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總力戰」與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論述、台灣文化甦生及台北帝大文政學部教授們

并列篇名

Total War and Local Culture Discourses on the Local Culture in Taiwan, Revival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Professors of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Law of Taipei Imperial University

DOI

10.29816/TARQSS.201009.0004

作者

柳書琴(Shu-Chin Liu)

关键词

戰爭期 ; 大政翼贊會 ; 地方文化論述 ; 外地文學 ; 台北帝大 ; 文化甦生 ; wartime ; the organization in support of the royal monarchy ; discourses on the local culture ; gaichi literature ; Taipei Imperial University ; cultural revival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79期(2010 / 09 / 01)

页次

91 - 1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地方文化振興運動」擴及台灣後,引發了以戰時國民精神建設為宗旨,指向「國民性」塑造的「官製地方文化論述」;關切台灣文化主體性與現代性,指向「地方主體」建立的「本土地方文化論述」;以及介於兩者之間,以在台日本人社會處境與未來願景出發的「外地文化論述」。各種立場與類型分歧的台灣地方文化論述,闢出多重文化勢力斡旋的空間,同時產生了間隔官方文化統制與本土文化界直接交鋒的緩衝作用。文化甦生的整體背景為文化動員,戰時台灣的文化復甦現象,乃是上述三者交相促進的結果。台北帝大教授在南進調查與台灣研究的權威,使他們對上述三種論述都產生影響。因此在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殖民地學術威權介入文化生產的特殊時期。本文將透由下列子題對此進行探討:(1)皇民化運動不同階段措施對台灣本土化造成什麼影響?(2)軍事擴張引發的地緣政治變化及帝國推動的「共榮圈」文化運動,如何活化殖民地在帝國中的既有文化位階?台灣文化菁英如何挪用「翼贊地方文化論述」,爭取戰時地方文化的存續與增能?(3)「本土地方文化論述」操作下,戰時台灣文化的復甦取得了哪些成果?「政策開口」下的本土策略,如何被統治階層所洞悉,並隨著政策的縮口被迫進行修正?(4)在台灣文化由「鄉土文化」向「地方文化」進行定位轉換,以及殖民官方推動的台灣學建構熱潮中,台北帝大教授們扮演了什麼角色?(5)學術分工投現於文化統制與文化動員體制的當時,技術性資本最低的文學科教授們,如何在島內文化的扶掖或統制方面有不同介入,成為文化自主性的屏障者或文化統制的協力者?

