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

并列篇名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Learn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between Aboriginals and Hans Students

DOI

10.7060/KNUJ.200412.0037

作者

吳明隆(Ming-Lung Wu);林慶信(Chinq-Shinn Lin)

关键词

原住民族群意象 ; 求樂衝動性 ; 學業成就 ; Aboriginal ethnic-stereotype ; hedonistic impulsivity ; academic achievement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04 / 12 / 01)

页次

37 - 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漢學童在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相關因素的異同。此等因素包括族群因素、家庭教育資源、歸因信念、讀書價值觀、求樂衝動性。研究樣本以高雄市、高雄縣及屏東縣之五、六年級國小原漢學童為母群體,計抽取22所學校,有效樣本502人,包含原住民學童249人、漢族學童253人。迴歸分析顯示,無論是原住民或漢族學童,求樂衝動性較低、家長給予子女的教育協助多、親師互動較多、以及讀書動機較高等因素,能有效增進學習行為。而努力歸因傾向也可增進原住民學童的學習行為,但對漢族學童無影響。迴歸分析顯示,原住民學童的族群意象較佳與傾向努力歸因兩變項,能顯著增進其學業成就,而對漢族學童而言,親師互動較佳與主動學習兩變項,則能顯著預測其學業成就。研究結果意味著,培養原住民學童正向的族群意象與努力歸因傾向,將可以提昇其學業成就,而漢族學童則可藉由培育主動學習態度,並做好親師互動,進而提昇其學業成就。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causal factors of learn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for Aboriginals and Hans students. Parental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s' learning, causal attribution belief, valuation of studying, and hedonistic impulsivity were measured to predict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boriginal students' ethnic-stereotype was also measured. 249 Aboriginal students and 253 Hans students were sampled from 22 elementary schools of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reas.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or both Aboriginal and Hans students, low hedonistic impulsivity, parenting educational assistance,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were positively predictive of learning behavior. However, ”effort attributio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learning behavior only for Aboriginal students. Positive ethnic image and ”effort attribution” could be significantly predictive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Aboriginal students, For Hans students,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and active learning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Coleman, James S.(1990).Social Capit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Cross, W. E.(1987).A Two Factor Theory of Black 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Children.London:Sage.
  3. Fejgin, Naomi(1995).Factors Contributing to Academic Excellence of American Jewish and Asian Students.Sociology of Education,68,18-30.
  4. Leyens, J.P.,Yzerbyt, V.,Schadron, G.(1994).Stereotypes and social cognition.London:SAGE.
  5. Mischel, W.,Shoda, Y.,Peake, P.(1988).The nature of adolescent competencies predicted by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4,687-696.
  6. Sui-Chu, E. H.,Willms, J. D.(1996).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ighth-grade achievement.Sociology of Education,69,126141.
  7. Vaughan, G.M.,M. J. Rtheram,J. S. Phinney (Eds)(1987).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London:Sage.
  8. 文崇一(1989)。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書店。
  9. 王天佑(2001)。台灣原漢族群社會流動之差異與變遷。社會文化學報,13,39-70。
  10. 吳明清(198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11.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43,213-242。
  12. 林宗鴻(1997)。人格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 林義男(1993)。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與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14. 洪鎌德(2002)。全球化下的認同。哲學與文化,29,689-695。
  15. 張善楠(2000)。轉變中的華人價值觀:教育、政治與社會結構之互動。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16. 莊啟文(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17. 莊耀嘉(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
  18.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19. 陳奎喜(1997)。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20. 陳建志(1998)。族群與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做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21(上),85-106。
  21. 陳順利(2001)。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縣關山地區為例。教育心理與研究,24(上),67-98。
  22. 陳麗華(1999)。台北市阿美族兒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423-447。
  23. 楊國樞、柯永河、李本華(1973)。國中學生的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5,41-86。
  24. 楊國賜、黃富順、楊仁煌(1992)。山胞教育叢書之七-一。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25. 楊肅棟(2001)。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特質對原漢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台東縣國小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09-247。
  26. 鄭英耀(1987)。大學生學習習慣及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1,157-180。
  27.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被引用次数
  1. 陳必卿(2015)。學齡前家長對不同性別幼兒教養信念之探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1(2),93-105。
  2. 陳杏容(2016)。家庭危險因子對少年之學業成就、偏差行為與憂鬱情緒發展的影響:累積危險指數模型的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4,41-84。
  3. 陳志賢,連廷嘉,何緯山(2011)。新移民家庭子女自我概念、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大仁學報,38,49-67。
  4. 何緼琪(2007)。「原住民文學」在語文教學之應用。中等教育,58(4),32-47。
  5. 黃毅志、黃銘福(2014)。台灣地區出身背景、國中學業成績與高中階段教育分流之關聯。教育實踐與研究,27(2),67-98。
  6. 黃章健、陳成宏、林俊瑩(2014)。班級族群組成與學生心理幸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2),61-86。
  7. 簡文英、陳增穎、連廷嘉(2007)。原住民高中生參與「敘事取向生涯探索支持性團體」之團體效果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6,69-94。
  8. 李鴻章(2010)。臺東縣中小學學生數學學業成績之馬太效應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1(1),35-60。
  9. 李秀如(2016)。「我們」都一樣嗎?:談台灣族群價值觀的異同。人文與社會,3(5),1-30。
  10. 林慧絢(2015)。重看兒童學習:在影像課程中的接合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28(1),207-240。
  11. 羅廷瑛(2015)。多元文化探究教學模組實施國小學生數理成就及文化學習之行動研究。人文社會學報,11(4),307-335。
  12. 顏瓊芬、洪萱芳、姚宗威、林淑芬(2017)。以地方為基礎之文化融入科學教育課程研究─以泰雅族和賽德克族傳統編織文化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5(3),245-276。
  13. 張志瑋(2022)。原住民族教育法對原住民籍學生學習權之影響。學校行政,142,78-99。
  14. 趙善如、何華欽(2010)。單親家庭家長心理幸福感模型之研究:以屏東縣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2,1-52。
  15. (2006)。誰來教/如何教聾人最合適?—教師觀點的社會學考察。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2),85-124。
  16. (2013)。影響國中階段貧窮學生學業表現之因素探析─以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扶助對象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3(1),1-42。
  17. (2017)。探究5E學習環教學模組對國小原住民學生的數理表現之行動研究。市北教育學刊,56,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