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he economic policies adopted by Taiwan were export-oriented with huge economic growth achieved. A large number of rural-urban migrants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aipei. Pitifully, there was no corresponding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available. Street furniture was often humbly crude, only made and fulfilled by 'informal sectors'. It showed the deficient supply status in response to urban collective consumption. Till 1980s', when the political status in Taiwan transformed from authoritarian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s, public service became the new emphasis of city governmental policies. In 1994, the first people-elected mayor focused his political effort on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street furniture started to become a landscaping for political achievement. During this period, Taipei was also stalemated in the struggle for economic redevelopment after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in 1980s'. In contrary to the neoliberalism in Britain and U.S., the street furniture on Taipei City had been developed as the commodities with economic rent available. Furthermore, they were linked to the aesthetic intentions of Western modern urban.Consequently, street furniture mirrored the key roles of city. During different times with different governance thinking, both negative/positive actions were taken to unravel different facades. In this paper, street furniture on Taipei was viewed as the clues reflect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urban governance. As such, this article covered the full historical depth during the period from post-World War II till now,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times after city mayor were elected democratically. Finally, the authority of developmental state in Taiwan was extensively challenged after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Citizens joined the tussle through individuals or organized communities. In the tussle among governments, capitalists and citizens, street furniture meant the embodiment of divergent dialectical forces.
|
参考文献
|
-
Harvey, D.、王志弘譯(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商品化。城市與設計學報,15/16,1-19。
連結:
-
王志弘(2005)。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台北市「排隊運動」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95-147。
連結:
-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52,121-186。
連結:
-
江尚書、周素卿、吳幸玲(2010)。都市再發展與新自由主義治理的經驗模式:以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開發為例。都市與計劃,37(2),167-191。
連結:
-
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2009)。後工業化台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3,15-32。
連結:
-
夏鑄九、成露茜、陳幸均、戴伯芬(2002)。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大理街社區運動。台灣社會研究,46,141-172。
連結:
-
畢恆達、郭一勤、夏瑞媛(2008)。台灣的街頭塗鴉文化。台灣社會研究,70,79-120。
連結:
-
陳建元(2010)。變遷的公共財理論與都市治理結構:從新古典到新制度經濟學之引介。地理學報,58,65-88。
連結:
-
廖石(2001)。從都市企業化主義的觀點探討在全球化過程中的城鄉均衡發展課題。都市與計劃,28(2),155-170。
連結:
-
台北市政府,2006a,〈垃圾費隨袋徵收紀實〉,《發現新台北1999-2006》。http://discover.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3a66095,取用日期:2007年5月25
-
台北市政府,1990,《台北市人行地下道認養須知》(北市○六-○五-三○○四)。台北:台北市政府
-
台北市政府公報九十二年冬字,2003,《台北市受理捐贈人行道座椅辦法(第23卷)》。台北:台北市政府,頁2-3
-
中央日報編輯部,1976,〈避免乘客日晒雨淋 北市重要路段將普設候車亭〉,《中央日報》,第6版,7月31日
