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兼顧地主的土地改革: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歷史過程

并列篇名

A Middle-of-the-Road Land Reform: How Taiwan Implemented "Land-to-the-Tillers" Program

作者

廖彥豪(Yen-Hao Liao);瞿宛文(Wan-Wen Chu)

关键词

土地改革 ; 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 ; 支配性論述 ; 地主弱體化說 ; 國共競爭說 ; land reform ; land-to-the-tillers program ; mainstream discourse ; weak landlord thesis ; KMT-CCP-competition thesis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98期(2015 / 03 / 01)

页次

69 - 1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年來,本土論述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支配性論述,該論述認為國民政府為一外來的軍事威權政權,具有強大鎮壓能力,因此台灣戰後長期呈現「強國家—弱社會」、「強中央—弱地方」的局面。戰後初期國府推動的農村土地改革則在此論述中佔有重要位置︰一方面國府土改的動機被認為是要弱化地主以穩固政權,另一方面,國府之所以能夠成功推動土改也被認為是因為地主早已「弱體化」而無法反抗土改,推動土改因此更是進一步弱化本省菁英。土改成為支配性論述的基礎,也意味著該論述採取了「本省地主」的立場。本文主要探討當時《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的擬定與施行過程,發現歷史事實並不符合上述主流說法。在此立法過程中,本省地主絕非被動接受,反而是高度動員設法阻擋土改,其與國府高層及土改派進行的博弈,成功迫使國府及土改派在土改的範圍與作法上做出大幅度的讓步,因而土改實為一高度妥協的方案,並種下日後都市平均地權改革失敗的種子。本文將指出台灣土改實為「兼顧地主的土地改革」,亦即,國府其實國家能力不足,而本省地主菁英並非全盤弱勢,更何況還有美國因素的介入。因此以往「強國家—弱社會」及「強中央—弱地方」的說法亟需修正。再則,保守的國民黨在推動此重大社會改革時,處處顯現出其動機與決心實源於國共競爭,其保守性格也表現在其土改「必須兼顧地主」的立場上。支配性論述接收了當年以地主立場反對土改的論述來反對國府,影響所及,不單無法從現代化進程角度去理解土改,難以對過去農村與都市土地政策進行檢討,更無法進而建構新的土地政策與發展願景。在重新回顧這段土改歷史中也可瞭解兩岸分斷體制的影響。

