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

并列篇名

No Grandmother from Mainland China? Intermarriage between Han and Indigene during the Settlement Era of Taiwan

作者

黃樹仁(Su-Jen Huang)

关键词

原住民 ; 漢人 ; 通婚 ; 人口 ; 族群 ; Indigenes ; Han ; Intermarriage ; population ; ethnicity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93期(2013 / 12 / 01)

页次

1 - 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原漢通婚到底普及至何程度,是臺灣社會史上重要但少被研究的議題。本文指出,臺灣開發史上確有原漢通婚,但只有少數漢人男性得與原住民女性通婚。理由有六。首先,史料僅記載拓墾初期漢人男多於女,男性婚配困難,以及某些原漢通婚,但從未同時記載原漢大量通婚。離臺返鄉、婚後來臺、返鄉結婚及來回兩岸等可能才是初期移民的普遍選擇。其次,臺灣漢人男多於女的記載僅出現在荷領至清初之間。乾隆初期以後不復有此等記載。原因是雍正乾隆朝已屢屢開放搬眷入臺。男多於女現象在乾隆朝已經緩解。再其次,臺灣原住民人口偏少,可婚配女性遠少於突然大量湧入的漢人男性。多數漢人男性不可能有機會與原住民女性婚配。第四,原住民部落有其族群意識與團結。不可能允許原住民女性多數與漢人通婚而導致原住民滅族的慘劇。漢人之族群歧視也使雙方多數人不願通婚。清朝法律更長期禁止原漢通婚。第五,日治時期多數平埔部落仍然健在。顯示其女性過去並未大批嫁與漢人而剝奪本族男性結婚繁衍的機會。日治時期戶籍記載也顯示原漢通婚僅佔平埔族女性婚姻之少數。第六.晚近基因研究顯示,原住民基因佔臺灣漢人基因平均比例很低。顯示歷史上原漢通婚佔漢人婚姻比例不高。我們推論,臺灣漢人家族在臺歷代母系祖先中,確實可能包含原住民,但原住民女性並非漢人在臺母系祖先的多數。