-
中國時報,1996,〈公車候車亭將不再做商業廣告〉,《中國時報》,10月31日
-
祈止戈,1997,〈捐贈公共設施外商很熱心 盼附設廣告物做為日後維管的財源〉,《中國時報》,8月17日
-
台北市政府公報七十九年冬字,1990,《台北市獎勵民間投資興建公車候車亭實施要點》,交通局(編)(第33卷)。台北:台北市政府
-
柏泓媒體,2007b,〈業務範圍〉,http://bus.omniad.com.tw. (Retrieved 1.10, 2007)
-
柏泓媒體,2006,〈街道家具創造win win win三贏局面〉,《柏報》,頁5,6月22日
-
楊金嚴,1997,〈信義計畫區人行道系統 民間認養九月展新貌〉,《聯合報》,第14版,4月11日
-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6a,《台北市街道家具》,http://www.udd.taipei.gov.tw/streetfurniture/.(Retrieved 9.1, 2006 )
-
Shannon, C.E.,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中國時報,1999,〈小馬哥巴黎行 台北街頭與浪漫有約 擬推動『駐市藝術家』引進街道家具美化市容〉,《中國時報》,第18版,7月24日
-
台北市政府,1988,《台北市公園及行道樹認養作業要點》,工務局(編)。台北:台北市政府
-
中國時報,1994,〈公車候車亭將「改觀」將新建者會預留空間以供標示站名〉,《中國時報》,4月25日
-
馮復華,2003,〈即起開放a4大小的照片、圖樣印在椅背 若想「包」下一條街 按件申請 先到先贏〉,《聯合報》,第B1版,10月15日
-
〈台北廳令第十五號街路取締高規則〉,1903,《台北廳報》,pp. 136-139,8月13日
-
陳昇悅、陳建雄,2004,〈賣場、顧客與戶外公共座椅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麥當勞為例〉,《銘傳大學2004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光碟版),pp. 1-10
-
曾至賢,2002,〈台北市街道家具將交民間投資設置〉,《中國時報》,第18版,1月1日
-
楊金嚴,1996,〈橫向溝通欠佳 造街計畫眼高手低〉,《聯合報》,第14版,12月26日
-
台北市政府,1997,台北市公車候車亭文化海報設置實施要點(Vol. 北市九一-○三-四○○一 )
-
J.C.Decaux., 1964, 'Innovation & Design-Bus shelter'. http://www.jcdecaux.com/en/Innovaiton-Design/40-years-of-innovation. (Retrieved 9.19, 2006)
-
中央日報編輯部,1967,〈候車亭售票亭不得張貼廣告〉,《中央日報》,第6版,9月17日
-
李盛雯,2006,〈柏泓陸海通吃 稱霸交通媒體〉,《經濟日報》,第A10版,2月8日
-
楊金嚴,1995,〈中山北路人行道下月起換新粧〉,《聯合報》,第14版,8月16日
-
蔡慧貞,1998,〈候車亭廣告俗俗賣 議員質疑 每月一千零五十元標租 廣告公司轉包兩個月卻高達五十萬元〉,《中國時報》,第18版,7月8日
-
秦富珍,1995,〈中山北路造街 開拔了〉,《聯合晚報》,第12版,8月28日
-
劉永嘉,1992,〈新候車亭陸續完工〉,《中國時報》,第15版,4月8日
-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6b,〈地區環境改造:社區規劃大事紀〉,《發現新台北1999-2006》。http://discover.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414eb2a:31e4&theme=9999000002/999900000201/municipal_001msg&layout=9999000002/municipa_msgcenter. (Retrieved 5.18, 2007 )
-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2003,〈歡迎廠商設置全彩廣告看板,彩繪美麗新台北〉,《台北市政府財政局新聞稿》,1月2日。
-
喬慧玲,2003,〈候車亭燈箱啟用 公車專用道增光〉,《中國時報》,第C2版,6月8日
-
中央日報,1992,〈公車候車亭形同違建「廣告亭」?〉,《中央日報》,第13版,4月20日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社區總體營造獎助須知〉。http://www.cca.gov.tw/law/html/3-8.html (Retrieved 5.18, 2007)。
-
廖鳳圖,2003,〈美的廣告 城市之光 廣告人建議北市府釋出媒體資源獲重視〉,《中國時報》,第16版,4月8日
-
經濟日報,2001,〈台灣摩菲爾〉,《經濟日報》,第23版,3月12日
-
柏泓媒體,2007a,〈公車優勢〉,http://bus.omniad.com.tw. (Retrieved 1.10, 2007)
-
曾至賢,1998,〈獎勵民營候車亭 公車族免雨淋 第二度開放投資 大幅限制廣告範圍〉,《中國時報》,第19版,3月6日
-
董國峰、郭惠煜,1974,〈候車亭帶來的恐懼〉,《中央日報》,第6版,8月1日
-
劉運坤,康堃皇,2001,〈戶外媒體成長趨穩商機大〉,《經濟日報》,第23版,4月2日
-
台北市政府,1991,《台北市獎勵民間投資或捐贈興建公共廁所實施要點》,環境保護局(編)。台北:台北市政府
-
台北市政府,2006b,〈社區規劃師:地區環境的改造〉,《發現新台北1999-2006》。http://discover.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3a66095,(Retrieved 5.18,2007 )
-
台北市政府公報八十一年春字,1991,《台北市獎勵民間投資興辦都市更新申請須知》,工務局都市計畫處(編)(第3卷)。台北:台北市政府,頁22-25
-
楊金嚴,1998,〈認養人行道 官商民三贏〉,《聯合報》,第20版,6月12日
-
台北市政府公報七十五年秋字,1986,《台北市獎勵民間投資興建停車場實施要點》(第43卷)。台北:台北市政府
-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2006,〈社區環境改造:鄰里公園扮新粧─社區環境的快速美化〉,《發現新台北1999-2006》。http://discover.taipei.gov.tw/cgi-bin/SM-theme?page=43a661a2,(Retrieved 5.20, 2007 )
-
Alexander, C.、Ishikawa, S.、Silverstein, M.、王聽度譯、周序鴻譯(1994)。建築模式語言。台北:六合。
-
Castells, M.、夏鑄九校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
Cronin, A. M.(2006).Advertising and the metabolism of the city: Urban space, commodity rhythm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24(4),615-632.
