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宋代老子學“以佛解《老》”析論

并列篇名

The Analytical Approach of the Taoism in the Sung Dynasty-"Interpretation of Taoism by Buddhism"

DOI

10.6238/SIS.200603_(28).0003

作者

江淑君(Shu-Jun Jiang)

关键词

宋代 ; 老子學 ; 以佛解老 ; 蘇轍 ; 王雱 ; 葛長庚 ; the Sung Dynasty ; Taoism ; to interpret Taoism by Buddhism ; Su Che ; Wang Fang ; Ge Chang-geng

期刊名称

中國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06 / 03 / 01)

页次

67 - 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繼唐代「重玄學」之後,「以佛解《老》」所積澱形成的這股熱潮,在宋代並未有稍退的跡象,儒家士大夫、道士、佛教徒、皇帝臣相等不同身分的人,無不受此風氣影響。因為《老子》的言簡意賅,最可容許後人各引一端,以自成其說。因此,理析這些老學研究者們「如何以佛教的觀點閱讀《老子》?」應是一個值得認真鈎稽的論題。宋人注《老》中,「以佛解《老》」的義理趨向,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是直接以摘句的方式,徵引佛典文獻詮解《老子》。被援用的佛典,諸如《首楞嚴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六祖壇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多處可見。其間如何互訓,藉以達到佛、老會通的目的,頗值得關注。其二則是援引佛教專屬的概念命題、術語與老子學說相附會。本文茲以「空」、「真空」;「妄想」、「分別」等佛教概念為代表,說明其間如何與老子思想相證解的概況。此外,零星使用的辭彙更是不勝枚舉,諸如「無我」、「真常」、「無相」、「六入」、「中道」、「不二法門」、「生滅」、「無著」、「無念」、「無染」、「無住」、「法界」等佛教用語在《老子》注語中亦不時出現。相關論點的闡釋,希望對於宋代老子學中「以佛解《老》」的老學特徵,能有更充分的證成與發揮。

英文摘要

The philosophical trend had turned to metaphysics since the Tang Dynasty and developed to an approach that tried to interpret Taoism by Buddhism in the Sung Dynasty. The text of Lao Tze is simple but implies profound meaning. Everyone can cite authorities to make his comments on this classic. Scholars of the Sung Dynasty inclined to study Lao Tze from the aspect of Buddhism in two ways. On one hand, they would quote the Buddhism sutra directly, such as The Shurangama Sutra, The Vajra Prajna Paramita Sutra, The Sutra Preached by the Sixth Patriarch Hueneng, and Prajna Paramita Hear Sutra.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ould refer to the Buddhism concepts, propositions and terminology and applied them to the theory of Taois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Buddhism concepts such as ”emptiness”, ”the real emptiness”, ”illusion” and discrimination” were used by the scholars in the Sung Dynasty to support the ideas implied in Lao Tze. The author also gives some examples of Buddhism terminology such as ”non-ego”, ”constancy”, ”without form”, ”six entrances”, ”the middle way”, ”the unique door to enlightenment”, ”birth and decease”, ”without clinging”, ”without remembrance”, ”without catch”, ”impermanent” and ”the Dharm Realm” that were frequently cited in the commentary of Lao Tze to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ilosophical trend in this peri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元杜道堅(1977)。正統道藏:道德玄經原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 元脫脫(1978)。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3. 元劉惟永(1977)。正統道藏:道德真經集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 宋子璿輯(1973)。大正新脩大藏經:首楞嚴義疏注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5. 宋王安石、嚴靈峰輯校(1978)。老子崇寧五注:老子注。臺北:成文出版社。
  6. 宋王雱、嚴靈峰輯校(1978)。老子崇寧五注:老子注。臺北:成文出版社。
  7. 宋司馬光(1968)。司馬文正公傳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宋朱熹(2000)。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9. 宋朱熹、嚴靈峰輯校(1969)。老子宋注叢殘:老子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0. 宋宋徽宗(1977)。正統道藏:道德真經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1. 宋杜道堅(1977)。正統道藏:道德玄經原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 宋林希逸(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老子鬳齋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宋邵若愚(1977)。正統道藏:道德真經直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4. 宋陸佃、嚴靈峰輯校(1978)。老子崇寧五注:老子注。臺北:成文出版社。
  15. 宋智磐(1973)。大正新脩大藏經:佛祖統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6. 宋程俱(1964)。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老子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宋程顥、程頤(1983)。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社。
  18. 宋葉夢得(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老子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9. 宋葛長庚(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道德寶章。臺北:藝文印書館。
  20. 宋劉涇、嚴靈峰輯校(1978)。老子崇寧五注:老子注。臺北:成文出版社。
  21. 宋劉槩、嚴靈峰輯校(1978)。老子崇寧五注:老子注。臺北:成文出版社。
  22. 宋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23. 宋蘇轍(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老子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宋蘇轍(1965)。欒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明休休庵、嚴靈峰輯校(1969)。老子宋注叢殘:老子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6. 明焦竑(1962)。老子翼。臺北:廣文書局。
  27. 明釋德清(1982)。道德經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8. 唐玄奘譯(1973)。大正新脩大藏經:般若般羅蜜多心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9. 唐成玄英(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輯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唐杜光庭(1977)。正統道藏:道德真經廣聖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1. 唐唐玄宗(1977)。正統道藏: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2. 唐釋法海撰、丁福保註(1984)。六祖壇經箋註。臺北:文津出版社。
  33. 晉劉昫(1976)。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34. 清王夫之(1993)。船山全書:老子衍。長沙:嶽麓書社。
  35. 清紀昀編(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清魏源(1983)。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
  37. 清魏源(1965)。老子本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8. 魏王弼、樓宇烈編(1983)。老子王弼注校釋:老子道德經注。臺北:華正書局。
  39. 王雲五主編(1972)。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0. 江淑君(1997)。論《六祖壇經》的「明心見性」與「解行雙修」。中國文化月刊,51-65。
  41. 江淑君、淡江大學(2001)。蘇轍《老子解》義理內蘊探析-兼論「儒道交涉」的老學視域。中文學報,119-144。
  42. 何建民(1997)。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43.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4.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5. 徐小躍(1994)。禪與老莊。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6. 陳鼓應主編(2002)。道家文化研究。北京:新華書店。
  47. 勞思光(1987)。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48. 湯一介(2000)。關于僧肇注《道德經》問題-四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學術月刊,22-25。
  49. 湯用彤(1983)。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0. 黃釗主編(1991)。道家思想史綱。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51. 董恩林(2002)。唐代老學:重玄思辯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2. 鳩羅摩什譯(1973)。大正新脩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53.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1997)。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54. 劉固盛(2001)。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55. 劉固盛(2000)。《老子》哲學思想解釋的三次突破。海南師範學院學報,31-36。
  56. 韓廷傑釋譯(1997)。中論。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7. 簡光明(1994)。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探義。中國文化月刊
  58. 嚴北溟(1987)。中國佛教哲學簡史。臺北:木鐸出版社。
  59. 嚴靈峰輯(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江淑君(2007)。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政大中文學報,7,53-82。
  2. 林俊宏(2012)。呂惠卿《道德真經傳》與《莊子義》中的思想三論。政治學報,53,63-96。
  3. 林孜曄(2022)。論蘇轍晚年的潁濱田園世界。臺大中文學報,78,157-159+161。
  4. 劉怡君(2007)。釋德清《老子》學義理內蘊探析—兼論「以佛解《老》」的詮解向度。淡江中文學報,17,26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