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

并列篇名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Forces: Organizational Techniques in Taiwan's Environmental Protests

DOI

10.29816/TARQSS.200312.0002

作者

李丁讚(Ding-Tzan Lii);林文源(Wen-Yuan Lin)

关键词

社會力 ; 傅科 ; 組織技術 ; 身體 ; 社會運動 ; 環保抗爭 ; 行動者 ; 施爲能力 ; social force ; Foucault ; organizational ; technique ; body ; social movement ; environmental protest ; actor ; agency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52期(2003 / 12 / 01)

页次

57 - 1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台灣社會進入一九八○年以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但社會抗爭的形式卻經歴極大的轉變,由八○年代初期的肢體抗爭,慢慢演變成八○年代末期的示威遊行,一九九三年之後,又轉變成專業遊說。在整個過程中,暴力逐漸馴化/轉化,我們稱之爲社會力的轉化。本文以環境保護運動爲例,嘗試由傅科的理論視野出發,以組織技術運作的角度來探討抗爭形式轉變的現象及其意涵。我們認爲,群衆組織技術的傳播、落實,對行動者既有的身體慣行和行動旨趣,賦予不同的施爲能力,而因群衆組織技術造成的「群衆」,使社會力獲得轉化爲示威遊行、賦予專業社運團體施爲能力的基礎:進一步,專業運動者更藉此施爲能力,改變社會情境,並在新的社會情境中,創造抽象組織技術的施展條件,形構其新能力,而使社會力的進一步轉化。我們認爲,台灣社會力之所以産生轉化,與組織技術的動作息息相關。在這些分析之後,本文也嘗試爲社會力做更清楚的定義,並嘗試討論社會力轉化的的倫理意涵。最後,並探討行動者、施爲能力與與制度情境三者之間的理論關連。

英文摘要

Since the 1980s,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had surged with full force. However, the forms of social protests had changed greatly. In the early 80s, the protests mostly were carried out with body-in-anger, and were violent in character. Toward the end of the 80s, demonstration emerged as the major forms of social protests. After 1993 of so, lobbying and persuasion came to replace demonstration as the most-used techniques in social protests. As they proceeded, social protests had gradually become less violent. Taking environmental protes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is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by using Foucault's concepts of governmentality and technique. It's argued that, while the cre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iques, the body-in-protest was gradually habituated, and was disciplined as a result. The concept of social force and its ethical implication wa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tors, agency and structure is also elaborated o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何明修(2001)。台灣環境運動的開端:專家學者、黨外、草根 (1908-1986)。台灣社會學,2,97-162。
    連結:
  2.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133-206。
    連結:
  3. 1998手札。環保聯盟出版。
  4. 公害糾紛個案追蹤及處理情形年報表;1988-1997。環保署出版。
  5. 淨竹通訊,1~10
  6. Ahrne, O.(1990).Agency and Organization: Towards an Organizational Theory of Society.London:Sage Publication.
  7. Bourdieu, P.(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c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Routledge.
  8. Bourdieu, P.(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Oxford, U.K.:Polity Press.
  9. Foucault, M.(1991).Governmentality,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Foucault, M.(1976).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1.Vintage.
  11. Foucault, M.(1963).The Birth of the Clinic.Vintage.
  12. Foucault, M.(1975).Discipline and Punish.Vintage.
  13. Joas, H.(1992).The Creativity of Action.Oxford, U.K.:Polity Press.
  14. Kuo, Liangwen(1997).The Organization of Taiwan'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Analysis of Leadership, Consciousness, and Strategies.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29(4),66-98.
  15. Tilly, C.,L. Tilly,R. Tilly(1975).The Rebellions Century.1830-1930.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1986-1998)。台大社會學研究所。
  17. 呂欣怡(1992)。後勁反五輕運動的研究。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
  18. 林碧堯(1994)。台灣的反核運動。教授論壇專刊,1,183-202。
  19. 范雲(2003)。台灣與大陸社運的比較。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20. 孫秀蕙(1994)。台灣的環保公關。台北:巨流。
  21.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資料研究中心。
  22. 郭良文(1994)。台灣的環保公關。台北:巨流。
  23. 楊綠茵(1995)。國土開發之環境社會學分析----以新竹市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為例。清華大學社人所。
  24. 葉啟政(2000)。結構----行動。台北:三民書局。
  25. 蕭新煌(1999)。台灣的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一九八0至一九九六。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26.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27. 蕭新煌(1995)。環境保護與產業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28. 蕭新煌(1988)。七0年代反污染自立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被引用次数
  1. Lu, Hsin-Yi(2009).Place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Houjin, Kaohsiung.考古人類學刊,70,47-77.
  2. 蔡瑞明、黃昱珽(2015)。晚近臺灣民粹主義的發展:「人民」與「他者」想像的形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3),127-163。
  3. 黃俊豪、何明修(2015)。馬政府時期的環境抗爭樣貌(2008-2012):一個抗爭事件的分析。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2),177-216。
  4. 黃淑玲、伍維婷(2016)。當婦運衝撞國家:婦權會推動性別主流化的合縱連橫策略。台灣社會學,32,1-55。
  5. 李翰林(2008)。民間聯盟參與1,410億治水預算審查—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臺灣民主季刊,5(4),87-128。
  6. 林文源(2011)。台灣透析醫療社會力的轉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1,129-186。
  7. 劉華真(2008)。重新思考「運動軌跡」:台灣、南韓的勞工與環境運動。台灣社會學,16,1-47。
  8. 劉華真(2011)。消失的農漁民:重探台灣早期環境抗爭。台灣社會學,21,1-49。
  9. 羅淑霞、邱大昕(2011)。鄰避與被鄰避:身心障礙機構與設施抗爭處理經驗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1),167-198。
  10. 彭渰雯、杜文苓(2008)。社運團體的體制內參與及影響—以環評會與婦權會爲例。臺灣民主季刊,5(1),119-148。
  11. 王金壽(2014)。台灣環境運動的法律動員:從三件環境相關判決談起。臺灣政治學刊,18(1),1-72。
  12.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臺灣民主季刊,8(3),45-85。
  13. 張英磊(2011)。比較法視角下我國環評司法審查之發展:一個回應我國民主轉型脈絡之詮釋。臺大法學論叢,40(3),955-1027。
  14. (2011)。街頭抗爭的暴力邏輯。臺灣社會學刊,46,167-205。
  15. (2018).The Making of Power Shortage: The Sociotechnical Imaginary of Nationalist High Modernism and Its Pragmatic Rationality in Electricity Planning in Taiwan.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2(3),277-308.
  16. (2020)。會議作為未來時間性的匯集與競逐-台灣離岸風電環評的民族誌分析。臺灣人類學刊,18(2),79-128。
  17. (2023).“Invisible” Pollution? Knowledge Gridlock in Regulatory Science on Electronics Toxics.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7(4),43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