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蘇軾〈和陶詩〉中的“本色”意義

并列篇名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ue Colors" Su Shi's Italics Su Shi's Italics

DOI

10.7060/KNUJ-HA.200612.0033

作者

黃偉倫(Wei-Lun Huang)

关键词

蘇軾 ; 和陶詩 ; 本色 ; 陶淵明 ; Su Shi ; He Tao shi ; true colors ; Tao Yuan-ming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6 / 12 / 01)

页次

33 - 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歷來對於蘇軾〈和陶詩〉的討論,大都聚焦在「似與不似」的問題上,並以此作為判別「原作」與「和作」的準據,以似者為高,不似者為病。而本文之作,則試圖重新對「原作」與「和作」之間的可能性關係,做一理論的反省,指出在「原作」與「和作」之間,除了有其形式意義的在詩歌形態上的「形似」之外,應當還有內容意義的「神似」的層面存在,這是詩意指向背後所蘊含的生命調情的精神契合,同時也是文學創作活動中,無法被取消的藝術個性的體現。因此,東坡的〈和陶〉,雖然時有「自露本色」的現象,但這並不能只作一種簡單的「以不似為病」的界定,因為「追和」不該僅限於「逼真、形似」的部分,還應有其「體神化合」的部分,而這種一如淵明般順其性分、直抒性情的詩歌特性,也正是東坡效法其精神,因任自我地在詩歌創作中的真實上演,這樣的「和陶」或有在形式上脫略於原作之處,但卻是東坡以其「藝術之姿」對「生命之姿」的直接展現,同時也標誌著〈和陶〉中「自露本色」所具有的積極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Su Shi's He Tao shi and points out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ao Yuanming's original work. Form the original work and the imitated work, besides has in its form the connection, but also should have in its content significance the connection. In this kind of content significance connection, not only is Su Shi in the spirit to Tao Yuanming's imitating, is his art individuality performance. This kind of artistic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is the ”true colors” of Su Shi's poetry, and it also ha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90)。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1976)。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文馨出版社。
  3. (1965)。四部叢刊。臺北:商務印書館。
  4. 宋陳善(1965)。捫蝨新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5. 清王夫之(1979)。清詩話。臺北:西南書局。
  6. 清王文誥(1987)。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1992)。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8. 清許學夷(1987)。詩源辨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9. 清郭慶藩(1988)。莊子集釋。台北:木鐸出版社。
  10. 清溫謙山纂訂(1980)。和陶合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1. 丁福保(1959)。歷代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毛正夫(1997)。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3. 何秀煌(1990)。記號學導論。臺北:水牛出版社。
  14. 宋丘龍(1985)。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李建中(1998)。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
  16. 金汶洙(1998)。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17. 姚奠中編、李正民增訂(2004)。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8. 徐碧輝(1997)。文藝主體創價論。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 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1983)。清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
  20. 陳慶輝(1994)。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曾棗莊編(2000)。蘇詩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22. 黃惠菁(1997)。高雄,高雄師範大學。
  23. 楊勇(1975)。陶淵明集校箋。臺北:明倫出版社。
  24. 劉若愚、杜國清譯(1993)。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25. 蔡英俊(1980)。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6. 顏崑陽。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7. 龔鵬程(1990)。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
  28. 龔鵬程(1986)。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