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陳映真與台灣的「六十年代」重試論台灣戰後新生代的自我實現

并列篇名

Chen Yingzhen and Taiwan's Sixties on the Self-Realization of Taiwan's Post-War Baby Boom Generation

DOI

10.29816/TARQSS.201006.0002

作者

鄭鴻生(Hong-Sheng Zheng)

关键词

陳映真 ; 六十年代 ; 戰後新生代 ; 世代 ; 自我實現 ; 現代民歌 ; Chen Yingzhen ; the Sixties ; Post-War Baby Boomer ; Generation ; Self-Realization ; Modern Folksong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78期(2010 / 06 / 01)

页次

9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對陳映真的歷史位置,直到今天一般都還從他對台灣青年的左翼影響與旗幟鮮明的中國統一主張來評價。本文則擴大視野,試圖以超越左右與族群的觀點來重看六十年代陳映真的時代意義。六十年代是接受國民政府普及教育的台灣戰後新生代的成長期,是台灣在歷經肅殺的1950年代之後的文藝復甦與思想解放時期,又逢全球性的青年造反運動。這些因素促成台灣戰後新生代在六十年代開始進行一場深具時代意義的世代自我實現,在各個面向影響到此後三、四十年的台灣。陳映真正是其中的領頭者與代表者,成長於斯時的不少台灣知識青年受到陳映真小說的感動與影響。本文並指出在沒有任何意識形態可以壟斷主導的六十年代台灣,較不受「政治正確」羈絆的知識青年的心靈其實較為自由,而這可能是戰後新生代得以收穫多樣的實踐成果的重要因素。

英文摘要

Chen Yingzhen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Taiwan's utmost representative leftist intellectual. However,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construct Chen'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aiwan's Sixties in a broader perspective. Taiwan's Sixties was a peculiar period. While there was a global youth rebellion, Taiwan's post-war baby boom generation, who have just been re-educated as Chinese, were going through a cultural ”renaissance” and started to practice what they have digested, and to realize their creativities in all aspects, and this could be called the generation's self-realization. Chen Yingzhen was one of their initiator and leader, and a very significant one. The fact that there were no dominating ideologies during this period allowed room for this wave of creativity to flourish.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趙剛(2010)。頡頏於星空與大地之間:左翼青年陳映真對理想主義與性/兩性問題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
    連結:
  2.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臺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出版。
    連結:
  3. 蔣勳,1979,〈從「校園歌手」到「民歌手」〉,收於《楊祖珺專輯》所附歌手介紹,台北,新格唱片。
  4. Berry, Michael(2007)。光影語言。台北:麥田出版。
  5. 季季(2005)。寫給你的故事。台北:印刻出版。
  6. 張釗維(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7. 教育部統計處(2008)。歷年度各級教育簡況。台北:教育部。
  8. 陳映真(1975)。第一件差事。台北:遠景出版。
  9. 陳映真(1976)。知識人的偏執。台北:遠景出版。
  10. 經建會(1983).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台北:經建會.
  11. 趙剛(2009)。理想的心,慾望的眼:重讀陳映真的第一篇小說〈麵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
  12. 趙琴(2002)。許常惠:那一顆星在東方。台北:時報文化。
  13. 蔣勳、胡德夫(2006)。從「美麗島」看到「美麗的稻穗」。印刻文學生活誌,32
  14. 鄭鴻生(2006)。台灣思想轉型的年代:從《送報佚》到《台灣社會力分析》。南風窗
  15. 鄭鴻生(2006)。台灣的文藝復興年代:1970年代初期的思想狀況。思想,4
  16. 鄭鴻生(2007)。台灣人的國語經驗:尋回失去的論述能力。思想,7
  17.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被引用次数
  1. 廖書荷,張弘潔(2021)。台灣氣候行動中兒少之經驗與協商:世代的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9,109-151。
  2. 呂正惠(2017)。紀念陳映真(1937.11.18~ 2016.11.22)論1960 年代陳映真統左思想的形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6,255-274。
  3. 沈雕龍(2022)。冷戰下的音樂記憶和「精神武器」:《今日世界》(1952-1973)作為政治與西方古典音樂的「介中空間」。文化研究,35,231-278。
  4. 趙剛(2015)。光影與折射1963-1967的陳映真及其作品〈最後的夏日〉。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1,171-200。
  5. (2011)。陳映真的第三世界:50年代左翼分子的昨日今生(以本文紀念溝口雄三教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4,137-241。
  6. (2012)。陳映真小說裡的青年形象、理想與歷史感。靜宜人文社會學報,6(2),1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