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身體影像在女用香水類商業海報的設計表現

并列篇名

The Designing Expressions of the Genre of Perfume Commercial Posters in the Feminine Image

DOI

10.7060/KNUJ-HA.200906.0167

作者

林育如(Yu-Ju Lin);陳維翰(Wei-Han Chen)

关键词

女性身體意象 ; 香水 ; 凝視 ; Woman's body image ; perfume ; gaze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9 / 06 / 01)

页次

167 - 1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現今社會,群眾不斷追隨社會潮流的發展,現代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成為一種複雜且微妙的現象。因此,自我的人格特質與社會文化密不可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頻繁、多變,人的認知與發展被社會文化所深深牽引著。自婦女運動以來,當代女性開始走入職場,由原本社會所賦予的婦女角色中自我解放出來。她們在職場上的表現是否能夠稱職,且富吸引力,則往往受其美貌與形象影響。資訊化的社會使得影像有諸多的象徵意涵,女性的傳統思維已經大幅的改變,許多設計目的可以是單獨為女性量身訂做。本研究以香水類商業海報為文本,從視覺設計角度進行分析。首先就「香水類商業海報」之定義加以規範說明,進而以香水類海報中視覺設計中影像呈現之間的關係,探討香水類商業海報是如何利用「影像語言」,來營造視覺設計中的影像情境進行比較,最終理出此類型商業海報之共同特徵與設計表現手法。 最後本研究結果分析,根據平面設計編排要素將「香水類商業海報」作品之設計手法歸納為「色彩風格營造」、「非合理性視角」、「情境式描述」、「女體與場景的配置」、「文字強化」、「視覺影像特效」,六大共同特徵。並將此影像歸類為「女性自以為的我」、「女性希望別人以為的我」、「異性眼中的我」、「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四項做交叉分析,討論香水類商業海報利用各種影像語言來詮釋其設計表現手法。

英文摘要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the crowd blindly follow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come frequent. Since the women's movement, females have obtained freedom and liberation, and striven for good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us they can control in the work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analysis, ”the perfume class commercial playbill” design of technique can be divided into ”color style,” ”the non-rational angle of view”, ”the situation type describes”, ”the female body and the scene disposition,” ”the writing strengthens,” ”the visual special effect,” six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ll togeth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① ”the 'I' from females' viewpoint” ②”the 'I' females expect others to consider them to be” ③”the 'I' in the eyes of the opposite sex” ④ ”the 'I' by which he develops his art” are the four items of the analysis. All this explains the perfume class commercial playbill and its design express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Maslow, A.H.(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 & Row.
  2. Richard Klein(1996)。後現代瘦身主義。台北市:時報文化。
  3. Roland Barthes(1980)。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4. Simone de Beauvoir(1999)。第二性。台北市:貓頭鷹。
  5. Vilém Flusser(198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市:遠流。
  6. 何修譯、Naomi Wolf著(1992)。美貌的神話。台北市:自立晚報。
  7. 張吟玲(1993)。美術論叢:海報設計概論。台北市立美術館。
  8. 張錦華譯、John Fiske著(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市:遠流。
  9. 許玉雲、陳彰惠(1999)。身體心像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6(4),103-109。
  10. 陳明珠(2006)。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台北市:五南。
  11. 湯皇珍譯、Marc Le Bot著(1996)。身體的意象。台北市:遠流。
  12. 楊孝嶸(1991)。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3. 雷鳳穎(2007)。香水的歷史。哈爾濱出版社。
  14. 廖瑞華(2003)。身為女性主義者面對整型現象的自我反省。
  15. 趙景雲(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16. 鄭金川(1993)。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市:遠流。
被引用次数
  1. 黃珮紋(2017)。銀髮族平面廣告之表現訴求與圖像符號研究。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7。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