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自由化與企業集團化的趨勢

并列篇名

Business Groups in Taiwan's Post-Liberalization Economy

DOI

10.29816/TARQSS.200209.0002

作者

瞿宛文(Wan-Wen Chu);洪嘉瑜(Chia-Yu Hung)

关键词

集團企業 ; 自由化 ; 範疇經濟 ; 計畫執行能力 ; 組織能力 ; 經濟轉型 ; Business Groups ; Liberalization ; Scope Economies ; Project Execution Skills ;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47期(2002 / 09 / 01)

页次

33 - 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年來,台灣集團企業的比重有不斷上升之勢,自由化之後尤甚。本研究整理了自由化之後國內新開放的一些特許市場的變化,發現開放之後的新參進者幾乎皆為集團企業的子公司,市場的開放似提供了集團企業擴張的機會,自由化反而帶來總集中度的提高。 集團具有範疇經濟的優勢,尤其是計畫執行能力,是其能快速大幅參進特許市場的必要條件。不過,台灣產業結構變遷迅速,集團企業必須不斷尋求成長機會。若將前三十大集團以其核心企業來分類,則發現新開放的特許市場,之所以由集團企業主導,集團企業亟於轉型的動機實為充分條件。這些集團都各有專注領域,轉進新領域可依賴其普遍性組織能力,但須集中力量累積特定性的組織能力。近年來轉型的集團數目超過三十大的四分之一。參與特許市場者,主要是轉進及原先就屬於服務業的集團,與論是要轉型或是防衛,主要皆為尋求成長機會。在服務業中,政府的相關政策,須在全球競爭力及社會公平性的考量中設法取得平衡。不過可確定未來在台灣,集團大企業的角色只會更為吃重。

