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V-卻-(O)”結構演變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V-Que 卻-(O)" Structure

DOI

10.6238/SIS.200903_(31-1).0009

作者

王錦慧(Jin-Hui Wang)

关键词

卻 ; 了 ; 掉 ; 趨向補語 ; 結果補語 ; 動相補語 ; 完成體助詞 ; 動貌標記 ; que 卻 ; le 了 ; tiau 掉 ; deicitc complement ; result complement ; phase complement ; perfective aspect ; aspect

期刊名称

中國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31_1期(2009 / 03 / 01)

页次

193 - 2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V–卻-(O)」結構經過連動式、並列式>動補式>動詞+動相補語>動詞+完成體助詞的演變過程。本文認為動相補語「卻」的來源有兩條路線:(一)動詞(退、使退)>趨向補語(泛表“離去”義)>動相補語(二)動詞(去除)>結果補語(類似“掉”義)>動相補語。誘發「卻」語法化的背後動因主要受到動詞語義制約,以及由客體脫離、客體消失、不在掌握範圍中到事件完成的轉變。其中由結果補語到動相補語的演變,肇端於搭配帶去除義的瞬間動詞與形容詞。 「卻」的語法意義:充當趨向補語是主事者離去或客體脫離,結果補語是客體去除、消失,動相補語表完成,同時附加客體消失、不在掌握範圍中的語義,完成體助詞相當「了」的用法。 「V+卻+(O)」結構在南宋時期使用頻率出現下降趨勢,元明之後已不流行,成為一個弱式。消亡原因主要是受到帶去除義動詞的搭配限制以及「了」「掉」詞彙興替的影響。

