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稻埕異托邦-百年城市史裡的「福科問題」與文化閒逛

并列篇名

Dwaduedia Heterotopias Exploring "the Foucault Question" in the Hundred Years' Urban History with Cultural Flâneur

DOI

10.29816/TARQSS.201209.0002

作者

石計生(C. S. Stone Shih)

关键词

大稻埕 ; 臺灣歌謠 ; 異托邦 ; 福科問題 ; 閒逛者 ; 地理資訊系統 ; 夢址 ; 城市文化 ; dwaduedia ; taiwanese ballad ; heterotopias ; the foucault question ; flâneur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 dream sites ; urban culture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88期(2012 / 09 / 01)

页次

41 - 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延續過去作者臺灣歌謠的研究,本文著力於流行歌的主要展演空間臺北三市街的大稻埕,探討其中城市史的文化活動與理論對話意義。通過「福科問題」,以異托邦六點原則進行大稻埕城市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理論層次上,將福科與諸理論對話後提出一個新的補充原則創見:把異托邦神秘的空間能動,回歸到人的能動性,由具有辯證印象與刺點能力的閒逛者帶領進入空間探究。方法上通過行走的視覺經驗和主體之刺點感受,又有著運用歷史文獻、地理資訊系統和田野訪談等知面的理性導引,本文發現大稻埕異托邦街衢空間內有諸多相互關連的刺點:社會空間結構(如霞海城隍廟、陳天來洋樓);臺灣歌謠文化(如永樂座、圓環)和全球經濟茶葉文化(新芳春行)等,印證異托邦的「反位址」「並置位址」與「夢址」與交織性的空間存在。大稻埕作為戰前「本島人市街」、戰後「臺北老區」,這「夢址」是被國家權力控制篩選過濾後的地域秩序,所刻意劃分的差異空間,是資本流動以追逐較高利潤所拋擲的場域,是隨時可能遊行,聚會與暴動的需要被監視提防的地域。流動如歌的閒逛者在其中自覺觀看與詮釋,於城市文化史裡尋求深具主體認同的「自身空間」,時時等待重新造訪,溫習與創造想像。