英文摘要

The weight of the business groups in Taiwan's economy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began in earnest since 1986.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newly liberalized markets, most of the entrants have been group subsidiaries. Market liberalization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business groups to expand, and thus liberalization ironically raised the aggregate level of concentration. Scope economies, and especially project execution skills, compris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group firms' dominance of the newly liberalized marke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fast changing nature of Taiwan's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lies that business groups have to seek out growth opportunities relentlessly. Classifying the top 30 groups by core business, we find that most focus in certain areas.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m switched their core business out of traditional sectors into growth industries in recent years. Only those groups which either switched into or were originally in the service sector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newly liberalized marke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business groups will only increase in the future. In the service sectors, the government ha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concerns of raising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firms and maintaining a fair trade environmen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Amsden, A. H.(1989).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Oxford, N. 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Amsden, A. H., 瞿宛文 Chu, Wan-Wen.Beyond Late Development: Taiwan's Upgrading Policies.Cambridge, Mass.:MIT Press.
  3. Chandler, A. D.(1990).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Cambridge, 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Gerschenkron, A.(1962).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Hamilton, G. G.(1997).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East Asian capitalism.Thousand Oaks, CA:Sage.
  6. Nelson, R. R.(1994).Fundamental Issues in Strategy.Cambridge, Mass.:Harvard Business Press.
  7. Penrose, E. T.(1995).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刁曼蓬(1999)。高鐵路上關山重重。天下雜誌,220
  9. 刁曼蓬(1995)。國票風暴尚未落幕。天下雜誌,173
  10. 中華徵信所(1972)。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72
  11. 中華徵信所(1974)。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74
  12. 中華徵信所(1976)。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76
  13. 中華徵信所(1978)。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78
  14. 中華徵信所(1980)。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80
  15. 中華徵信所(1982)。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82/ 1983
  16. 中華徵信所(1985)。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85/ 1986
  17. 中華徵信所(1988)。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88/ 1989
  18. 中華徵信所(1990)。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90/ 1991。中華徵信所。
  19. 中華徵信所(1992)。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92/ 1993
  20. 中華徵信所(1994)。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94/ 1995
  21. 中華徵信所(1996)。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96/ 1997。中華徵信所。
  22. 中華徵信所(1998)。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98/ 1999。台北:中華徵信所。
  23. 中華徵信所(2000)。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2000
  24. 中華徵信所(2001)。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2001
  25. 天下編輯部(1994)。一百大企業集團爭食金融服務業大餅。天下雜誌,159
  26. 天下編輯部(1994)。一百大集團總表。天下雜誌,159
  27. 天下編輯部(1996)。一百大集團總表。天下雜誌,183
  28. 天下編輯部(1997)。一百大集團總表。天下雜誌,195
  29. 天下編輯部(1998)。一百大集團總表。天下雜誌,207
  30. 天下編輯部(1999)。五十大集團總表。天下雜誌,220
  31. 天下編輯部(2000)。五十大集團總表。天下雜誌,特刊(28)
  32. 王正勤(1998)。百大集團爭霸戰核心能力引爆規模成長。天下雜誌,207
  33. 王志仁 Wang, Chi-Jen(1997)。百大集團爭霸戰策略定位引爆成長火力。天下雜誌,195
  34. 朱雲鵬 Chu, Yun-Peng(1999)。1980年代以來自由化政策的探討:延遲、躍進與學習機制的演化。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學術研討會
  35. 江丙坤 Chian, Bin-Kuan(1999)。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36. 何琦瑜(1998)。大哥大打進未來。天下雜誌,205
  37. 何琦瑜(1996)。財團搶攻有線電視。天下雜誌,182
  38. 沈嘉信(1999)。五十大集團爭霸集團分殖強化母集團。天下雜誌,220
  39. 沈嘉信(2000)。集團爭霸戰比資金比知識比網絡。天下雜誌,特刊(28)
  40. 周添城 Chou, Tein-Chen(1988)。臺灣的集團企業與總集中度 Aggregate concentration ratios and business groups: a case study of Taiwan。經濟論文叢刊 Taiwan Economic Review,16(1)
  41. 林智新(1981)。十大企業集團分析。天下雜誌,6
  42. 洪世章 Hung, Shih-Chang、 陳忠賢 Chen, Chung-Hsien(2000)。台灣企業集團的發展是漸趨同形嗎? Are Taiwan's Business Groups Moving Toward Isomorphism?。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11(1)
  43. 洪美娟 Hung, Mei-Chuan(1995)。民營電廠照亮台灣?。天下雜誌,175
  44. 洪美娟 Hung, Mei-Chuan(1996)。群雄競逐電訊金礦。天下雜誌,183
  45. 洪懿妍 Hung, Yih-Yan(1999)。財團爭取固網執照五路競奪未來通行證。天下雜誌,215
  46. 洪懿妍 Hung, Yih-Yan、 顏和正(2001)。三G選秀,六大集團鬥豔。天下雜誌,237
  47. 胡世杰(1994)。票券業告別寡佔?。天下雜誌,159
  48. 高立南(1992)。新銀行幕後股東一一浮上檯面-單一財團主控新銀行董監席位。財訊,119
  49. 高立南 、 金崇遠 、 曾嬿卿 、 周新權 、 段水雲(1991)。新銀行風雲錄。財訊,115
  50. 張戌誼(1997)。「臺灣」、「中華」高鐵聯盟較勁-奪標容易風險難扛。天下雜誌,197
  51. 張琬琳(2001)。有線電視大戰誰得利?從600家變成5大集團,故事可寫成一本書。新新聞,741
  52. 郭大微(1994)。臺塑集團-深耕專業躋身世界。天下雜誌,158
  53. 陳一姍(1998)。台灣BOT高鐵啟示路。天下雜誌,207
  54. 陳一姍(1996)。票券市場彈性致勝。天下雜誌,186
  55. 陳添枝 Chen, Tain-Jy(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的貿易自由化。「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學術研討會,台北:
  56. 黃登興 Huang, Deng-Shing(1999)。台灣的集團企業與出口貿易。產業及區域經濟學學術研討會
  57. 黃維明(1998)。如果,台灣沒電了......。天下雜誌,209
  58. 楊雅惠 Yang, Ya-Hwei(1999)。1980年代以來之台灣金融發展。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學術研討會
  59. 楊瑪利(2001)。錢與影響力誰掌控你的視聽?系列:媒體整合肥了業者苦了觀眾。天下雜誌,238
  60. 劉吉玲(1999)。財團搶建民營電廠,誰最來電?-供電吃緊引爆電廠商機。商業周刊,621
  61. 歐錫昌(1996)。跨出台灣才能贏的競賽一百大集團新戰局。天下雜誌,183
  62. 鄭陸霖 Cheng, Lu-Lin(2000)。是誰惹毛了沈睡的貓?台灣有線電視市場場域中的權力競爭。臺灣產業研究,3
  63. 薛琦 Schive, Chi(1998)。金融自由化與金融風暴。
  64. 薛琦 Schive, Chi(1998)。轉型中的台灣電信產業-建立亞太營運中心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被引用次数
  1. 陳建男、朱文儀(2012)。大型集團企業之成員競爭優勢:資源、控制與內部市場。中山管理評論,20(3),775-809。
  2. 黃姿綺,郭君儀,張瑀珊(2023)。集團企業產業多樣化與審計產業專家之外溢效果。當代會計,24(1),99-151。
  3. 黃宗昊(2004)。台灣政商關係的演變:歷史制度論分析。問題與研究,43(4),35-72。
  4. 李耀泰(2008)。發展型國家消逝下的勞動市場邏輯:台灣案例的檢視。政大勞動學報,23,1-55。
  5. 彭作奎、施佩雯、林灼榮、李秀英(2017)。集團企業家族控股、董事會組成與企業績效之關聯性─配對法之應用。企業管理學報,113,31-60。
  6. 瞿宛文(2011)。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4,243-288。
  7. 翁慈青、紀信義(2014)。董事會政治背景與企業信用風險之關係。證券市場發展季刊,26(2),43-89。
  8. 張鐵志(2008)。台灣經濟自由化的政治邏輯:黨國資本主義的轉型與新政商聯盟1980-2000。臺灣政治學刊,12(1),101-145。
  9. 鍾喜梅、鄭力軒、詹淑婷、林佳慧(2012)。醫院與大學在家族企業集團股權鏈之角色:制度與資源依賴觀點的辯證。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3),399-438。
  10. (2003)。跨世紀的台灣正上關係一一九九0 年代迄今。社會文化學報,16,97-126。
  11. (2010)。臺灣戰後工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臺灣史研究,17(2),39-84。
  12. (2024)。都市垂直性的風險治理:台北市污水下水道施工個案研究。地理研究,8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