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Dirlik, A.(2005).Architectures of global modernity, colonialism, and places.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17(1),33-61.
連結:
-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3,61-83。
連結:
-
簡博秀、周志龍(2002)。全球化,全球城市和中國都市發展策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141-194。
連結:
-
李巍。(2011 年7 月11日)。〈「河北第一高樓」主體已完工〉。《河北日報》,新華網轉載。(上網日期:2015 年1 月2 日)。
-
孫傑、魏冕。(2010年3 月12日)。〈華西建中國農村第一高樓,城鎮化路徑如何選擇〉。《新華每日電訊》,第13 版。
-
〈2013中國夢踐行者致敬辭〉〔2013中國夢特刊〕。(2013 年12 月19 日)。《南方週末》。(上網日期:2015 年2 月25 日)。
-
陳顯玲、黃怡、徐楚函。(2015年4月25日)。〈撤縣設市謹慎解凍 約200縣排隊申請〉。《南方都市報》,第A11-12版。
-
郁瀟亮、謝克偉。(2009 年1 月14日)。〈俞正聲:人才口子要開得更大些〉。《新聞晨報》,第A04版。
-
見雷驚。(2008 年2 月25日)。〈上海低調打造「世界第一高樓」〉。《華夏時報》,和訊網轉載。< http://house.hexun.com/2008-02-25/104028835.html >(上網日期:2015年1 月2 日)。
-
王瓊。(2009 年9 月3日)。〈鄙視:郭敬明曬圖炫富:小本子都是千元愛馬仕〉。《重慶晚報》,第42 版。
-
圖賓根木匠。2013。〈《小時代》:「硬盤」們的上海灘〉。《時光網》。(上網日期:2015 年3 月4 日)。
-
程思思、潘麗莉。(2010年12月19日)。〈華中第一高樓昨日正式投入使用〉。《長江日報》, 漢網轉載。(上網日期:2015 年1 月2 日)。
-
楊潔。(2013 年10 月 22日)。〈北大教授將郭敬明與張愛玲王安憶並列遭反對〉。《新華網》。(上網日期:2016 年5 月27 日)。
-
劉金松。(2012 年12 月1日)。〈外省女孩「約辯」滬籍青年被斥「上海不需外地蝗蟲」〉。《中國網》。(上網日期:2015 年4 月2 日)。
-
趙蘊穎。(2010 年9 月29日)。〈東港將建518米東北第一高樓〉。《大連日報》,第A01版。
-
李歐梵等。(2000 年6 月24日)。〈上海與香港「雙城」文化的一次對話:「首屆上海香港都市文化比較研討會」發言摘要〉。《文匯報》,第12 版。
-
趙振江。(2015 年4 月1 日)。〈「縣城青年」綠妖〉。《江南時報》,第B01版。
-
吳波。(2008 年11 月22 日)。〈罵完架韓寒「下水」玩PK〉。《廣州日報》,第B11版。
-
張頤武。2013a。〈《小時代》的「小」〉。《新浪博客》。(上網日期:2015 年2 月18 日)。
-
姚麗萍。(2014 年2 月24日)。〈滬青少年人口比重嚴重偏低〉。《新民晚報》,第A04版。
-
喻德術。2013。〈小鎮青年撐起中國電影 二三線城市貢獻7成票房〉。《騰訊娛樂》。(上網日期:2015 年1 月15 日)。
-
馬彧、周姣姣。(2013 年7 月6日)。〈《小時代》被批太物質,昨日來寧辯解─郭敬明:《紅樓夢》更物質〉。《揚子晚報》,第A23版。
-
董子琪。2014。〈「北漂傷痕文學」:他們漂浮如孤島〉。《共識網》。(上網日期:2016 年4 月25 日)。
-
宋燕。(2008 年9 月28 日)。〈郭敬明:2008年的上海無人書寫〉。《燕趙都市報》。(上網日期:2015 年6 月2 日)。
-
余姝、石珊珊。(2013年7 月1日)。〈郭敬明:我是第一個捅破這層窗戶紙的人〉。《羊城晚報》,第B1版。
-
Arditi, J.(1999).Etiquette books, discourse and the deployment of an order of things.Theory, Culture & Society,16(4),25-48.
-
Benjamin, W.(1999).The arcades project.Cambridge, MA:Belknap.
-
Bourdieu, P.(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Harvard UP.
-
Cartier, C.(2013).What's territorial about China? From geopolitical narratives to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economy".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54(1),57-77.
-
Chen, N.N.(Ed.)(2001).China urban: Ethnographie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Durham, NC:Duke UP.
-
Davis, M.(2006).Planet of slums.New York, NY:Verso.
-
Featherstone, M.(1991).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Sage.
-
Harvey, D.(2003).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New York, NY:Routledge.
-
Hoffman, L. M.(2010).Patriotic professionalism in urban China: Fostering talent.Philadelphia:Temple UP.
-
Li, L.(2011).The incentive role of creating "cities"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2(1),172-181.
-
Liang, Z.,Ma, Z.(2004).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New evidence from the 2000 censu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0(3),467-488.
-
Lin, G. C. S.(2009).Developing China: Land, politics and social conditions.London:Routledge.
