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傳說、歷史與集體意識-從草屯龍德廟的「刑期無刑」匾談起

并列篇名

Legend, History and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speaking from Caotun Longde Temple's "Xing Ji Wu Xing" Tablet

DOI

10.7060/KNUJ-HA.201106.0023

作者

謝貴文(Kuei-Wen Hsieh)

关键词

傳說 ; 歷史 ; 集體意識 ; 草屯龍德廟 ; 刑期無刑匾 ; legend ; history ;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 Caotun Longde Temple ; Xing Ji Wu Xing tablet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11 / 06 / 01)

页次

23 - 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位於南投草屯之龍德廟,有一清代臺灣道丁曰健所獻「刑期無刑」匾額,其背後並流傳一則傳說,內容描述丁曰健冒領殺戴潮春之功勞,皇帝令其戴領軍剿辦北勢湳之洪欉,在龍德廟保生大帝顯靈相助下,順利完成使命,將功補罪。本文由這則傳說切入,配合官方及文人所載之歷史文獻,分析戴潮春事件的兩段史實,指出傳說雖不能取代歷史,但可藉以發現歷史記載的偏見、謬誤與不足,有助於事實真相的探討與釐清。再者,這類與地方風物有關的傳說,常會使居民產生親切感與歸屬感,形成一種對地方文化的認知與身分的認同,這種共同的集體意識,不僅可以凝聚各個地方的社區意識,也在臺灣人主體意識形成過程中發揮作用。

英文摘要

In Longde Temple of Caotun Township, Nantou County, there is a tablet that says ”Xing Ji Wu Xing” donated by Taiwan Dao Ting Yueh-chie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Legend has it that Ting Yueh-chien wrested the merit from others and killed Tai Chao-chun. The emperor ordered Ting Yueh-chien to put down Beishinan's Hong Cong. Under the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of Bao-sheng-da-di, Ting was finally able to defeat Hong and to make amends for his guilt. This paper analyzes two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Tai Chao-chun incident based on this legend as well as historical record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scholars. Although legends cannot replace history, they compensate for prejudices, errors and insufficienci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and help to explore and clarify the truth. Moreover, legends that have to do with local scenery and historical relics often give residents a sense of belonging, causing them to identify with the local culture. This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not only coheres loc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but also has an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南投草屯月眉厝龍德廟編(出版年不詳),保生大帝吳真人傳,南投:龍德廟。
  2. 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丁鳳珍(2004)。用誰的語言?解釋啥人的歷史?-「台灣歌仔」與台灣知識份子對「戴潮春抗清事件」論述的比較。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
  4. 王明珂(2001)。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
  5. 王奕期(2008)。台南地區蔣姓京官敗地理傳說之研究。東亞文化研究,10
  6. 吳德功(1959)。戴施兩案紀略。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 李世珍、陳玲珠(2009)。歷史事件與地方傳說的系聯-以台中市四張犁戴潮春事件田野採錄為例。民間文學年刊,3
  8. 林文龍(1992)。台灣掌故與傳說。台北:臺原出版社。
  9. 林文龍(1997)。刑期無刑匾及其他。臺灣風物,27(1)
  10. 林占梅(1964)。潛園琴餘草簡編。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 林永根(1990)。刑期無刑-南投縣名貴之古匾。南投文獻,36
  12. 林宗男主修、白萬國主修(1986)。草屯鎮志。南投:草屯鎮志編纂委員會。
  13. 林美容(2008)。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台北:博揚文化。
  14. 林黃河(1988)。月眉厝龍德廟志略。南投文獻,34
  15. 林黃河(1990)。北投埔恆隆堂紀略。南投文獻,36
  16. 林豪(1957)。東瀛紀事。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7. 林衡道(1978)。臺灣勝蹟採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8. 林藜(2000)。台灣民間傳奇。台北:稻田出版公司。
  19. 洪英聖編(2005)。續修草屯鎮誌。南投:草屯鎮公所。
  20. 胡萬川(2004)。亡命好漢的生與死-莊芋、曾切、廖添丁傳說之研究。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藝術傳承表演論文集,台南:
  21. 胡萬川(2005)。土地‧命運‧認同-京官來台灣敗地理傳說之探討。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
  22. 胡萬川編(2002)。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四)。台南:台南縣文化中心。
  23. 胡萬川編、王長華編(1999)。鳳山市閩南語故事集(一)。高雄:高雄縣文化中心。
  24. 胡萬川編、黃晴文編(1996)。梧棲鎮閩南語故事集。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
  25. 陳春聲(1995)。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
  26. 陳哲三(2000)。戴潮春事件在南投縣境之史事及其史蹟。臺灣史蹟,36
  27. 陳培桂纂修(1963)。淡水廳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8. 陳肇興(1962)。陶村詩稿。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9. 程薔(1995)。中國民間傳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0. 黃富三(1992)。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台北:自立晚報社。
  31. 黃富三(1987)。霧峰林家的興起(1729-1864)。台北:自立晚報社。
  3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穆宗實錄選輯。台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33. 趙世瑜(2003)。傳說‧歷史‧歷史記憶-從20 世紀的新史學到後現代史學。中國社會科學,2
  34. 蔡清筠(1964)。戴案紀略。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5. 盧華為(2004)。虛構與真實-民間傳說、歷史記憶與社會史「知識考古」。江蘇社會科學,6
被引用次数
  1. (2021)。乙未抗日媽祖傳說與結構性失憶:以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額為例。臺灣文獻,7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