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追源溯流,旁敲側擊:論周作人的《新文學的源流》

并列篇名

Searching for the Sources and Probing other Streams: A Study of Zhou Zuoren's "The Sources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DOI

10.6238/SIS.201403.05

作者

陳岸峰(Ngon-Fung Chan)

关键词

周作人 ; 胡適 ; 新文學 ; 公安派 ; 國語 ; Zhou Zuoren ; Hu Shih ; New Literature ; Kungan School ; National Language

期刊名称

中國學術年刊

卷期/出版年月

36_1期(2014 / 03 / 01)

页次

117 - 1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般論述均以為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中之文學史觀乃對胡適文學史觀的挑戰。事實上,周作人在《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表面上攻擊胡適文學史觀及其種種不足,並回擊了胡適昔日他兄弟二人及師承之學術批評;而其貶抑「載道」而揄揚「言志」,甚至提倡晚明小品文之個性與抒情,均乃意圖力挽左翼之挪用五四文學遺產作為革命宣傳之狂瀾。準此而言,周作人在書中之「追源溯流,旁敲側擊」既是其論述策略,亦是其以學理釐清真相、建構國語及提倡晚明小品文,藉此以捍衛五四文學傳統之獨立與尊嚴。

英文摘要

In ”The Source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most of the critics believe that Zhou's comment was a challenge to Hu Shih's view on literary history. In fact, Zhou's viewpoints was not only an attack to the insufficiency of Hu Shih's views on literary history but also a feedback to Hu Shi's academic criticism on him and his brother Lushun and their academic succession. Zhou's underlying intention, he praised the concept of ”expressing aspirations and feelings” and criticized the concept of ”conveying Tao in article”, and advocated individuality and lyricism of late Ming essays, however, was to prevent the literary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rom being appropriated as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by the Left-wing Association. In short, Zhou's ”searching for the sources and probing other possibilities” was a strategic discourse, as well as his academic interpretation to clarify the truth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ideal National Language, to advocate late Ming essays, and hereby to defend the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 of literary tradition of May Fourth Move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丁文(2009)。周作人與 1930 年左翼文學批評的對峙和對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5),118-130。
  2. 王瑜(2012)。誰在寫史?─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幾篇文章看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讀解的「誤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6),84-92。
  3. 王瑤編(1998)。中國文學研究現代代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學改革小組編(1959)。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田素蘭(1982)。袁中郎文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 朱光潛(1982)。朱光潛美學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7. 朱自清(2004)。詩言志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 李歐梵、尹慧珉譯(1991)。鐵屋中的吶喊。香港:三聯書店。
  9. 周作人(1995)。新文學的源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0. 周作人、止庵校訂(2002)。周作人自編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1. 胡有清(1996)。論周作人的個性主義文學思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1),204-215。
  12. 胡頌平(1984)。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3. 胡適(1953)。胡適文存。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14. 胡適(1996)。白話文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15. 胡適、歐陽哲生編(1998)。胡適文集。北京大學。
  16. 夏志清譯、劉紹銘譯(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
  17. 郝慶軍(2007)。兩個「晚明」在現代中國的復活─魯迅與周作人在文學史觀上的分野和衝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6),1-26。
  18. 張如心(1955)。批判胡適的實用主義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19. 張菊香、張鐵榮(2000)。周作人年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 陳平原(1998)。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陳岸峰(2011)。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濟南:齊魯書社。
  22. 陳廣宏(2006)。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3. 黃仁生(2006)。論公安派在現代文壇的多重回響。復旦學報,2006(6),82-124。
  24. 黃修己(1994)。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
  25. 黃修己(2007)。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楊牧(1984)。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書店。
  27. 董炳月(1992)。周作人的「附逆」與文化觀。二十一世紀,13,95-102。
  28. 劉東(1997)。周作人:失去儒家制衡的「個人主義」。二十一世紀,39,92-106。
  29. 劉綬松(1956)。中國新文學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
  30. 蔡景康編選(1993)。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1. 魯迅、魯迅文集全編編委會編(1995)。魯迅文集全編•南腔北調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32. 錢理群(1994)。周作人論。臺北:萬象圖書。
  33. 錢理群(2001)。周作人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34.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5. 鍾林斌(2001)。公安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36. 羅崗(1998)。記憶的聲音。上海:學林出版社。
  37. 顧琅川(1991)。周作人與公安三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1(6),149-158。
  38. 顧頡剛(1990)。顧頡剛讀書筆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黃莘瑜(2017)。周作人「博物」論述中的《花鏡》。政大中文學報,28,14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