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意象連結之媒介

并列篇名

The Media That Interlink Concept and Form

DOI

10.6238/SIS.200803_(30-1).0010

作者

陳佳君(Chia-Jiun Chen)

关键词

意象 ; 意象連結 ; 同構 ; 偏全 ; 顯隱 ; 對比 ; 調和 ; image ; interlink concept and form ; isomorph, partiality vs. wholeness ; overtness vs. covertness ; contrast ; harmony

期刊名称

中國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_1期(2008 / 03 / 01)

页次

227 - 2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所謂的「意象」,乃結合「意」與「象」而成。若對應於形成辭章內容之四大要素而言,則「情」與「理」為源於主體之「意」;「景(物)」與「事」為取自客體的「象」。意象之形成,源自於主客體的互動與交融,而這質的相同或相異的主(意)客(象)之間之所以能相互契合統一,則是因為兩者在力的圖式上「同構」。故本文先從同構原理,論述意象連結的內部紐帶。而此聯繫起意象的媒介-「構」,具有「個別與整體」(偏全)、「顯露與隱藏」(顯隱)、「對比與調和」的不同特性,並且都能在古典詩文中獲得印證。

英文摘要

The term ”image” is made up of a combination between ”concept” and ”form”.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main elements in literacy works, ”sentiment” and ”reason” originate from the subjective ”concept”; on the other hand, ”view (object)” and ”matter” originate from the objective ”form”. The formation of image originates from the interlink between concept and form. The reason why the subjective concept and the objective form, which are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nature, can come together in mutual agreement and unify, is because both of them are in fact isomorphs from the concept of field force.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theory of isomorphs as the underlying foundation to first analyze the inner media of the interlink between concept and form.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diversified configuration types of isomorphs in respect of ”partiality vs. wholeness”, ”overtness vs. covertness” and ”contrast vs. harmony” by the classic poetry and pro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北魏酈道元注、清王國維校注(1987)。水經注校。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 宋楊齊賢集注、元蕭士贇補注。分類補注李太白詩。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3. 清沈德潛(1956)。唐詩別裁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清林雲銘(1997)。古文析義。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5. 清浦起龍(1974)。讀杜心解。台北:大通書局。
  6. 清過商侯(1979)。古文評註全集。台北:宏業書局。
  7. 王立(1999)。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8. 王旭曉(2002)。美學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9. 王希杰(1996)。修辭學通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0. 王長俊主編(2000)。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11. 李澤厚(1996)。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2. 沈祖棻(1997)。宋詞賞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林景亮(1969)。評註古文讀本。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14. 唐圭璋主編(1995)。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15. 夏放(1988)。美學:苦惱的追求。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6. 張會恩、曾祥芹主編(1996)。文章學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7. 曹冕(1934)。修辭學。上海:商務印書館。
  18. 陳佳君(2001)。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課文結構分析。國文天地,17(7),97-100。
  19. 陳佳君(2005)。辭章意象形成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 陳振鵬、章培恒主編(2000)。古文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1. 陳望道(1984)。美學概論。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2. 陳滿銘(1999)。文章結構分析。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3. 陳滿銘(2001)。章法學新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4. 陳滿銘(2000)。詞林散步。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5. 陳滿銘(2006)。意象學廣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6. 陳滿銘(2004)。人文研究與語文教育:文字、文學、文化。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7. 陳滿銘(2002)。章法學論粹。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8. 章微穎(1973)。中學國文教學法。台北:蘭臺書局。
  29. 黃永武(1997)。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店。
  30. 趙乃增(1999)。宋詞三百首譯析。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31. 趙山林(1998)。詩詞曲藝術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2.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2002)。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33. 蔣建文(1995)。從作文原則談作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鄧廣銘(1978)。稼軒詞編年箋注。台北:華正書局。
  35. 魯阿恩海姆、郭小平、翟燦譯(1999)。藝術心理學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36. 黎運漢、張維耿(1991)。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37. 蕭瑞峰(1996)。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典文學別離主題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38. 嚴雲受(2003)。詩詞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蔣世寶、孫春望(2014)。學生學習背景與情境詞句對鏡位詮釋的影響。設計學報,19(3),41-62。
  2. 蔣世寶、周穆謙(2015)。詞句情境之景別選擇與學生學習背景差異之相關探討。設計學研究,18(2),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