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以連橫爲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

并列篇名

On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Lien Heng: Its Original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DOI

10.29816/TARQSS.199809.0001

作者

林元輝(Yuan-Huei Lin)

关键词

連橫 ; 集體記憶 ; 臺灣通史 ; 愛國史家 ; 御用文人 ; 庇蔭 ; 貤封 ; Lien Heng ; collective memory ; The General History of Taiwan ; patriotic historian ; hack writer ; protection effect ; patent-transferring effect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1998 / 09 / 01)

页次

1 - 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戰後世代的國人對連橫的記憶是《臺灣通史》作者與愛國史家等類正面印象。日治時代的臺灣人觀感迥然不同,《臺灣通史》作者而外,御用文人乃其定評。 連橫詩文西傳者,常露宗邦種姓之思與英雄懷抱。祖國人士只讀其文,未驗其行,評價都高。國府遷臺後,局勢危疑,須全島一心,更不遺餘力表彰連橫,並重用其子息,蓋以為他是日治時代臺人民族氣節之所寄。 表彰過程或隱諱揚善,或溢美附麗,或背悖史實,致連橫形象不斷膨脹,造神痕跡明顯。 如此過程也見證了「庇蔭」與「貤封」兩現象,可見於連氏父子之間、連氏祖孫之間、掖助的權要與連氏父子之間、執政的黨國機器與連橫之間,以及任何役用連橫者與連橫之間。