英文摘要

The current dominant discourse in Taiwan, which grew out of the democratic movement since the late 1980s, argues that the Nationalist Party- State with its unrivalled governing power was able to impose its authoritarian rule unchallenged from the early postwar years. The fact that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successfully undertook land reform in that early period is central to the argument. Supposedly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land reform shows that the landlord class was too weak to resist the reform and was further weakened by i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in which the "land-to-the-tiller" program was legislated into law in 1952-1953. The findings are contrary to the aforementioned thesis about land reform.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legislating process, the landlord class not only did not accept the reform passively, but formed an alliance and actively lobbied against it. As a result, the landlords were able to greatly limit the extent of the reform. In contrast to the radical reform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land reform in Taiwan took a middle-of-theroad path,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also took the landlord’s interest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form took this route because the Nationalists had to accede to the US interventions, were conservative by nature, and lacked adequate state capacity. By using land reform this way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Nationalists, the democratic movement actually has adopted the stance of the landlord class in formulating the current dominant discourse. As a result, it cannot affirm the progressive element in land reform, and be helpful in the formulation of a progressive land polic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9)。超克分斷體制專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4
    連結:
  2. 黃樹仁(2002)。台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195-248。
    連結:
  3. 楊維真(2004)。1938 年四川省政府改組風潮始末。國史館學術集刊,4,103-134。
    連結:
  4. 瞿宛文(2015)。台灣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11-67。
    連結:
  5. 〈土地改革資料彙編(八):臺灣省共黨對三七五減租之看法與破壞陰謀—內政部調查局〉,《陳誠副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8-010805-00011-034,入藏登錄號:008000001182A
  6. 黃樹仁。2013。〈廖彥豪碩士論文口試審查時的發言記錄〉。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口試日期:2013 年4 月8 號)。
  7. 瞿宛文。2014。《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未刊書稿)
  8. 〈湖北省政府委員會議主席指示摘鈔等:行政院院會院長指示摘鈔—土地改革部份共十條〉。《陳誠副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8-010106-00001-015,入藏登錄號:008000000049A
  9. Bagchi, Amiya K.(1982).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nderdevelop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Huntington, Samuel P.(2006).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1. Lipton, M.(2009).Land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Routledge.
  12. Migdal, Joel S.(1988).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 Winckler, E.A.ed.、Greenhalgh, S.ed.、張苾蕪譯(2005)。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台北:人間。
  14. 土地改革月刊社編輯部(1952)。台灣省扶植自耕農條例兩種草案之對照。土地改革,2(12),19-22。
  15. 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1952)。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
  16.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三期。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7.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土地組編(1953)。台灣省土地統計要覽。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8.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1995)。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十七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19. 內政部編(1994)。台灣農地改革的故事。台北:內政部。
  20. 王玉娟(2012)。蔣介石、張群主川時期縣長選用制度的調整1939-1947。貴州社會科學,270,128-132。
  21. 王奇生(2010)。黨員、黨權與黨爭︰ 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修訂增補本)。北京:華文出版社。
  22. 王金壽(2006)。台灣侍從主義時代的結束。當代,227,26-37。
  23.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24.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唐山。
  25. 王德溥(1990)。政海遊蹤。台北:龍文。
  26. 丘念台(2002)。嶺海微飄。台北:海峽。
  27.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洛杉磯:蓬島文化。
  28. 台灣省市政建設考察小組編(1954)。台灣省市政建設考察小組報告書。台北:內政部。
  29.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編(1955)。台灣地政統計(1955)。台北:台灣省政府地政局。
  30. 台灣省臨時省議會(1952)。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專輯。台北:台灣省臨時省議會。
  31. 台灣研究基金會編(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32.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953)。內政考察團報告。台北:立法院。
  33.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編(1952)。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草案關係文書:附參考資料(一)。台北:立法院。
  34. 立法院秘書處(1952)。立法院會議議事日程、議事錄: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人民陳情書與立法委員書面意見彙編。台北:立法院。
  35. 立法院秘書處(1953)。第一屆立法院第十會期第三十次會議速紀錄。台北:立法院。
  36. 立法院秘書處(1952)。第一屆立法院第十會期第十九、二十次會議速紀錄。台北:立法院。
  37. 立法院秘書處(1953)。第一屆立法院第十會期第二十九次會議速紀錄。台北:立法院。
  38. 立法院秘書處(1952)。第一屆立法院第十會期第二十六次會議速紀錄。台北:立法院。
  39. 任治平(2011)。這一生:我的父親任顯群。台北:寶瓶。
  40. 朱旭華(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41. 朱雲漢(2012)。台灣民主轉型的經驗與啟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42. 何欣潔(2008)。戰後初期台灣收購大戶餘糧問題︰以《灌園先生日記》為中心的討論。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 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