英文摘要

After the movement of invigorating the local culture, which originated in Japan, was enlarged to cover Taiwan, three streams of cultural discourses were respectively but also mutually evoked in Taiwan: ”the officially-made discourse on the local culture” with the wartime spiritual construction of people as its primary objective, referring to the issue of shaping proper identities that would qualify people of the nation; ”the native discourse on the local culture”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subjectivity and modernity of Taiwanese culture, referr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subjectivity; ”the discourse on the gaichi culture” made by the Japanese in Taiwan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future vision, lying between the former two poles of cultural discourses. The divergent positions and patterns of discourses on the local culture in Taiwan inaugurated a space for the medi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multiple streams of cultural power and furthermore buffered the effects of direct confrontation that might be provoked in an encounter between the cultural policy enforced by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local cultural circle. Cultural mobilization served as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al revival in Taiwan during World War II,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an interaction among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streams of cultural discourses. Professors of Taipei Imperial University interfered in surveys on the colonial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and in researches on Taiwan, so they are involved in three kinds of the discourses and result in the impact on i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diverse cultural discourses in Taiwan through the following subtopics: (1) How did the various measures enforced i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movement of Japanese assimila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influence the trend of localization in Taiwan? (2) How could the geopolitical changes aroused by military expansion and the cultural movement around the Ring of Pan-East-Asian Collective Prosperity launched by the Japanese Empire revitalize the given cultural position of a colony ranked under the imperial standards of categorization? How did the cultural elites in Taiwan appropriate the local cultural discourse in support of the royal monarchy in Japan to strive for wartime maintenance and empowerment of the local culture? (3) Under the operation of ”the native discourse on the local culture,” what kinds of fruitful results were achieved during the wartime cultural revival in Taiwan? How did the ruling class eventually become aware of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native discourse on the local culture,” which took advantage of the interstices within the official frame of cultural policies and later as a result was compelled to make amendments to its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he strictly modified cultural policies? (4)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the ”homeland culture” to the ”local culture” in Taiwanese culture, as well as situated in a popular trend of constructing Taiwan as an academic subject of study officially espoused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what kind of role did professors of Taipei Imperial University perform? (5) During this period when an academic division of labor was effected under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the system of cultural mobilization, how did professors of the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in Taipei Imperial University, as the lowest rank of the technical capital in the system of academic mobilization, interfere in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support or governance of culture in Taiwan so as to become either the defender of cultural autonomy or the collaborator of cultural governanc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Dirlik, Arif(2006)。建築與全球現代性、殖民主義以及地方。中外文學,34(10)
    連結:
  2. 王惠珍(2009)。戰前台灣知識份子閱讀私史:以台灣日語作家為中心。總力戰的文化事情:殖民地後期韓國跟台灣比較研究跨國工作坊會議,新竹:
    連結:
  3. 星名宏修、莫素微譯(2005)。「血液」的政治學:閱讀台灣皇民化時期文學。台灣文學學報,6
    連結:
  4. 柳書琴(2007)。文化遺產與知識鬥爭:戰爭期漢文現代文學雜誌《南國文藝》的創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5
    連結:
  5. 楊智景(2006)。戰時下殖民地台灣表象的生成:以1940年「文藝台灣銃後運動講演會」的訪台為例。台灣文學學報,8
    連結:
  6. 廖炳惠(2004)。打開帝國藏書:文化記憶、殖民現代、知識感性。中外文學,33(7)
    連結:
  7. Robertson, Roland(1992).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London:Sage.
  8. Tetzlaff, Rainered.、吳志成譯(2001)。全球化壓力下的世界文化。南昌:江西人民。
  9. 土肥原賢二(1938)。為創新新文化而戰爭.中日事變之最大標的。華文大阪每日,1(2)
  10. 工藤好美(1943)。台湾文化賞と台湾文学。台灣時報,279
  11. 不著撰人(1941)。台灣文學縱談會的感言。風月報,125
  12. 不著撰人(1943)。中村哲氏龍瑛宗氏対談会:碥埆の文化に就て。台灣藝術,4(2)
  13. 中村哲(1940)。外地文學の課題。文藝台灣,1(4)
  14. 中村哲(1943)。台灣文學雜感。台灣文學,3(1)
  15. 中村哲(1941)。文化政策としての皇民化問題。台灣時報,1
