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敻虹詩集》的意象形塑與空間建構

并列篇名

On the Shaping of Imageries and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Xiong Hong Poetry"

DOI

10.7060/KNUJ-HA.201106.0043

作者

簡文志(Wen-Zhi Jian)

关键词

敻虹 ; 現代詩 ; 意象 ; 象徵 ; 隱喻 ; 空間 ; Xiong Hong ; modern poetry ; imagery ; symbol ; metaphor ; space

期刊名称

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11 / 06 / 01)

页次

43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生命本在空間建構中具有意義,而意象在文學中重現存在空間,頗有「空間再現」的特質。詩歌是「藝術家的空間」,空間成為審美的標準,提升藝術作品的呈現。本論文試圖在前人研究《敻虹詩集》的基礎上耙梳,析論《敻虹詩集》意象空間的建構,採文本為解讀與批評依據的細讀法,化用批評術語意象、象徵、結構、語境、隱喻等等;並輔以在語言修辭上的研究,集焦於詩歌中意象的運用,作為理解敻虹詩歌的方式。

英文摘要

Life becomes meaningfu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and imageries reproduce existing space in literature, with the traits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 Poetry is ”the artist's space,” and image space become aesthetic standards to increase the presentation of art piec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search ”Xiong Hong Poetry,”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zes the image space of the ”Xiong Hong Poetry.” This paper aims at reading the text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r criticism 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using keywords in literary criticism, such as imagery, symbolism, structure, context, metaphor, etc. It is also supported by the language of rhetoric,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use of imagery in poetry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Xiong Hong Poet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95)。筆記小說大觀。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2. 張健(1979)。評《敻虹詩集》,中央日報,第11 版。
  3. 史晶晶(1982)。敻虹詩裏的愛情世界-兩首肯定愛情的好詩。婦女新知,2,33-36。
  4. 史蒂芬‧霍金、許明賢譯(2002)。時間簡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5. 瓦特.特倫司.史泰司、楊儒賓譯(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
  6. 何金蘭(2003)。眾弦俱寂裡之惟一高音-剖析敻虹〈我已經走向你了〉一詩。臺灣前行代詩家論-第六屆現代詩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 李元貞(1999)。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詩壇顯影。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8. 李癸雲(2008)。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9. 李栩鈺(2007)。不離不棄鴛鴦夢-文學女性與女性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
  10. 阮元(2001)。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亞里斯多德、羅念生譯(1991)。修辭學。北京:三聯書店。
  12. 周伯乃(1970)。寂靜中的唯一高音-敻虹。自由青年,43(1),110-116。
  13. 林久絡(2006)。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
  14. 花村(1979)。詩人的心靈空間-《敻虹詩集》讀後。幼獅文藝,312,85-92。
  15. 洪淑苓(2002)。詩心‧佛心‧童心-論敻虹創作歷程及其美學風格(下)。藍星詩學,13,194-210。
  16. 洪淑苓(2001)。詩心‧佛心‧童心-論敻虹創作歷程及其美學風格(上)。藍星詩學,12,9-21。
  17. 唐納德L.哈迪斯蒂、郭凡譯(2002)。生態人類學。北京:文物出版社。
  18. 索雅、王志弘譯、張華蓀譯、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臺北:桂冠圖書出版。
  19. 馬丁.海德格、王慶節譯、陳嘉映譯(1990)。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
  20. 張默(1982)。剪成碧玉葉層層。臺北:爾雅出版社。
  21. 張默(1997)。處處在在,化為微波-敻虹的詩生活探微。聯合文學,13(8),156-166。
  22. 黃如瑩(2005)。臺南,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23. 路易斯‧杜浦瑞、傅佩榮譯(1986)。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幼獅文化。
  24. 雷蒙德爵士、費孝通譯(2002)。人文類型。北京:華夏出版社。
  25. 趙夢娜(1977)。敻虹詩中的情緒經驗。大地詩刊,19,48-53。
  26. 蔡建發(1981)。淺談「懷人」的兩種心態。北市青年,138,35-36。
  27. 敻虹(1976)。敻虹詩集。臺北:大地出版社。
  28. 鍾玲(1987)。臺灣女詩人作品中的中西文化傳統。中外文學,16(5),58-109。
  29. 鍾玲(1989)。現代中國繆司-臺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30. 簡政珍(2004)。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揚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