming more intensely. In fact, in the theory of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mind and cultivating good human nature,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their point of view is no different. Even so, but in how to make the benevolence inside their minds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all places, the two theories there is no small difference. The paper intends to compare the theory of cultivation effort between Wang Chuan-Shan’s and Wang Yang-ming’s from three issues: the viewpoint of thinking, rectifing minds and making wills sincer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for both of them, trying on different views on the two main doctrine to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ir viewpoi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維杰(2011)。王陽明論知行:一個詮釋倫理學的解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223+232。
    連結:
  2. 陳祺助(2010)。王船山論「道、善、性」之說的涵義與其理論價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3,215。
    連結:
  3. 楊祖漢(2010)。比較李寒洲與鄭霞谷的「心即理」說。鵝湖月刊,418,22。
    連結:
  4.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5. (1979)。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6. (1979)。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
  7.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8.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9.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0.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1.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2.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3. (1979)。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
  14.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5. (1979)。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6.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7. (1979)。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
  18. 明黃宗羲(1974)。明儒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 林月惠(2008)。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 林安梧(1999)。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5,321。
  21. 唐君毅(1979)。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
  22. 孫欽香(2014)。王陽明、王船山《大學》詮釋的比較研究—以新民和格物致知詮釋為中心。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0,29-33。
  23. 孫欽香(2016)。朱子、陽明、與船山《大學》詮釋之比較—以「明明德親(新)民」關係為中心。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5,112-119。
  24. 張昭煒(2012)。船山批評陽明學的三個層次及檢討。衡陽師範學院學報,33(5),1-10。
  25. 許明珠(2007)。朱子格物致知再探─兼及儒學是否接上科學問題。當代儒學研究,2,144-145+155-156。
  26. 陳來(2009)。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27. 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曾昭旭(1983)。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實業公司。
  29. 曾昭旭(1992)。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考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實業公司。
  30. 曾昭旭(1983)。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社。
  31. 劉述先(1982)。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