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李政亮(2006)。帝國、殖民與展示:以1903 年日本勸業博覽會「學術人類館事件」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0(2),31-46。
連結:
-
李政亮(2006)。視覺變奏曲:日據時期台灣人的電影實踐。文化研究,2,127-166。
連結:
-
邱雅芳(2008)。南方的光與熱:竹越與三郎《台灣統治志》、《南國記》的台灣書寫與南進論述。台灣文學研究,6,193-223。
連結:
-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119-182。
連結:
-
胡家瑜(2007)。博物館、人類學與台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型變化。考古人類學刊,66,94-124。
連結:
-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
連結:
-
廖新田(2006)。近鄉情怯:台灣近現代視覺藝術發展中本土意識的三種面貌。文化研究,2,167-209。
連結:
-
Anderson, Benedict、吳睿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
Barsam, M. Richard、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
-
Bennett, Tony(1995).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London:Routledge.
-
Foucault, Michael、劉北成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
Foucault, Michael、劉絮愷譯(1994)。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
-
Nichols, Bill(1991).Representing Reality: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Nichols, Bill(2001).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Nornes, A. Mark(2003).Japanese Documentary Film: The Meiji Era through Hiroshima.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Pratt, L. Mary(1992).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London:Routledge.
-
Rabinnowitz, Paula、游惠貞譯(2000)。誰在詮釋誰:紀錄片的政治學。台北:遠流。
-
Said, W. Edward、王志弘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
Urry, John、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
-
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衛。
-
吉見俊哉、蘇碩斌譯(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之近代。台北:群學。
-
吳密察編、井迎瑞編(2008)。片格轉動的台灣顯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修復館藏日治時期紀錄影片成果。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
呂紹理(2005)。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
-
李道明(1995)。台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73,28-44。
-
李道明(1998)。日治時期台灣紀錄片歷史資料彙編(一)。電影欣賞,94,84-89。
-
李道明(2005)。日治時期台灣電影發展簡史。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台北:
-
卓于綉(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
邱雅芳(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胡家瑜(2005)。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象。考古人類學刊,62,3-39。
-
張郁琦(1991)。日本「南進論」的歷史背景:從「南方的參與」到「南進」。日本學報,11,106-115。
-
梁華璜(2002)。台灣總督府南進政策導論。台北:稻鄉。
-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9-222。
-
陳怡宏、吳密察編、井迎瑞編(2008)。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
陳昌仁、吳密察編、井迎瑞編(2008)。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
陳美蓉(1989)。日本南進過程中的台灣總督府:南洋篇(1895-1945)。台灣風物,39(3),51-72。
-
陳衍秀(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
-
陳衍秀(2002)。帝國之眼中的國境之南:台灣鐵道名所案內中的本島風景。文化研究月報,21
-
程佳惠(2004)。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 年台灣魅力SHOW。台北:遠流。
-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玉山社。
-
葉龍彥(1996)。日治時代台灣紀錄片之歷史性分析。台灣史料研究,7,55-71。
-
謝侑恩(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
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編、周健蔚譯(2010)。韓國電影史:從開化期到開花期。上海:上海譯文。
-
蘇碩斌(2006)。觀光/被觀光:日治台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36,167-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