  43. 何欣潔(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44. 吳國楨(2009)。夜來臨:吳國楨見證的國共鬥爭。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45. 吳國楨、黃國群口述、劉永昌整理(1995)。吳國楨傳。台北:自由時報。
  46. 李承嘉(1998)。台灣戰後土地政策分析︰平均地權下的土地改革與土地稅制分析(1949-1997)。台北:正揚。
  47. 李馥(1952)。評台灣省臨時省議會通過的扶植自耕農條例草案。中國經濟,24,40-45。
  48. 沈時可、張力耕編校(2000)。台灣土地改革文集。台北:內政部。
  49. 周宏濤口述、汪士淳(2003)。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台北:天下文化。
  50. 林文益(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51. 林獻堂、許雪姬編(2012)。灌園先生日記(二十二):1950 年。台北:中研院台史所。
  52. 林繼文(1996)。日本據台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1930~1945。台北:稻鄉。
  53. 金石(1952)。台灣省臨時省議會扶植自耕農條例修正案評述。土地改革,2(12),23。
  54. 姚人多(2008)。再論政權轉移之治理性:回應吳乃德。台灣社會學,16,199-213。
  55. 封德屏編(1966)。戴國煇全集:史學與台灣研究卷、七。台北:遠流。
  56.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57. 徐實圃(1964)。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經緯。桃園:作者自印。
  58. 徐實圃(1956)。從政六記。台北:作者自印。
  59. 秦孝儀編纂(2002)。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九(1950 年)。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
  60. 秦孝儀編纂(2004)。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十一(1952 年)。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
  61. 高棣民、艾思明譯(1987)。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灣奇蹟。台北:洞察。
  62. 高雄市政府(1954)。高雄市實施耕者有其田工作概況。高雄:高雄市政府。
  63. 張炎憲、高淑媛(1996)。衝擊年代的經驗:台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64. 張景森(1992)。虛構的革命:國民黨土地改革政策的形成與轉化(1905-1989)。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161-194。
  65. 張漢裕編(2000)。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66. 許伯埏(1996)。許丙、許伯埏回憶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67. 陳兆勇(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68. 陳明通(2001)。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新自然主義。
  69. 陳芳明編(1996)。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台北:前衛。
  70. 陳思宇(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71. 陳誠(1951)。如何實現耕者有其田。台北:正中。
  72. 湯惠蓀(1951)。台灣農地改革綱領釋義。土地改革,1(1),5-8。
  73. 湯惠蓀(1951)。地籍總歸戶的意義、方法及其效用。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74. 湯惠蓀(1952)。台灣省扶植自耕農條例草案上幾個重大的問題。土地改革,2(5),2-4。
  75. 湯惠蓀(1954)。台灣之土地改革。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76. 湯惠蓀先生紀念集編印委員會編(1967)。湯惠蓀先生紀念集。台北:湯惠蓀先生紀念集編印委員會。
  77. 湯熙勇(1997)。戰後初期台灣省政府的成立及人事布局。台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
  78. 黃俊傑(1995)。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
  79. 黃俊傑(199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口述歷史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80. 楊基銓(1996)。心中有主長懷恩:楊基銓回憶錄。台北:前衛。
  81. 葉榮鐘(2000)。台灣人物群像。台中:晨星。
  82. 董中生(1977)。為土地改革答客問。東方雜誌,11(1),39-45。
  83. 廖彥豪(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84. 裴斐訪問、韋慕庭訪問、吳修垣譯(1999)。從上海市長到「台灣省主席」(1946-1953):吳國楨口述回憶。上海:上海人民。
  85. 趙剛(2012)。爭議民間東亞:側記最近兩場保釣座談。兩岸犇報,2012年(11月)
  86. 劉士永(2011)。斷裂或延續? 1940-50年代台灣的公共衛生。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台灣公共衛生百年史,台北:
  87. 劉志偉(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
  88. 劉志偉、柯志明(2002)。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台灣史研究,9(1),107-180。
  89. 劉進慶、王宏仁譯(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1945-1965)。台北:人間。
  90. 劉寧顏編纂、鄭喜夫編纂(1993)。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八第二冊(職官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91. 歐世華(2001)。政府遷台初期的省府人事布局風波(民國三十八~三十九年)。台北文獻,136,199-224。
  92. 鄭梓(1985)。台灣省參議會史研究:變遷時代裡的一個過渡型代議機構(1946-1951)。台北:華世。
  93. 鄧文儀編(1955)。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紀實。台北:中央文物。
  94. 賴澤涵編(1993)。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95. 薛月順編(2005)。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台北:國史館。
  96. 謝國雄編(2008)。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
  97. 謝漢儒(1998)。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證(1948~1952):台灣省參議會與我。台北:唐山。
  98. 韓石泉(1956)。六十回憶。台南:高長。
  99. 藍博洲(1993)。白色恐怖。台北:揚智文化。
  100. 蘇聖雄(2012)。蔣中正與遷台初期之立法院:以電力加價案為核心的討論。「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發展:1950 年代的台灣」會議,台北:
  101. 顧維鈞(1985)。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
  102. 龔宜君(2011)。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 1950-1969)。台北:稻鄉。
被引用次数
  1. 陳兆勇(2023)。耕者有其田地價方案的決策與業佃利益。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61(2),91-150。
  2. 黃樹仁(2015)。被誇大的台灣土地改革及其漸熾的意識形態戰爭。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0,197-215。
  3. 林果顯(2017)。戰後臺灣政治史研究回顧與展望:以內政治理為中心(2014-2015)。漢學研究通訊,36(3),21-30。
  4. 林子新(2020)。兼顧地主的幣制改革:臺灣三大商業銀行戰後擴張之前因後果(1904-195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6,87-150。
  5. 林子新(2022)。對發展型國家理論的批判性繼承:評瞿宛文的《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2,241-249。
  6. 瞿宛文(2015)。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8,11-67。
  7. 瞿宛文(2017)。回應:如何解釋台灣戰後經濟發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7,227-232。
  8. 瞿宛文(2022)。回應《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新書論壇的評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2,251-271。
  9. (2016)。國民黨經濟政策與臺灣經濟發展的再思考:從土地改革談起。臺灣風物,66(1),73-101。
  10. (2019)。2016-2017 年臺灣經濟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6(2),151-180。
  11. (2019)。論比較法研究的議題設定——以「已退休公務員退休金減少」與「禁止溯及」為例。月旦法學雜誌,285,206-215。
  12. (2020)。從都市化與工業化視野重探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二十一世紀,177,81-99。
  13. (2021)。戰後臺灣政治史研究回顧與展望(2018-2019)。臺灣史研究,28(2),18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