英文摘要

To consider ”Dwaduedia” as our research object as mainly performing area for Taiwanese ballad,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urban culture complexities in the Taipei three cities region's process becoming a ”heterhotopias” via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cault Question. After debating with other theorists, I add one supplementary principle into the original six principles developed by Foucault. That is, we discover ”heterotopias” are places strolling and seeing, by flâneur in where inspired our space imagination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ounter sites, juxtaposing sites and dream sit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Dwaduedia urban spaces. Dream sites are places being intentionally divided or excluded by the state's power, flâneur is the only actor who can find the correspondences of heterotopias in those spaces. Other findings are that as ”the islander” s street' and ”the old quarter in Taipei”, Dwaduedia is not only a culture historical site full of punctum, such as the site for performing Taiwanese ballad, but also contains different dynamics of spaces for developing the ”selfspace” consciousness for Taiwanese identificatio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
    連結:
  2. 侵台颱風資料庫: http://photino.cwb.gov.tw/tyweb/mainpage.htm。http://photino.cwb.gov.tw/tyweb/mainpage.htm
  3. 後石器時代文章: http://www.cstone.idv.tw/entry/大稻埕的一頁燦爛
  4. 印海街誌: http://inhexis.blogspot.com/2010/06/7145.html
  5. 大同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dthr.taipei.gov.tw/np.asp?ctNode=3136&mp=102081
  6. Barthes, Roland、許綺玲譯(1995)。明室:社穎札記。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7. Benjamin, W.,Eiland, H.(trans.),McLaughlin, K.(trans.)(1999).The Arcades Projec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Benjamin, W.,Tiedemann, R.(ed.),Schweppenhauser, H.(ed.),Adorno, T.W.(collaborated),Scholem, G.(collaborated)(1972).Gesammelte Schriften.Frandfurt am Main:Suhrkamp.
  9. Benjamin, W.,Zohn, H.(trans.)(1968).Illuminations.New York:Schoken Books.
  10. Benjamin, W.,Zohn, H.(trans.)(1989).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London:Verso Press.
  11. Berman, M.(1983).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London:Verso Press.
  12. Buck-Morss, S.,McLaughlin(trans.),Tiedemann, R.(ed.)(1991).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13. De Certeau, M.(1983).The Madness of Vision.Enclitic,7(1),24-31.
  14. Dehaene, M.(ed.),De Cauter, L.(ed.)(2008).Heterotopia and the City, Public Space in a Postcivil Society.London:Routledge Press.
  15. Foucault, M.,Miskiewic, J.(trans.)(1986).Of Other Spaces.Diacritics,16(1),22-7.
  16. Hook, D.,Vrdoljak, M.(2001).Fear and Loathing in Northern Johannesburg: The Security Park as Heterotopia.PINS,27,61-83.
  17. Soja, E. W.(1996).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Cambridge, Mass.:Blackwell Press.
  18. Soja, Edward、王志弘譯、張華蓀譯、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臺北市:桂冠。
  19. Watson, S.(ed.),Gibson, K.(ed.)(1995).Postmodern Cities and Spaces.Oxford:Blackwell.
  20. Witten, M. L.,Trujillo, M.,Bainvridge, D.(2001).The Promise of Digital Libra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44(5),82-85.
  21. Yen, Liang-yi(2003).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2. Zukin, S.(1993).Landscapes of Power: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3. 王釗芬(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文所。
  24. 石計生(2003)。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臺北市:左岸文化。
  25. 石計生(2008)。數位典藏教育作為一種文化全球化的思考。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35-152。
  26. 石計生(2008)。臺灣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在人文社會與資訊加值的探討─從數位典藏城市的建置談起。會議論文集:2008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系統,臺北市:
  27.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臺北:群學出版社。
  28. 石計生、記建良、黃映翎(2009)。大台北地區台灣歌謠的「媒介迴路」空間考據(1960-80)。會議論文集:2009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系統,台北市:
  29. 何培齊編(2007)。日治時期的臺北─映像臺灣系列1。臺北:國家圖書館。
  30. 吳密察、陳順昌(1984)。迪化街傳奇。臺北市:時報文化。
  31. 宋光宇(1993)。霞海城隍廟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291-336。
  32. 宋光宇、林明雪(1992)。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下)。臺北文獻,直字第一百零一期
  33. 宋光宇、林明雪(1992)。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上)。臺北文獻,直字第九十九期
  34. 李騰獄(1953)。大稻埕茶葉的今昔。臺北文物,2(3),26-35。
  35. 林衡道(1992)。大稻埕耆老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直字第九十九期,26-35。
  36. 紀露霞編、石計生編、劉國煒編(2012)。寶島歌后紀露霞。金曲金嗓系列。臺北市:華風文化出版社。
  37. 徐裕健(199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大土木研究所建築與城鄉所。
  38. 連溫卿(1953)。大稻埕的經濟發展。臺北文物,2(3),13-25。
  39. 陳正祥(1997)。臺北市誌。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40. 陳君玉(1953)。大稻埕的舊市場。臺北文物,7(3),36-40。
  41. 陳美雲(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42. 陳章瑞(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大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43. 曾旭正(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大土木研究所。
  44. 黃得時(1953)。大稻埕發展史─古往今來話臺北之二。臺北文物,2(1),81-94。
  45. 黃啟木(1953)。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2(3),55-58。
  46. 黃淑清編(1985)。臺北市路街史。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47. 黃蘭翔(1995)。日據初期臺北市的市區改正。臺灣社會季刊,18,206。
  48. 楊政樺(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49. 葉振富(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50. 葉龍彥(2006)。臺灣的老戲院。臺北市:遠足文化。
  51. 劉乃瑄(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52. 鄭文良(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53. 蘇省行(1953)。艋舺街名考源。臺北文物,2(1)
  54. 蘇碩斌(2010)。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臺北。臺北:群學。
被引用次数
  1. 辜炳達(2015)。「活著的一隻被魔法詛咒成水泥化石的巨獸」 《西夏旅館》的偽巴洛克違章結構。中外文學,44(3),177-211。
  2. 林文一(2015)。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以迪化街區為例。都市與計劃,42(4),423-454。
  3. 王志弘(2016)。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研究,65,75-105。
  4. 楊子樵(2019)。感官的格式:建築媒介、抽象化、與殖民地台北的物流批判。中外文學,48(1),11-46。
  5. 游正裕(2019)。再現「新媒體村」:建構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之異托邦。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47,27-42。
  6. 張家睿,林文一(2021)。迪化街保存特區治理性的形塑、實踐及其特殊性。都市與計劃,48(3),31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