  16. 中村哲(1942)。昨今の台灣文學について。台灣文學,2(1)
  17. 中村哲、竹村猛、松居桃樓(1942)。文學鼎談。台灣文學,2(3)
  18. 王碧蕉(1942)。台灣文學考。台灣文學,2(1)
  19. 王德威編、黃錦樹編(2005)。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20. 北河賢三(1985)。戦時下の文化運動。歷史評論,465
  21.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5)。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南天。
  22. 矢野峰人(1935)。「媽祖祭」禮讃。媽祖,6
  23. 矢野峰人(1942)。台灣文學の黎明。文藝台灣,5(3)
  24. 石婉舜(2009)。「台灣味」的發現與搶救:戰時布袋戲改造與台灣知識人的「地方文化」建構。總力戰的文化事情:殖民地後期韓國跟台灣比較研究跨國工作坊會議,新竹:
  25. 石婉舜(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26. 安田武(1994)。定本戦争文学論。東京:朝文社。
  27. 朱點人(1936)。秋信。台灣新文學,1(2)
  28. 吳密察策劃、石婉舜編、柳書琴編、許佩賢編(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的台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
  29. 吳新榮(1981)。吳新榮日記,戰前篇。台北:遠景。
  30. 吳濁流(1988)。無花果。台北:前衛。
  31. 呂紹理(2005)。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
  32. 呂赫若(1944)。清秋。台北:清水書店。
  33. 呂赫若、鍾瑞芳譯、陳萬益編(2004)。呂赫若日記。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34. 志馬陸平(1936)。青年と台灣:新劇運動の理想と現實(三)。台灣時報,198
  35. 志馬陸平(1936)。青年と台灣:新劇運動の理想と現實(四)。台灣時報,199
  36. 志馬陸平(1936)。青年と台灣:新劇運動の理想と現實(五)。台灣時報,200
  37. 李文卿(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38. 李尚仁編(2008)。帝國與現代醫學。台北:聯經。
  39. 赤澤史朗編。戦時下の宣伝と文化。東京:現代史料。
  40. 車承棋(2009)。搖墜的帝國,後殖民的文化政治學:皇民化的技術及其悖論。總力戰的文化事情:殖民地後期韓國跟台灣比較研究跨國工作坊會議,新竹:
  41. 周婉窈(2001)。從南方調查到南方共榮圈:以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法屬中南半島的開發為例。台灣資本主義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
  42. 岡本真希子(2008)。植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台湾総督府と帝国日本。東京:三元社。
  43. 林慧君(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系。
  44. 林繼文(1996)。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稻鄉。
  45. 近衛文麿(1938)。日本真意不在滅亡中國.近衛首相演說要旨。華文大阪每日,1(2)
  46. 近衛文麿(1938)。創刊詞。華文大阪每日,1
  47. 邱雅芳(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48. 金艾琳(2009)。戰爭景觀(Spectacle)與戰場實感的動力學:中日戰爭時期帝國對大陸的統治與生命政治或者對朝鮮和朝鮮人的配置。總力戰的文化事情:殖民地後期韓國跟台灣比較研究跨國工作坊會議,新竹:
  49. 垂水千惠(2002)。呂赫若研究:1943年まで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東京:風間書房。
  50. 垂水千惠、張文薰譯、周易儒譯(2008)。1942-1943年呂赫若之音樂、演劇活動。戲劇學刊,8
  51. 施淑(2008)。文藝復興與文學進路(下):《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占領區的文學統制(三)。新地文學,5
  52. 施淑(2007)。大東亞文學共榮圈:《華文大阪每日》與日本在華占領區的文學統制。新地文學,1
  53. 柳書琴(2008)。誰的文學?誰的歷史?:論日據末期文壇主體與歷史詮釋之爭。新地文學,4
  54. 柳書琴(2009)。殖民都市、文藝生產與地方反應:1930年代台北與哈爾濱的比較。日本台灣學會第11回學術大會,東京:
  55. 柳書琴(2009)。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
  56. 若林正丈編、吳密察編(2004)。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
  57. 宮本正明(2001)。戦爭期朝鮮における「文化」問題。年報.日本現代史,7
  58. 島田謹二(1936)。詩集『媽祖祭』読後。愛書,6
  59. 高沛秀(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60. 張文環(1940)。台湾文學の将来に就ぃて。台灣藝術,創刊號
  61. 張文薰(2009)。帝國大學之文化介入:1940 年代台灣文壇形成史。交界與游移:近現代東亞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62. 張文薰(2009)。從「內地」到「外地」:戰爭期台灣文學之主題/主體轉換。「THE CULTURES OF EMERGENCY:CULTURAL PRODUCTION IN TIMES OF TURMOIL」國際學術會議,新加坡:
  63. 張明權(2005)。翼贊皇道與甦生文化的互利結構:以《現代傑作愛國詩選集》論日治末期台灣漢詩壇吟詩報國論述。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台南:
  64. 張恆豪編(1991)。朱點人、王詩琅合集。台北:前衛。
  65. 張靜宜(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66. 陳君葆、謝榮滾編(1999)。陳君葆日記。香港:商務書局。
  67. 陳昭如、傅家興(1997)。文政學部—政學科簡介。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1
  68. 陳偉智(2009)。戰爭、文化與世界史:從吳新榮〈獻給決戰〉一詩探討新時間空間化的論述系譜。「總力戰的文化事情:殖民地後期韓國跟台灣比較研究」跨國工作坊會議,新竹:
  69. 陳偉智(1997)。文政學部—史學科簡介。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1
  70. 陳淑容(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71. 馮瓊瑩(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社會所。
  72. 黃英哲編(2006)。《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73. 黃英哲編、藤井省三編、中島利郎編、下村作次郎編(1995)。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書店。
  74. 楠井隆三(1943)。台灣經濟年報(昭和十八年版)。東京:國際日本協會。
  75. 楊智景(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東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間文化研究科。
  76. 楊智景(2005)。旅行記におけるジェンダー.エクリチュール:日本領台初期の台湾〈蕃地〉探検記から1930年代の山地ものへ。國文,102
  77. 葉碧苓(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78. 裏川大無(1935)。台灣雜誌興亡史(二)。台灣時報,184
  79. 廖瑾瑗(2007)。台灣近代藝術的表徵:《民俗台灣》的光與影。台灣美術,67
  80. 鳳氣至純平(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81. 蔡錦堂(2007)。再論「皇民化運動」。淡江史學,18
  82. 鄭麗玲(200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83. 鄧慧恩(2009)。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84. 橋本恭子(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
  85. 蕭明禮(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86. 蕭采芳(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歷史所。
  87. 藤井省三編、黃英哲編、垂水千惠編(2002)。台湾の「大東亜戦争」:文学.メディア.文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88. 瀧田貞治(1943)。演劇対談:厚生劇団公演細目評。台灣文學,4(1)
  89. 瀧田貞治(1944)。增產と文學。台灣公論,9(3)
被引用次数
  1. 津田勤子(2019)。日治末期台湾エリート青年の台湾描写-台北高校回覧雑誌『杏』を例に-。文史台灣學報,13,173-209。
  2. 王智明(2012)。文化邊界上的知識生產:「外文學門」歷史化初探。中外文學,41(4),177-215。
  3. 鍾繼儀(2022)。民歌採集運動之餘韻:從1967年中國民歌比賽與全省客家民謠比賽談起。民俗曲藝,215,129-179。
  4. (2024)。硝煙下的體悟:戰爭時期葉盛吉跨境求學中的閱讀生活。臺灣史研究,31(2),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