英文摘要

The structure of ”V-Que 卻-(O)”evolved from the serial-verb construction and coordinate construction > Verb + Complement Construction > Verb + Phase Complement Construction > Verb + 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This paper claims that the phase complement ”que 卻” has two origins: (1) a verb which means ”withdraw” and ”enable to withdraw” > Deicitc Complement > Phase Complement (2) a verb which means ”prune off” > result complement > phase complement. Grammaticalization of ”que 卻” is motivated by the semantic restriction of the verb and by the transformation starting from object leaving off and vanishing, to the completion of an uncontrollable event. Moreover, the evolution of result complement to phase complement started with achievement verbs and adjectives with the meaning of ”prune off”.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que 卻” is as follows: (a) as deicitc complement, it denotes the leaving off of agents or objects (b) as result complement, it denotes withdraw and vanishment of objects (c) as phase complement, it denotes completion of an event and uncontrollable vanishment of the object (d) as 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it has the same usage of ”le 了”. The usage frequency of the ”V-Que 卻-(O)” structure declined in the South-Song dynasty, and the structure phased out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y. Therefore, it became a non-mainstream structure. Its extinction is affected by the restriction on the usage of verbs meaning ”prune off”, and by the substitution of ”le 了” for ”tiau 掉”.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高婉瑜(2004)。動態助詞「卻」的語法化探究。10,281。
    連結:
  2. CBETA電子佛典。中華佛學研究所。
  3. 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全唐詩:網路展書讀。元智大學。
  4. 中國文學網路研究室。元智大學。
  5. 太田辰夫、江藍生、白維國譯。重慶出版社。
  6. 太田辰夫、江藍生、白維國譯(1991)。漢語史通考。重慶:重慶出版社。
  7. 王玥雯。淺談辛棄疾詞中的助詞“了”和“卻”。2,82。
  8. 王玥雯(2003)。淺談辛棄疾詞中的助詞“了”和“卻”。孝感學院學報,23,79-82。
  9. 王玥雯。淺談辛棄疾詞中的助詞“了”和“卻”。2
  10. 王錦慧。里仁書局。
  11. 王錦慧(2004)。「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台北:里仁書局。
  12. 石鋟。近代漢語中幾個特殊的時體助詞。3
  13. 石鋟。近代漢語中幾個特殊的時體助詞。3,26。
  14. 石鋟(2004)。近代漢語中幾個特殊的時體助詞。絲路學刊,24-26。
  15. 吳福祥。岳麓書社。
  16. 吳福祥。河南大學出版社。
  17. 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湖南:岳麓書社。
  18. 吳福祥(2004)。敦煌變文12種語法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19. 志村良治、江藍生、白維國譯。中華書局。
  20. 志村良治、江藍生、白維國譯(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1. 林新平。上海三聯書店。
  22. 林新平(2006)。《祖堂集》動態助詞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3. 孫朝奮(1997)。再論助詞“著”的用法及其來源。中國語文,139-146。
  24. 孫朝奮。再論助詞“著”的用法及其來源。2
  25. 孫朝奮。再論助詞“著”的用法及其來源。2,146。
  26. 袁舫、王暉。《西遊記》中“卻”的意義和用法。
  27. 袁舫、王暉(1995)。《西遊記》中“卻”的意義和用法。廣西師範大學學報,87-92。
  28. 袁舫、王暉。《西遊記》中“卻”的意義和用法。92。
  29. 張小艷(2001)。楊萬里詩動態助詞研究。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2,16-22。
  30. 張小艷。楊萬里詩動態助詞研究。2
  31. 張小艷。楊萬里詩動態助詞研究。2,22。
  32. 張美蘭。商務印書館。
  33. 張美蘭(2003)。《祖堂集》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34. 張國憲(2006)。性質、狀態和變化。語言教學與研究,1-11。
  35. 張國憲。性質、狀態和變化。3,11。
  36. 張國憲。性質、狀態和變化。3
  37. 曹廣順(2000)。試論漢語動態助詞的形成過程。漢語史研究集刊,75-89。
  38. 曹廣順。語文出版社。
  39. 曹廣順。試論漢語動態助詞的形成過程。2
  40. 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41. 曹廣順。《祖堂集》中的“底(地)”“卻(了)”“著”。3,202。
  42. 曹廣順(1986)。《祖堂集》中的“底(地)”“卻(了)”“著”。中國語文,192-202。
  43. 曹廣順。《祖堂集》中的“底(地)”“卻(了)”“著”。3
  44. 曹廣順。試論漢語動態助詞的形成過程。2,89。
  45. 梅祖麟(1999)。先秦兩漢的一種完成貌句式:兼論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的來源。中國語文,285-294。
  46. 梅祖麟(1981)。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語言研究,65-77。
  47. 梅祖麟。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1
  48. 梅祖麟。先秦兩漢的一種完成貌句式:兼論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的來源。4
  49. 梅祖麟。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1,77。
  50. 梅祖麟。先秦兩漢的一種完成貌句式:兼論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的來源。4,294。
  51. 陳平(199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401-422。
  52. 陳平。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6
  53. 陳平。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6,422。
  54. 漢籍全文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史語所。
  55. 漢籍全文資料庫。史語所。
  56. 趙金銘。《游仙窟》與唐代口語語法。11,100。
  57. 趙金銘(1995)。《游仙窟》與唐代口語語法。語言研究,89-100。
  58. 趙金銘。《游仙窟》與唐代口語語法。11
  59. 劉子瑜(1994)。敦煌變文中的三種動補式。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8-78。
  60. 劉子瑜。敦煌變文中的三種動補式。3,78。
  61. 劉子瑜。敦煌變文中的三種動補式。3
  62.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3
  63.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3,169。
  64.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161-169。
  65. 劉焱(2007)。“V掉”的語義類型與“掉”的虛化。中國語文,133-143。
  66. 劉焱。“V掉”的語義類型與“掉”的虛化。2,143。
  67. 劉焱。“V掉”的語義類型與“掉”的虛化。2
  68. 劉澤民(2003)。瑞金方言的助詞“去”、“卻”和“來”。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34-36。
  69. 劉澤民。瑞金方言的助詞“去”、“卻”和“來”。3,36。
  70. 劉澤民。瑞金方言的助詞“去”、“卻”和“來”。3
  71. 蔣紹愚(2001)。《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語言研究,73-78。
  72. 蔣紹愚。《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1
  73. 蔣紹愚。《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1,78。
  74. 蔣紹愚、曹廣順。商務印書館。
  75. 蔣紹愚、曹廣順(2005)。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北京:商務印書館。
  76. 盧烈紅。武漢大學出版社。
  77. 盧烈紅(1998)。《古尊宿語要》代詞助詞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78. 龍國富。淺談語法化中補語“卻”的句法環境。4
  79. 龍國富(2003)。淺談語法化中補語“卻”的句法環境。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8,109-112。
  80. 龍國富。淺談語法化中補語“卻”的句法環境。4,112。
  81. 鍾兆華(1995)。近代漢語完成態動詞的歷史沿革。語言研究,81-88。
  82. 鍾兆華。近代漢語完成態動詞的歷史沿革。1
  83. 鍾兆華。近代漢語完成態動詞的歷史沿革。1,88。
被引用次数
  1. 王錦慧(2013)。論「V到」結構的歷史發展。成大中文學報,41,22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