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從“賢媛”到“列女”:以敘述觀點理論探究《晉書․列女傳》之性別意識
|
并列篇名
|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thy Lad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 A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
DOI
|
10.7060/KNUJ-HA.200612.0049
|
作者
|
楊雅琄(Ya-Chuan Yang)
|
关键词
|
世說新語 ; 賢媛 ; 晉書 ; 列女傳 ; 敘述觀點 ;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 worthy ladies ; Chin Shu ; lieh nu chuan ; point of view
|
期刊名称
|
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
|
卷期/出版年月
|
21期(2006 / 12 / 01)
|
页次
|
49
-
6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論文旨在以敘述觀點(point of view)理論切入分析《晉書․列女傳》之性別意識。由於《晉書․列女傳》在重新敘述取材自《世說新語․賢媛》的故事時,經常利用敘述方式的改變或是加入其他史料的方式改變原有的女性形象,並使其得以「標準化」;所以才能使得原本追隨魏晉時風注重個人意識的「賢媛」,成為符合唐代史官「具宣閨範,有裨陰訓」立傳需求的「列女」。可見,在《晉書․列女傳》作者心目中,一個善盡輔佐之責又甘居從屬地位的女性,才是其所稱許的。
|
英文摘要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int of view , the portrayal of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Lieh nu chuan(列女傳)” in Chin Shu(晉書). When the narrators of the ”Lieh nu chuan” narrate the stories from ”Worthy Ladies(賢媛)” in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世說新語), they usually use the mode of point of view or other stories from somewhere to change the portrayal of the female. Then they standardize this changed portrayal, which results in the mutual convergence between ”feminine virtue(婦德)” and ”talented character(才性)” during the Wei and Chin periods, and later becomes the exemplary women of the wise wives and good mothers to correspond to Tang Dynasty's narrators' purpos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author of the ”Lieh nu chuan(列女傳)” in Chin Shu(晉書)praises a female who is good at assisting her husband and is willing to obey the mal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梅家玲(1997)。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之間:《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風貌。婦女與兩性學刊,8,1-23。
連結:
-
晉書斠注•謝安傳•附謝玄傳。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賢媛。
-
世說新語•賢媛。
-
晉書。
-
晉書斠注。
-
世說新語。
-
晉書•列女傳。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賢媛。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賢媛。
-
世說新語。
-
儀禮•喪服。
-
晉書•列女傳。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晉書•列女傳。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晉書•陶侃傳。
-
晉書•列女傳。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賢媛。
-
晉書•列女傳。
-
世說新語•賢媛。
-
晉書斠注•王羲之傳•附王凝之傳。
-
世說新語•賢媛。
-
晉書•列女傳。
-
世說新語新書。
-
世說新語•賢媛。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語•賢媛。
-
世說新語。
-
法熱•熱奈特著、楊志棠譯、張寅德編選(1989)。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法熱•熱奈特、王文融譯(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美華萊士•馬丁、伍曉明譯(1990)。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美羅思瑪莉•佟恩、刁筱華譯(1996)。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英馬克•柯里、寧一中譯(2003)。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英愛德華•哈萊特•卡耳、王任光譯(1980)。歷史論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英羅杰•福勒、於寧、徐平|昌切譯(1991)。語言學與小說。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
英羅杰•福勒、於寧、徐平|昌切譯(1991)。語言學與小說。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
唐房玄齡等撰、清吳士鑑、劉承幹等注(1982)。晉書斠注•列女傳序。臺北:藝文印書館。
-
唐房玄齡等撰、清吳士鑑、劉承幹等注(1982)。晉書斠注•列女傳序。臺北:藝文印書館。
-
唐劉知幾(1983)。史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劉知幾(1983)。史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紀昀等撰(1989)。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
清紀昀等撰(1989)。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93)。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93)。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
劉宋范曄撰(1987)。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
山濤婦韓氏。世說新語。
-
王政(1997)。「女性意識」、「社會性別意識」辨異。婦女研究論叢,1,15-16。
-
王渾婦鍾琰。世說新語。
-
王渾婦鍾琰。世說新語。
-
王澧華(2004)。唐修《晉書》取材《世說》的是非得失。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6),98-103。
-
申丹(2004)。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申丹(2004)。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衣若蘭。《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
-
衣若蘭(2000)。《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暨大學報,4(1),28。
-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
余嘉錫(2002)。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
李婉。世說新語。
-
李婉。世說新語。
-
前田氏。世說新語。
-
范曄。後漢書•列女傳。
-
唐修。世說新語。
-
張亞軍(2001)。從捃拾《世說新語》談《晉書》的文學色彩。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8。
-
梅家玲(1994)。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
-
梅家玲(2004)。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書局。
-
梅家玲(1994)。《世說新語》的敘事藝術-兼論其對中國敘事傳統的傳承與創變。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4(1),38-58。
-
陳東原(1937)。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楊勇(1992)。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
-
楊勇(1992)。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
-
楊勇(1969)。世說新語校箋。
-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
-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
-
廖卓成(2000)。敘事論集:傳記、故事與兒童文學。台北:大安出版社。
-
劉向。列女傳。
-
劉孝標注。世說新語。
-
劉靜貞(1999)。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5,25。
-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
-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
-
盧建榮。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
-
盧建榮。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
-
盧建榮。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
-
盧建榮主編(2001)。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