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塑造鶯歌陶瓷文化城

并列篇名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The Making of Yingge Ceramics Culture Town

DOI

10.29816/TARQSS.200809.0002

作者

顏亮一(Liang-Yi Yen);許肇源(Chao-Yuan Hsu);林金城(Chin-Cheng Lin)

关键词

主題環境 ; 擬像 ; 第三空間 ; 文化產業 ; 鶯歌陶瓷業 ; themed environment ; simulation ; Thirdspace ; cultural industries ; Ceramics in Yingge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71期(2008 / 09 / 01)

页次

41 - 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鶯歌作為研究個案,探討以下幾個問題:實質空間的安排與佈署如何支持了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什麼樣的論述與制度介入並主導了該空間的意義?不同社群如何在這個空間中進行互動?在分析了鶯歌陶瓷老街、鶯歌陶瓷博物館、文化路、以及鶯歌陶瓷嘉年華等四個象徵性的空間或事件之後,本文指出都市結構的變更、歷史與傳統的發明以及不同行動者的空間實踐,乃是打造「鶯歌陶瓷文化城」最主要的力量。陶瓷老街和陶瓷博物館相互呼應,生產出鶯歌的「過度傳統」,使得作為社會過程的文化得以被篩選與凝結,成為可被消費的商品。至於真正見證了鶯歌文化與產業變遷的文化路街區,反而被擠壓到擬仿陶瓷文化場域的邊緣,而陶瓷嘉年華則成了地方權力競合的場域。最後,本文提出了重新爭取文化詮釋主導權、重新連結文化與生活、重新組織政治聯盟等策略,作為鶯歌邁向另類發展形式的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does the deployment of physical space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industries? What discourses and institutions intervene and dominate the social meanings of this space? How do various social groups interact in this space? After taking a close look at four symbolic sites, namely, Yingge Ceramics Street, Yingge Ceramics Museum, Wenhua Road and Yingge Ceramics Carnival, this essay points out that the major causes shaping ”Yingge Ceramics Culture” are the followings: the change of urba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of history and tradition and the spatial practices of various social actors. Finally, in order to envision alternatives for Yingge's local development, three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by this study, including regaining cultural hegemony, relinking culture and daily life and reforming political coalitio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Harvey, D.、王志弘譯(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城市與設計,15/16,1-19。
    連結:
  2. 古宜靈(2007)。文化產業嶺展的學習型市鎮現象。都市與計劃,34(2),75-94。
    連結:
  3. Baudrillard, J.、洪玲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
  4. Foucault, M.(1986).Of other spaces.Diacritics,16(1),22-27.
  5. Gottdiener, M.(1997).The theming of america: Dreams, visions, and commercial spaces.Boulder:Westview Press.
  6. Hayden, D.(1995).The power of place: Urban Landscapes as public history.Cambridge:MIT Press.
  7. Landry, C.(2006).The art of city-making.London:Earthscan.
  8. Mitchell, D.(2000).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aiden:Biacicwell.
  9. Soja, E.(2000).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Maiden:Blackwell.
  10. Soja, E.(1996).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Cambridge:Blackwell.
  11. Sorkin, M.(1992).Variations on a theme park: The new American city and the end of public space.New York:Hill and Wang.
  12. Throsby, D.、張維倫譯(2001)。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
  13. Warnier, J.、吳鍚德譯(1999)。文化全球化。台北:麥田。
  14. Zukin, S.(1995).The cultures of cities.Cambridge:Blackwell.
  15. 吳易蓮(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16. 李倩如(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
  17. 陳政均(2004)。地方產業結構變遷與創新學習能力之研究-以鶯歌藝術陶瓷產業爲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18. 陳新上(1997)。鶯歌陶瓷發展的特質與展望。北縣文化,51
  19. 陳墀吉(199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20. 劉靜霙(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
  21. 鄭如婷(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
  22. 賴書婷(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被引用次数
  1. 劉百佳,呂傑華(2020)。地方城鎮利用閒置空間發展藝文產業之反思-以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6(4),317-343。
  2. 劉百佳、呂傑華(2017)。從「驛站」到「藝棧」─文化群聚的公眾治理及空間排除。都市與計劃,44(4),399-422。
  3. 田光祐(2022)。在地本位教育結合戶外教育提升軍校學生地方感之教學實踐研究。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0(1),1-49+51。
  4. 王佳煌(2010)。文化/創意產業、創意階級/城市論著的批判性檢視。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8(1),131-190。
  5. 王志弘(2014)。文化治理的內蘊衝突與政治折衝。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2(4),65-109。
  6. 王志弘(2019)。臺灣都市與區域發展之文化策略批判研究回顧,1990s-2010s。文化研究,29,13-62。
  7. 謝宗恒、黃千宜、郭彰仁、梁大慶(2016)。體驗價值在鹿港老街真實性與場所依附因果關係之中介效果。戶外遊憩研究,29(2),55-80。
  8. 顏亮一,張耕蓉(2022)。文化治理及其不滿:新莊街之都市運動。文化研究,34,21-66。
  9. 楊美雪、陳映蓉(2017)。陶瓷工藝產品透過網際網路行銷推廣之研究—以鶯歌地區為例。藝術學報,100,119-141。
  10. 伊婉•貝林、王梅霞(2012)。「文化動起來」: 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民俗曲藝,176,233-86。
  11. 張容瑛(2019)。純正性導向的都市再生?瓷都案例研究。都市與計劃,46(4),271-296。
  12. 鍾政偉、莊雅雯、洪婕珉、白雨恬(2012)。以遊客觀點建構觀光老街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5(2),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