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敦煌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所反映之聲母現象-兼論譯者歸屬問題

并列篇名

The Initial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of the Heart Sutra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DOI

10.6238/SIS.200809_(30-2).0008

作者

廖湘美(Hsiang-Mei Liao)

关键词

梵漢對音 ; 佛典語言 ; 濁音清化 ; 心經 ; 音寫 ; Sanskrit-Chinese transliteration ; Buddhist languages ; devoicing ; Heart Sutra ; transliteration

期刊名称

中國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30_2期(2008 / 09 / 01)

页次

185 - 2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是一個有關梵漢對音的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材料是敦煌石室《心經》音寫抄本,其反映的音韻現象至今尚未有人處理過。梁啟超1曾將佛典翻譯分為三期,本材料的時代屬於第三期(唐貞觀至貞元年間),亦即新譯時期,所以在漢語音韻史的研究上隸屬中古音的範疇。 本文欲透過對比語言學及用字風格的方法來觀察一些音變現象,如:漢語濁音清化的現象,唇音是否分化,泥娘分混,精章分混,並尋求mb-、nd-、ηg-特殊聲母現象的來源及變遷。最後希望藉由以上現象的了解來處理譯者歸屬的問題。

英文摘要

The study investigates Sanskrit-Chinese transliterations. The materials of the study are the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of the Heart Sutra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Up to the present, the phonetic phenomenon of the manuscripts have not been dealt with yet. Liang qichao (1920) consider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period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materials of the study are belonged to the third period (between Zhenguan and Zhenyuan in Tang Dynasty), that is to say, the period of new interpretation. It is belonged to the rang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ound in Chine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attempts to handle some questions by way of the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style of words, including the authorship, transliterating Sanskrit with two types of the voiced stops, the phenomenon of devoicing in Chinese, whether the labials being polarized or not, and trying to recognize the source and change of the special initials mb-, nd-, ng-. By the research, it's possible to understand som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ialect in Tang Dynasty, and to provide another materials of studying the Ancient Chinese soun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萬金川(2004)。敦煌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序說。中華佛學學報,17,95-121。
    連結:
  2. 萬金川(2004)。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初稿之一。佛學研究中心學報,9,73-118。
    連結:
  3. E. G. PWLLEYBLANK(1962).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Asia Major9.
  4. Henri Maspéro(1920).Le dialecte de Tch`ang-ngan sous les T`ang.
  5. W. South Coblin(1994).A 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Northwest Chines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6. W. South Coblin(1999).Periodization in Northwest Chinese Dialect History.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7(1),104-119.
  7. W. South Coblin(1991).Studies oin Old Northwest Chines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8. 丁邦新(1995)。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國語文,5,414-419。
  9. 孔令逹、儲泰松主編(2005)。漢語研究論集。安徽大學出版社。
  10. 方廣錩(1994)。般若心經譯注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王力(1985)。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2. 王吉堯(1987)。從日語漢音看八世紀長安方音。語言研究,2,57-70。
  13. 王洪君(1987)。山西聞喜方言的白讀層與宋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24-33。
  14. 王珊珊(2003)。梵漢對音中的一個特殊現象。古漢語研究,1,14-19。
  15. 白滌洲(1954)。關中方音調查報告。中國科學院。
  16. 朱慶之(2000)。佛典與漢語音韻研究。漢語史研究集刊。
  17. 李正芬(2006)。試論《經典釋文》諸家反切輕重脣音分化的時空差異。第二十四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18. 李來香(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19. 李范文(1999)。西夏文對研究古漢語的重要意義。中國語言學報,232-238。
  20. 李范文(1994)。宋代西北方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1. 李新魁(1999)。李新魁音韻學論集。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
  22. 李新魁(1999)。李新魁音韻學論集。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
  23. 杜佳倫(2007)。唐宋西北方音的鼻音聲母表現-兼論與現代漢語方言類似現象之關係。第十屆國際暨第二十五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24. 汪榮寶(1923)。歌戈魚虞模古讀考。國學季刊,1(2),241-263。
  25. 周美慧(2005)。慧琳《一切經音義》梵漢對譯的音譯詞分析。第九屆國際暨第二十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26. 周祖謨(2004)。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27. 林光明(2007)。以梵漢對照的佛教音譯詞,作為聲韻學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方法。第十屆國際暨第二十五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28. 竺家寧(1991)。聲韻學。五南圖書公司。