英文摘要

The scope of intermarriage between Han and indigene during the settlement era is a significant but understudied issue in Taiwanese social histo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termarriage did occur, but involved only a tiny minority of Han men. First, historical sources reported only Han men's outnumbering women and difficulty in spouse-finding, and certain cases of intermarriage, but not massive intermarriage. Historical accounts indicated that most Han men went back to mainland for marriage. Second, the reports of Han men outnumbering women appeared only no later than early Qing era. Spouses were intermittently permitted into Taiwan since later Yon-Zhung period and the shortage of Han women had been alleviated since then. Third, the rapid and massive immigration of Han to Taiwan during Qing means that Han vastly outnumbered indigene in a few decades, and there were simply not enough indigenous women to meet the demand of Han men for wives. Most Han men had had to find spouse back in mainland after all. Fourth, with their tribal consciousness and solidarity, indigenes were unlikely to allow their women to marry Hans in massive scope that would lead to the extinction of their tribes. Ethnic discrimination by Hans also discouraged intermarriage. And Qing laws in fact prohibited intermarriage. Fifth, the very survival of most plain indigenous tribes up to Japanese colonial era indicated that their women hadn't married Hans in massive scope and deprived their own men of marriage in the past. Sixth, recent genetic studies indeed find that the average proportion of indigenous genes in Taiwanese is quite moderate, indicating only limited scope of intermarriage in the past. We conclude that indigenous grandmothers do not constitute the majority of female ancestors of current Taiwanes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邱正略、康豹(2011)。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1,89-155。
    連結:
  2. 陳叔倬、段洪坤(2008)。平埔血緣與臺灣國族血統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2,137-73。
    連結:
  3. 陳叔倬、段洪坤(2009)。台灣原住民祖源基因檢驗的理論與統計謬誤:回應林媽利的〈再談85%帶原住民的基因〉。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6,347-56。
    連結:
  4. 劉千嘉(2011)。臺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通婚:社會界線的世代差異。人口學刊,42,115-153。
    連結:
  5. 駱明慶(2006)。教育成就的性別差異與國際通婚。經濟論文叢刊,34(1),79-115。
    連結:
  6. 臺灣總督府。歷年《臺灣人口動態統計》。取自《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臺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http://tcsd.lib.ntu.edu.tw/),2013.5.10查閱
  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該署
  8. 臺南縣歸仁鄉保西地區鄉土資源調查網頁。〈台語俗諺故事「有唐山公無唐山媽」〉(http://www.bs1es.tnc.edu.tw/~history/page/p15/p15-09.htm)(2013年1 月6 日9 時59分查閱)
  9. 天主教道明會。《道明會的神父第二次來臺開教》網頁(http://www.catholic.org.tw/dominicanfamily/taiwan_history_secondtime.htm, 2013.2.18查閱)
  10. (1970)。道咸同光四朝奏議。臺北:商務。
  11. Andrade, Tonio、鄭維中譯(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
  12. Bairoch, Paul(1988).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n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3. Brown, Melissa J.(2000).Is Taiwan Chinese: The impacti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4. Cavalli-Sforza, Luigi Luca、Cavalli-Sforza, Francesco、樂俊河譯(2000)。人類大遷徙:我們來自於非洲嗎?。臺北:遠流。
  15. Cavalli-Sforza, Luigi Luca、吳一丰譯、鄭谷苑譯、楊曉珮譯(2003)。追蹤亞當夏娃:從演化歷史看基因、民族和語言的關係。臺北:遠流。
  16. Dudbridge, Glen、謝世忠譯、劉瑞超譯(2010)。1880 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述文集。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17. LeGendre, Charles W.、Ekildsen, Robert、黃怡譯(2012)。南臺灣踏查手記。臺北:前衛。
  18. Meij, Philip、江樹生譯註(2003)。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臺北:漢聲雜誌。
  19. Olson, Steve、霍達文譯(2004)。人類基因的歷史地圖。臺北:聯經。
  20. Pan, Lynn(ed.)(1998).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Singapore:Archipelago Press.
  21. 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2. 中村孝志、吳密察編、翁佳音編(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臺北:稻鄉。
  23. 中村孝志、吳密察編、翁佳音編(2002)。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臺北:稻鄉。
  24. 尹章義(2002)。吉娃斯阿麗版的臺灣原住民史綱下。歷史月刊,2002(11),98-105。
  25.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
  26. 六十七纂修、范咸纂修(2005)。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7. 文崇一、許嘉明、瞿海源、黃順二(1975)。西河的社會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8.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29. 王連茂編、葉恩典編(1999)。泉州、臺灣張士箱家族文件彙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0. 王瑛曾編纂(2006)。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1. 王禮修(2005)。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2. 白棟樑(1997)。平埔足跡: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臺中:晨星。
  33. 伊士俍纂修(2004)。臺灣志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4. 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35. 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36.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
  37.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1996)。臺灣探查日記。臺北:遠流。
  38.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1996)。臺灣探查日記。臺北:遠流。
  39. 吏部。欽定重修六部處分則例。臺北:文海。
  40. 江樹生(1997)。荷據時期臺灣的漢人人口變遷。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港:
  41. 江澤祥(2009)。唐山公與唐山媽。新港文教基金會會刊,203
  42. 余文儀修(2007)。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3. 吳文星(1991)。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臺北:學生。
  44. 吳密察(2012)。臺灣通史:唐山過臺灣的故事。臺北:時報。