-
De Certeau, M.(1984).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De Jonge, D.(1967).Applied hodology.Landscape,17(2),10-11.
-
Featherstone, M.(2007).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2nd Ed.).Los Angeles:SAGE.
-
Fox, J.(2002).Media giants cry "gimme shelter".Fortune,145(8),64.
-
Fukahori, K.,Kubota, Y.(2003).The role of design elements on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streetscape improvement.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63,75-91.
-
Gehl, J.、陳秋伶譯(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
Harvey, D.(1989).From managerialism to entrepreneuri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governance in late capitalism.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71(2),3-17.
-
Harvey, D.、黃煜文譯(2007)。巴黎,現代性之都。台北:群學。
-
Highmore, B.、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
-
Julier, G.(2008).The culture of design.London:SAGE.
-
Klein, N.、徐詩思譯(2003)。No logo。台北:時報文化。
-
Kwok, R.Y.-W(ed.)(2005).Globalizaing Taipe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patial development.New York:Routledge.
-
Lefebvre, 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
-
Lynch, K.、宋伯欽譯(2004)。都市意象。台北:臺隆書店。
-
Parker, S.、國立編譯館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
-
Sennett, R.(1988).The civitas of seeing.Place,5(4),82-84.
-
Sennett, R.、萬毓澤譯(2007)。再會吧!公共人。台北:群學。
-
Shea, F.(2005).Growth continues on the street.B&T Weekly,2005(2013/1/28),15-16.
-
Willis, K. G.,Garrod, G. D.(1993).Valuing landscape: A contingent valuation approac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37(1),1-22.
-
Zukin, S.(1995).The cultures of cities.Cambridge, Mass:Blackwell.
-
Zukin, S.(1991).Landscapes of power: From Detroit to Disney Wor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方兆麟(1988)。台北市志(卷三政制志公共建設篇)。台北:台北市政府。
-
王正誼(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
-
王民安編(2008)。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
-
田中一二、李朝熙譯(1998)。台北市史:昭和六年。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
朱萬里(1957)。台北市志稿(卷三政制志建設篇)。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
江尚書(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
吳佳卿、陳明石(2003)。建構等人空間元素與時間推移影響下等人行動模式變化之相關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
吳政憲(2005)。台灣來電。台北:向日葵文化。
-
李佩穎(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
李佩穎、陳明石(2003)。商業廣場中身體支持物之使用實態研究:以tiger city購物中心前廣場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
東年(2004)。台北街頭的社會運動和思潮。歷史月刊,198,25-36。
-
林熺俊(2005)。街頭美學:設施公共藝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邱啟新(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施岑宜(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夏鑄九(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
翁註重、林榮泰(1998)。布希亞的擬像理論與後現代的商品形貌。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111-118。
-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
陳永順(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
陳光興編(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
陳明石(2001)。都市環境設置產品類型化之研究。第六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
陳東升(1995)。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 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
-
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溪、施俊吉、劉錦添(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澄社。
-
陳婷妤(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
黃宗儀(2006)。書評全球化台北:挑戰與展望。地理學報,46,105-108。
-
黃柏堯(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黃淑清編(1985)。台北市路街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
黃麗玲(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楊子葆(2005)。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台北:藝術家。
-
楊文全(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劉峰松(2005)。古情綿綿:老台灣敢仔店特展專輯。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賴莉文(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
羅秀華(2004)。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社區發展季刊,107,146-160。
-
蘇碩斌(201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群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