英文摘要

Lien Heng (1878-1936), author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Taiwan, is remembered by the post World War II generations in this island as a patriotic historian. But the prewar generations had a different memory. He was rebuked as a hack for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owever, people in China appreciated him after reading his works. They, of course, had little chance to check his dealing in his homeland with Japanese colonizers and Taiwanese collaborators. After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withdrew to Taiwan in 1949, the unsettled government needed the islanders' support. One of its expedients to ensure local support was to publicly praise Lien Heng, a dead hero of native origin and, most important, an ethnic loyal to the Chinese. By doing so, the Nationalist authorities expected they could appeal to the so-called ”Taiwan spirit” and gain backing for recovering the lost mainland. Lien Heng was acclaimed by all means. Through the process, all pernicious records of Lien Heng were eliminated, diluted or sanitized, while many of his praiseworthy credits were exaggerated, to the extant that historical facts were audaciously twisted. In the long run, a sacrosanct Lien Heng was forged. In this process, both the ”protection effect” and ”patent-transferring effect” were witnessed between Lien Heng and his son Lien Chen-tung, Lien Heng and his grandson Lien Chan, the Lien family and Chang Ch'i-yun, the most important promoter of the stature of Lien Heng, Lien Heng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r even Lien Heng and whoever used Lien's ico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199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南天書局。
  2. (1997)。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連橫。第二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 (193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4. (1931)。餘錄。臺灣新民報,394
  5. (1930)。文士們的正義觀念!。臺灣民報,305
  6. (1931)。餘錄。臺灣新民報,393
  7. (1996).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New York:Cambridge UP.
  8. (1963)。欽定大清會典圖事例。台北:啟文。
  9. (1987)。臺灣近代名人誌。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0. (1977)。臺灣詩薈。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1. Coser, Lewis A.(1992).On Collective Memo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 Halbwachs, Maurice(1950).The Collective Memory.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
  13. Jacobs, J. B.(1990).Taiwanese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ists, 1937-1945: The origins of Taiwan's 'half-mountain people' (banshan ren).Modern China,16(1)
  14. Kerr, G. H.(1974).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Honolulu:UP of Hawaii.
  15. Lowenthal, D.(1990).The Politics of the Past.Boston:Unwin Hyman.
  16. Mann, A.(1962).The Re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History.New York:Harper & Row.
  17. Schwartz, B.(1990).Collective Remembering.London:Sage.
  18. Schwartz, Barry(1982).The Social Context of Commemoration: 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Social Forces,61(2)
  19. Wachtel, N.(1986).Memory and history: Introduction.History and Anthropology,12(2)
  20. 三省堂編修所(1990)。コンサイス日本人名事典。東京:三省堂。
  21. 凡夫(1975)。臺灣民族詩人-林幼春。臺灣政論,3
  22. 大園市藏(1916)。臺灣人物誌。台北:谷澤書局。
  23. 小森德治(1928)。明石元二郎。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24. 天南(1930)。敬告通史先生。臺灣民報,303
  25. 方豪(1950)。臺灣儒宗連雅堂先生。中國一周 China Weekly,1
  26. 方豪(1950)。連雅堂先生之民族思想。進步論壇,2(2)
  27. 方豪(1950)。臺灣通史藝文志訂誤述例。臺灣文化(臺灣文化協會),6(2)
  28. 方豪(1977)。我對連雅堂先生的瞭解。傳記文學,30(4)
  29. 方豪(1950)。連氏臺灣通史新探。文獻專刊,1(4)
  30. 方豪(1951)。臺灣在政治上與文化上抗日的回顧。自由中國 Free China,4(1)
  31. 毛一波(1971)。中國文化綜合研究-近六十年來中國學人研究中國文化之貢獻。臺北:中華學術院。
  32. 王世慶(1991)。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林本源基金會。
  33. 王世慶(1991)。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林本源基金會。
  34. 王汎森 Wang, Fan-Shen(1993)。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代史事為例。當代 Con-Temporary Monthly,91
  35. 王明珂 Wang, Ming-Ke(1994)。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 New History,5(3)
  36. 王明珂 Wang, Ming-Ke(1996)。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 Historical Monthly,105
  37. 王明珂 Wang, Ming-Ke(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 Con-Temporary Monthly,91
  38. 王詩琅(1979)。臺灣人物表錄(論),乙篇。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39. 王詩琅(1979)。艋舺歲時記-臺灣風土。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40. 王詩琅(1979)。臺灣人物表錄(論),甲篇。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41. 王詩琅(1991)。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林本源基金會。
  42. 王楙(1965)。野客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43. 伊能嘉矩(1904)。領臺始末。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44. 地北生(1930)。連雅堂氏豈學古之韓信歟?。臺灣民報,305
  45. 朱元鴻 Chu, Yuan-Horng(1992)。實用封建主義:集體記憶的敘事分析-以1949年後中國大陸為參考。中國社會學刊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16
  46. 米山生(1930)。與臺灣通史著者先生書。臺灣民報,303
  47. 何家驊(1991)。民國名人生卒年表。香港:現代中國研究社。
  48. 吳文星 Wu, Wen-Hsing(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49. 吳相湘(1971)。民國百人傳,冊一。台北:傳記文學社。
  50. 吳濁流(1988)。台灣連翹。台北:前衛出版社。
  51. 李明輝 Lee, Ming-Huei(1995)。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台北:正中書局。