  45. 吳燕和(2006)。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臺北:時報。
  46. 吳聰敏(2009)。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16(3),1-38。
  47. 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
  48. 李壬癸(1999)。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9. 李季樺(1989)。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以竹塹社為例。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0. 李國銘(2004)。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
  51. 李輝、金力(2008)。重建東亞人群的族譜。科學人,78,35-9。
  52. 周婉窈(2009)。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
  53. 周鍾瑄修(2004)。諸羅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4. 林文凱(2011)。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的創設與流失:以竹塹社為個案的歷史分析。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
  55.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活動網絡。臺北:聯經。
  56. 林修澈(2001)。平埔族的分布與人口。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57. 林修澈(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58. 林媽利(2010)。我們留著不同的血液: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揭開臺灣各族群身世之謎。臺北:前衛。
  59. 金鋐修(2004)。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60. 施天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群族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
  61. 施琅(1958)。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2. 洪麗完(1997)。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社之研究。板橋:稻鄉。
  63. 洪麗完(2009)。臺灣史。臺北:五南。
  64. 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
  65. 郁永河(1959)。稗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6. 馬偕、林晚生譯(2007)。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臺北:前衛。
  6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4)。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編者。
  6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3)。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編者。
  69. 康培德(2001)。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平埔群族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
  70. 康培德(2010)。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臺灣原住民部落整併。臺灣史研究,17(1),1-25。
  71. 張炎憲、李季樺(1995)。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
  72. 張榮錚點校、劉勇強點校、金懋初點校(1993)。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
  73. 梁志輝(2001)。最後的打貓社人?:一個平埔番社的歷史敘述。平埔群族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
  74. 梁志輝編、鍾幼蘭編(1998)。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75. 許雪姬(1993)。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
  76. 許毓良(2008)。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
  77. 連橫(1985)。臺灣通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78. 陳孔立(1997)。「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質疑:有關臺灣早期人口性比例問題。臺灣研究集刊,58,66-70。
  79. 陳柔森編、葉婉奇譯(1999)。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臺北:原民文化。
  80.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81. 陳紹馨、莊金德(1972)。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2. 鳥居龍藏、楊南郡譯註(1996)。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
  83. 湯錦台(2010)。千年客家。臺北:如果。
  84. 費德廉編譯、羅效德編譯(2006)。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
  85. 黃叔璥(1960)。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6. 黃樹仁(2002)。臺灣都市化程度析疑。臺灣社會學刊,27,163-205。
  87.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聯經。
  88. 楊彥杰(2005)。客家移民臺灣的歷史記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2),62-66。
  89. 葉春榮(2009)。族群與通婚:一個臺南山區村落的歷史人口學研究。平埔歷史文化論集,臺北:
  90. 詹素娟(2004)。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熟番」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臺灣史研究,11(1),43-78。
  91. 詹素娟(2005)。臺灣平埔族的身份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121-66。
  92. 廖風德(1996)。臺灣史探索。臺北:學生。
  93. 福康安(1961)。欽定平定臺灣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4.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2004)。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95.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99)。臺灣農業年報。該廳。
  9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清經世文編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2)。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0.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蕃務本署編、翁佳音譯、陳怡宏譯(2013)。平埔蕃調查書。臺南:臺灣史博物館。
  101. 潘大和(1998)。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灣開拓史上的功臣。臺北:南天。
  102. 蔣毓英纂修(2004)。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3. 鄧孔昭(1991)。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臺灣研究十年,臺北:
  104. 鄧孔昭編(2011)。閩粵移民與臺灣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105.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106.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7. 藤井志津枝(1997)。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
被引用次数
  1. 陳叔倬(2014)。基因(血緣)「擴散而稀薄」是否合理?回應黃樹仁的〈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4,147-153。
  2. 陳叔倬(2014)。血緣可能擴散而稀薄分佈,基因不可能再回應黃樹仁〈基因當然可能擴散而稀薄分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6,185-200。
  3. 黃樹仁(2014)。基因當然可能擴散而稀薄分佈回應陳叔倬對〈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的評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6,175-183。
  4. 劉千嘉、章英華(2018)。臺灣原住民的族群婚配類型:世代效果、代間傳承與族群差異。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9,77-121。
  5. (2022)。平埔原住民與漢人通婚的歷史人口分析(1905-1945)。新史學,33(4),173-215。
  6. (2023)。九龍江生計圈:16-17 世紀臺灣早期移民的主要原鄉。臺灣史研究,30(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