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華語恐怖電影的傳統觀與現世感-由《暫時停止呼吸》到《見鬼》之論述革新

并列篇名

The Discourse Innovation-From "Mr. Vampire" to "The Eye"-A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Life Sense of Chinese-Speaking Horror Films

DOI

10.29816/TARQSS.200512.0004

作者

郭宏昇(Hung-Sheng Kuo);周平(Ping Chou)

关键词

華語恐怖電影 ; 符號 ; 傳統觀 ; 現世感 ; Chinese-speaking Horror Film ; Sign ; traditional concept ; life sense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60期(2005 / 12 / 01)

页次

111 - 1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華語恐怖片從1985年由《暫時停止呼吸》(Mr. Vampire)系列造成殭屍旋風之後,逐漸產生了符號性轉折,由原先依循中國傳統的誌怪元素,到巧妙地創造出文化新真實,在在挑戰著觀眾的文化經驗。到了2000年之後,《見鬼》(The Eye)等片的表述方式已經不再是傳統中嚇人的形象(如殭屍),其中更多的是新時代的焦慮,我們可以從這樣的符號變形中抽離出一些論述革新的軌跡,以及觀看自身悄悄接受符號變體的過程。

英文摘要

Since Chinese-speaking horror film has provoked a fashionable current starting with ”Mr. Vampire” series 1985, a semiotic turn emerged from original folklore esoteric elements of the China tradition to exquisitely invented new cultural reality. This turn challenges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the audiences. Beginning year 2000, horror film such as ”The Eye” has turned into not as fear-provoking as traditional style like ”Mr. Vampire” anymore, but more constituents of anxiety regarding the new age. From the style, we can extricate some innovation tracks of discourse, and thus to gaze the process of semiotic metamorphosis of viewers themselv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Crane, Lake Jonathan(1994).Terror and Everyday Life ---- SingularMom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Horror film.London:Sage.
  2. King, Geoff、Tanya Krzwinska(2003)。科幻電影奇航。台北:書林。
  3. Neale, Steve(2000).Genre and Hollywoo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4. Neuman, W. Lawrence(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台北:學富。
  5. Tudor, Andrew(1989).Monster and Mad Scientists ----A CulturalHistory of the Horror Movie.Oxford:Basil Blackwell.
  6. Wells, Paul(2003)。戰慄恐怖片。台北:書林。
  7. 從驚悚到荒誕電影鬼的形象變遷
  8.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9. 林彥甫(1996)。觀看恐怖電影的心埋機制----以「認同」分析「半夜鬼上床」。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10. 幽靈人間海報驚悚臺北遭禁貼
  11. 國家衛生研究所電子報第60期
  12.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13. 網易娛樂頻道
  14. 焦雄屏(1994)。閱讀主流電影。台北:遠流。
  15. 黃文博(1992)。台灣信仰傳奇。台北:臺原。
  16. 楊海明(1993)。世界電影百科全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7. 聞天祥(2000)。嚇不死你,就感動死你----淺談華語電影中的鬼。聯合文學,16(1),7-77。
  18. 劉柏君(2003)。華語電影中「鬼」之形象的轉變。當代,189,56-67。
  19. 影響雜誌編輯部(1997)。妖魅出櫃----你看見魔鬼的顏色嗎?東西方鬼片的主題視野。影響雜誌,87,16-28。
  20. 謝旭洲(1999)。觀看恐怖片與觀眾的驚嚇反應研究:以日片《七夜怪談》為例。民意研究季刊,210,90-117。
  21. 羅燦瑛(1998)。性暴力的文化再現:港台強暴電影的文本分析。新聞學研究,57,159-190。
被引用次数
  1. 羅皓誠,蔡素琴,劉淑慧,洪雅鳳(2014)。精緻化的Willig傅柯式論述分析方法:以Gee微觀論述分析劇場與圖像作為雙翼。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