  29. 邵榮芬(1997)。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30. 邵榮芬(1963)。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3
  31. 長田徹澄(1935)。燉煌出土·東寺所藏兩梵本玄奘三藏音譯般若心經の研究。密教研究,56
  32. 俞敏(1984)。中國語文學論文選。東京:光生館。
  33. 姚永銘(2003)。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4. 施向東(1983)。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27-48。
  35. 施向東(1999)。芝蘭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36. 徐時儀(2006)。佛經音義研究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徐時儀(2005)。玄應《眾經音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38. 徐時儀(1997)。慧琳音義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9. 徐時儀(2003)。慧琳改訂玄應所釋音切考探。中國語文通訊,68,31-34。
  40. 徐通鏘、葉蜚聲(1980)。譯音對勘與漢語的音韻研究。北大學報,3
  41. 馬伯樂、聶鴻音譯(2005)。唐代長安方言考。北京:中華書局。
  42. 高本漢、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1948)。中國音韻學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
  43. 高本漢、聶鴻音譯(1987)。中上古漢語音韻綱要。濟南:齊魯書社。
  44. 高田時雄(1994)。中國語史の資料と方法。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45. 高田時雄(1988)。敦煌資料によ中國語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
  46. 尉遲治平(1985)。論隋唐長安音和洛陽音的聲母系統:兼答劉廣和同志。語言研究,2,38-48。
  47. 尉遲治平(1982)。周隋長安方音初探。語言研究,2,18-33。
  48. 尉遲治平(2002)。對音還原法發凡。南陽師範學院學報,1(1),10-15。
  49. 尉遲治平(1984)。周隋長安方音再探。語言研究,2,105-114。
  50. 張光宇(2006)。共同保留、共同創新與共同脫軌。語言研究,2,14-21。
  51. 張維佳(2005)。演化與競爭:關中方言音韻結構的變遷。陝西人民出版社。
  52. 張潔(2008)。上古漢語鼻冠塞音的再思考。歷史語言學研究,1,226-234。
  53. 梁啟超(1984)。中國佛教研究史。新文豐出版社。
  54. 梁啟超(2001)。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
  55. 喬全生(2003)。晉方言鼻音聲母的演變。山西大學學報,4,78-81。
  56. 黃笑山(1994)。試論唐五代全濁聲母的清化。古漢語研究,3(38),40-47。
  57. 黃淬伯(1998)。唐代關中方言音系。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8. 萬金川(2004)。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初稿之二。圓光佛學學報,9,25-83。
  59. 葛毅卿(2003)。隋唐音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60. 董同龢(1985)。漢語音韻學。文史哲出版社經銷。
  61. 詹伯慧、張日昇(1987)。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對照。廣東人民出版社。
  62. 福井文雅(1983)。般若心經觀在中國的變遷。敦煌學,6,17-30。
  63. 齊沖(2002)。漢語音譯佛經詞匯中省音現象的分析。漢語史學報,2,130-138。
  64. 劉廣和(1991)。唐代八世紀長安音的韻系與聲調。河北大學學報,3
  65. 劉廣和(2000)。漢語論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66. 劉廣和(2000)。漢語論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67. 劉廣和(2001)。西晉譯經對音的晉語聲母系統。中國語言學報,10,189-196。
  68. 劉廣和(1997)。《圓明字輪四十二字諸經譯文異同表》梵漢對音考訂。國人民大學學報,4,92-94。
  69. 劉廣和(1996)。薪火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70. 劉廣和(2000)。漢語論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71. 劉廣和(1984)。唐代八世紀長安音聲紐。語文研究,8
  72. 劉廣和(1994)。語言研究
  73. 劉廣和(1987)。試論唐代長安音重紐-不空譯音的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6
  74. 劉廣和(2000)。漢語論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75. 劉廣和(2004)。音韻論叢。齊魯書社。
  76. 劉廣和(2000)。漢語論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77. 潘悟雲、徐文堪(1999)。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北京:中華書局。
  78. 橋本貴子(2006)。宝思惟訳、菩提流志訳密教経軌の加筆および仮託について-陀羅尼の音写字からの考察。漢訳仏典の言語の様相研討会
  79. 鋼和泰(1923)。音譯梵書與中國古音。國學季刊,2(1)
  80. 鋼和泰(1993)。胡適學術文集·言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81. 儲泰松(2004)。施護譯音研究。語言研究,2
  82. 儲泰松(1998)。梵漢對音與中古音研究。古漢語研究,1,45-52。
  83. 儲泰松(2005)。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
  84. 儲泰松(1995)。梵漢對音概說。古漢語研究,4,4-13。
  85. 謝美齡(2003)。慧琳《一切經音義》聲類反切中的精系字。台中師院學報,17,141-162。
  86. 聶鴻音(1985)。慧琳譯音研究。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64-71。
  87. 聶鴻音譯(2005)。唐代長安方言考。北京:中華書局。
  88. 羅常培(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89. 羅常培(1963)。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90. 羅常培(1963)。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91. 羅常培(1931)。知徹澄娘音值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
  92. 羅常培(1931)。梵文顎音五母的藏漢對音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2)
  93. 藤堂明保(1979)。漢語と日本語。東京都:秀英出版社。
  94. 嚴學宭、尉遲治平(1986)。漢語「鼻-塞」複輔音聲母的模式及其流變。音韻學研究,2,1-16。
  95. 龔煌城(2004)。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96. 龔煌城(1981)。十二世紀末漢語的西北方音(聲母部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37-78。
被引用次数
  1. 廖湘美(2015)。敦煌P.2172〈大般涅槃經音〉反映的語音現象。中正漢學研究,26,24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