  52. 李東華(1988)。史學與天主之間:方豪的志業與平生。歷史月刊 Historical Monthly,8
  53. 李雲漢(1977)。連雅堂與中國革命。三民主義學報(文化大學) Journal of Sunyatsenism,1
  54. 李筱峰(1996)。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
  55. 林元輝 Lin, Yuan-Huei(1996)。林呈祿與日治時代臺灣本土的新聞事業。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56. 林文月 Lin, Wen-Yueh(1981)。遙遠。台北:洪範。
  57. 林文月 Lin, Wen-Yueh(1977)。青山青史-連雅堂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58. 林玉体 Lin, Yu-Tee(1997)。「余-臺灣人也」-論連雅堂先生之鄉土認同。第二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台北:
  59. 林柏維(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
  60. 林淑華 Lin, Shu-Hwa(1997)。李春生小傳 A Brief Biography of Li Ch'un-sheng。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Newsletter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7(4)
  61. 林進發(1929)。臺灣人物評。台北:赤陽社。
  62. 林進發(1932)。臺灣官紳年鑑。台北:民眾公論社。
  63. 林衡道(1991)。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林本源基金會。
  64. 林衡道 、 林秋敏(1996)。林衡道先生訪談錄。新店市:國史館。
  65. 林黛嫚(1996)。我心永平-連戰從政之路。台北:天下文化。
  66. 洪炎秋(1977)。三代通家,一面未謀。傳記文學,30(4)
  67. 胡殿鵬(1977)。臺灣詩薈,下冊18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68. 胡殿鵬(1977)。臺灣詩薈,下冊19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69. 原房助(1925)。臺灣大年表。台北:臺灣經世新報社。
  70. 班固(1965)。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71. 高濱三郎(1936)。臺灣統治概史。台北:新行社。
  72. 張其昀(1957)。臺灣大儒連雅堂先生。政論周刊 China Critic Weekly,149
  73. 張其昀(1988)。張其昀先生文集,冊四。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
  74. 張其昀(1957)。紀念林獻堂先生。政論周刊 China Critic Weekly,149
  75. 張其昀(1988)。張其昀先生文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
  76. 張易 、 黎澤霖(1983)。臺灣省通志稿.教育志.文化事業篇.新聞事業章。台北:成文出版社。
  77. 莊永明(1987)。臺灣近代名人誌,冊三。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78. 連震東(1983)。震東八十自述。台北:連震東。
  79. 連震東(1977)。先父生平事蹟略述。傳記文學,30(4)
  80. 連橫(1992)。劍花室詩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1. 連橫(1960)。劍花室詩集。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2. 連橫(1992)。雅堂先生家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3. 連橫(1977)。臺灣詩薈,下冊18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84. 連橫(1992)。雅堂先生集外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5. 陳其昌(1930)。連雅堂氏不是民眾黨員。臺灣民報,303
  86. 陳芳明 Chen, Fang-Ming(1996)。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台北:前衛出版社。
  87. 陳芳明 Chen, Fang-Ming(1991)。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
  88. 陳鏡秋(1930)。讀連雅堂氏臺灣阿片特許問題。臺灣民報,306
  89. 傅錫祺(1992)。鶴亭詩集,下。台北:龍文出版社。
  90. 減らず口子(1931)。減らず口。臺灣新民報,394
  91. 黃季陸(1977)。連雅堂先生與祖國革命之關係。傳記文學,30(4)
  92. 黃昭堂(1989)。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93. 黃富三 Huang, Fu-Sun(1991)。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林本源基金會。
  94. 黃靜嘉 Huang, Tsing-Chia(1959)。日據下之臺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 Colonial law and colonial rule in Taiwan und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臺灣文獻 Taiwan Wen Hsien,10(1)
  95. 楊雲萍(1981)。臺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
  96. 楊雲萍(1952)。詩人連雅堂。中國一周 China Weekly,109
  97. 楊雲萍(1954)。臺灣文化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98. 楊雲萍(1937)。「愛書」10。台北:臺灣愛書會。
  99. 楊雲萍(1977)。史家的連雅堂和詩人的連雅堂。臺灣風物 The Taiwan Folkways,27(4)
  100. 楊肇嘉(1968)。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
  101. 楊錦麟(1993)。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出版社。
  102. 葉榮鐘(1985)。臺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書店。
  103. 葉榮鐘(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叢書編輯委員會。
  104. 廖俊傑(1981)。悼方豪教授。傳記文學,38(1)
  105. 漢人(1925)。臺灣革命史。上海:泰東書局。
  106. 臺灣文化協進會(1946)。本會記錄。臺灣文化(臺灣文化協會),1(1)
  107. 臺灣新民報社(1937)。臺灣人士鑑。台北:臺灣新民報社。
  108.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1934)。臺灣人士鑑。台北:臺灣新民報社。
  109.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1916)。壽星集。台北:臺灣總督府。
  110. 劉明修(1983)。臺灣統治と阿片問題。東京:山川出版社。
  111. 潘志奇(1957)。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特徵。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2. 蔣渭川(1996)。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台北:前衛出版社。
  113. 蔡相煇(1991)。知識分子的良心。台北:文訊雜誌社。
  114. 蔡相煇(1992)。連雅堂先生相關論著選輯,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15. 鄭喜夫 Tseng, His-Fu(1992)。連雅堂先生年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16. 鄭喜夫 Tseng, His-Fu(1978)。臺灣先賢先烈專輯(第一輯)-連雅堂傳。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17. 鄭喜夫 Tseng, His-Fu(1989)。連故資政震東年譜初稿。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18. 鄧孔昭(1991)。臺灣通史辨誤。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19. 盧修一(1966)。中國文化學院研究部政治學門。
  120. 興南新聞社(1943)。臺灣人士鑑。台北:興南新聞社。
  121. 戴國煇 Tai, Kuo-Hui(1979)。台灣と台灣人-アィデンティティを求めて。東京:研文出版。
  122. 謝春木(1931)。臺灣人の要求。台北:臺灣新民報社。
  123. 謝春木(1930)。臺灣人は斯く觀る。臺灣:臺灣新民報社。
  124. 謝秋涵(1985)。我的父親謝南光。臺聲,5
  125. 謝德錫(1987)。臺灣近代名人誌,冊三。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26. 簡炯仁(1991)。台灣民眾黨。台北:稻鄉。
  127. 蘇新 Su, Hsin(1993)。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文化。
  128. 鶴見祐輔(1943)。後藤新平傳-臺灣統治篇。東京:太平洋協會。
被引用次数
  1. 江寶釵(2009)。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對世務之肆應—以連橫的漢學傳播事業為觀察核心。成大中文學報,26,81-118。
  2. 李依倩(2006)。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87,51-96。
  3. 倪仲俊(2005)。從排他到趨同:當代臺灣通史類著作中對原住民族群定位的想像論述。實踐博雅學報,4,56-77。
  4. 余育婷(2020)。香草美人的召喚:連橫香奩體的風騷與豔情。清華學報,50(3),48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