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莫拉克災後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
|
并列篇名
|
Subjectification, Movement, and Tribe Re-establishment in Indigenous Area of Southern Taiwan after Morakot Flood
|
DOI
|
10.29816/TARQSS.201006.0012
|
作者
|
陳永龍(Yong-Long Chen)
|
关键词
|
災後重建 ; 主體性 ; 原住民自治 ; 文化主義 ; rehabilitate ; subjectivity ; Indigenous Autonomy ; culturalism
|
期刊名称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78期(2010 / 06 / 01)
|
页次
|
403
-
43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莫拉克風災部落找尋「共同回家」的路,面對生計產業與社群生活重建工作,以期維繫既有的土地情感、文化認同與新的生計產業,避免離鄉背井淪為都市邊緣的流浪者。本文自身參與災後重建之行動經驗,論述災後重建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並以此詮釋原住民自治的實質涵義。
|
英文摘要
|
After Typhoon Morakot, many Aborigines tribes search for a way to 'go home' and to reconstruct their tribal settlements. They must face issues about rehabilitating their livelihood, subsistence economies as well as to reinstat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They tried everything possible to avoid becoming the refugees in urban areas and insisted that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to go back to their traditional living areas. This essay will look into their tribal re-establishment efforts after the Morakot Flood in indigenous area of southern Taiwan, and tries to effectuate in-depth readings into those actions and to articulate them with the resurgence of indigenous autonomy movement. I will also try to interpret those social actions in terms of a praxis of societal self-defense.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参考文献
|
-
陳竹上(2010)。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97-134。
連結:
-
陳威任,2010/04/29,〈原鄉代表群起 要求兌現自治〉,於《台灣立報》網站。參見:http://www.lihpao.com/news/more_p4.php。(瀏覽日期:2010/04/30)
-
網路資料:http://web.pts.org.tw/~abori/reserve/writing/kalaru.
-
翁禎霞,〈遷村原則 馬: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聯合報》,2008/09/14。
-
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6466。(2010/04/15瀏覽)
-
http://blog.yam.com/user/smangus.html。(瀏覽日期:2010/04/30)
-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0/04/30,〈再談自治 孫大川:蘭嶼可能試辦〉,資料來源:http://www.tipp.org.tw/formosan/news/news_detail.jspx?id=20100501000009。(2010/04/30瀏覽。)
-
莫那能,1999,〈共震〉,發表於《聯合報》
-
http://88flood.www.gov.tw/FAQ.php?id=15。(2010/04/30瀏覽)
-
達瓦蘭部落八八重建委員會等,2009/11/23,〈莫拉克災後『達瓦蘭部落遷居重建』致監察院陳情書〉(災民請願文件)。
-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0/04/29,〈全國原行會 總統:特定功能自治〉,資料來源:http://www.tipp.org.tw/formosan/news/news_detail.jspx?id=20100430000023。(2010/04/30瀏覽。)
-
http://www.tipp.org.tw/formosan/news/news_detail.jspx?id=20100430000023。
-
陳永龍,2009/08/21,〈重建應尊重部落主體精神〉,於2009/08/21《蘋果日報》論壇。
-
林益仁,2010,〈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無罪宣判的啟示〉。網址:http://e-info.org.tw/node/51933。(2010/04/15瀏覽)
-
台邦.撒沙勒,2009/08/20,〈魯凱共和國vs.魯凱共和村〉,資料來源: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Rukai88ST02.html.(瀏覽日期:2010/04/15)
-
大社社區發展協會等,2009/09/02,〈文件來源:莫拉克災後「達瓦蘭部落遷居重建」重點訴求〉(災民請願文件)。
-
大社急難運轉中心等,2009/09/02,〈八八水災暨莫拉克颱風災後「原鄉重建」請願書〉(災民請願文件)。
-
http://88flood.www.gov.tw/work.php。(2010/04/30瀏覽)
-
http://www.un.org/esa/socdev/unpfii/en/declaration.html。(2010/04/30瀏覽)
-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0/04/29,〈自治變共治?施正鋒:太早亮底牌〉,資料來源:http://www.tipp.org.tw/formosan/news/news_detail.jspx?id=20100430000021。(2010/04/30瀏覽。)
-
謝文華,2010/04/30,〈原民自治區法草案 還卡在政院〉,《自由時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30/today-p2-2.htm。(2010/04/30瀏覽。)
-
丘延亮(2008)。實質民主:人民性的覺知與踐行之對話。台北:唐山出版社。
-
陳永龍(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被引用次数
|
-
鄧湘漪(2019)。社會實踐的企圖和困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3,253-264。
-
鄧宗聖(2023)。臺灣原住民族電視新聞對氣候變遷的文化再現。新聞學研究,155,207-250。
-
林津如(2018)。災難中的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以莫拉克颱風災後原鄉族人的異地安置經驗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0,37-89。
-
林萬億、林珍珍(2014)。莫拉克風災後高屏地區重建服務網絡之研究:災難治理的觀點。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2(3),5-52。
-
陸悌、林東龍、王美懿(2014)。精神醫療團隊於莫拉克颱風災後心理重建之在地實踐經驗:兼論精神社工專業角色的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9,97-148。
-
丘延亮(2011)。人禍天災的再認識與社群實力的再生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5,317-352。
-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20,9-74。
-
謝文中、鄭期緯、鄭夙芬(2011)。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性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4,135-166。
-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2013)。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3,49-86。
-
謝志誠、傅從喜、陳竹上、林萬億(2012)。一條離原鄉愈來愈遠的路?:莫拉克颱風災後異地重建政策的再思考。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6,41-86。
-
張景煜,林信宏(2021)。危機還是轉機?異地重建下觀光產業對社區復原力之影響。觀光休閒學報,27(1),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