-
Lin, G. C. S.(2007).Reproducing spaces of Chinese urbanisation: New city-based and landcentred urban transformation.Urban Studies,44(9),1827-1855.
-
Ma, L. J. C.(2005).Urban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changing scale relation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Political Geography,24(4),477-497.
-
Ma, L. J. C.(Ed.),Wu, F.(Ed.)(2005).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 Changing society, economy and space.New York, NY:Routledge.
-
Shen, J.(2007).Scale, state and the city: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post-reform China.Habitat International,31(3),303-316.
-
Siu, H. F.(2007).Grounding displacement: Uncivil urban spaces in post-reform South China.American Ethnologist,34(2),329-350.
-
Skeggs, B.(2004).Class, self, culture.London:Routledge.
-
Tian, L.(2008).The chengzhongcun land market in China: Boon or bane? A perspective on property righ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2(2),282-304.
-
Wei, Y. D.,Leung, C. K.(2005).Development zone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global city formation in Shanghai.Growth and Change,36(1),16-40.
-
Welsch, W.(1997).Undoing aesthetics.London:Sage.
-
Xu, J.,Yeh, A. G.(2005).City repositioning and competitiveness building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New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Guangzhou,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9(2),283-308.
-
Zacharias, J.,Tang, Y.(2010).Restructuring and repositioning Shenzhen, China's new mega city.Progress in Planning,73,209-249.
-
上海證大研究所編(2002)。新上海人。北京:東方。
-
方創琳(2014)。中國城市發展方針的演變調整與城市規模新格局。地理研究,33(4),674-686。
-
方斌、錢應華(2013)。二三線電影市場的發展對中國電影產業的作用。當代電影,12,18-21。
-
王光東編、楊位儉編(2011)。中國現當代鄉土文學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
王安憶(1996)。長恨歌。北京:作家。
-
王斑(2006)。全球化陰影下的歷史與記憶。南京:南京大學。
-
王焱(2007)。「日常生活審美化」論爭的三大焦點。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48-53。
-
王夢奎編、馮並編、謝伏瞻編(2004)。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北京:中國發展。
-
王曉明(2002)。從「淮海路」到「梅家橋」:從王安憶小說創作的轉變談起。文學評論,2002(3),5-20。
-
王曉明編(2000)。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南京:江蘇人民。
-
任榮榮、張紅(2008)。城鄉結合部界定方法研究。城市問題,2008(4),44-48。
-
安頓(1998)。絕對隱私:當代中國人情感口述實錄。北京:新世界。
-
李歐梵、毛尖譯(2001)。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
-
李潔非(1998)。城市文學之崛起:社會和文學背景。當代作家評論,1998(3),36-49。
-
季天琴、王東、吳蕙予(2014)。中年郭敬明。博客天下,167(7)
-
房偉(2013)。「大時代」 還是「 小時代」?關於《小時代》 的症候性解讀。創作與評論,24,83-90。
-
阿乙(2011)。寡人。重慶:重慶大學。
-
阿乙(2012)。模範青年。北京:海豚。
-
阿乙(2015)。陽光猛烈,萬物顯形。北京:北京十月文藝。
-
姜濤、邊靜(2013)。二三線電影市場:成長與成熟。當代電影,12,14-18。
-
孫劍(2013)。二三線電影市場助力國產片發展。當代電影,12,4-11。
-
徐巨洲(1995)。我國國際性城市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城市規劃,1995(3),23-25。
-
馬亮(2013)。城市排行榜:流行、問題與展望。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3(3),24-35。
-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編(2014)。中國城市狀況報告2014-2015。北京:中國城市。
-
張生(2010)。上海文化身份的建立、回歸與重構。上海文學,2010(10),98-105。
-
張卓(2013)。郭敬明:明利場〔封面故事〕。人物,293(7)
-
張屏瑾(2012)。日常生活的生理研究:《繁花》中的上海經驗。上海文化,2012(6),12-17。
-
張貞(2006)。日常生活審美化:中產階層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表述。黑龍江社會科學,98(5),16-21。
-
張頤武(2013)。全國化的世界性:華語電影新未來。當代電影,12,11-14。
-
郭敬明(2013)。願風裁塵。武漢:長江文藝。
-
郭敬明(2013)。小時代1.0 摺紙時代(修訂版)。武漢:長江文藝。
-
郭敬明(2013)。小時代電影全記錄。武漢:長江文藝。
-
郭敬明(2014)。小時代2.0 虛銅時代(修訂版)。武漢:長江文藝。
-
郭敬明(2014)。守歲白駒。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
郭敬明(2014)。小時代3.0 刺金時代(修訂版)。武漢:長江文藝。
-
陳映芳(2012)。城市中國的邏輯。北京:三聯書店。
-
陳惠芬(2006)。想像上海的N種方法:20世紀 90年代「文學上海」與城市文化身份建構。上海:上海人民。
-
陶東風(2011)。走出精英主義,堅持批判精神:日常生活審美化十年談。江蘇行政學院學報,60(6),30-33。
-
陶東風(2002)。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文化研究的興起:兼論文藝學的學科反思。浙江社會科學,2002(1),165-171。
-
程乃珊(2002)。上海探戈。上海:學林。
-
費孝通(1984)。小城鎮大問題。小城鎮大問題:江蘇省小城鎮研究論文選(第一集),南京:
-
馮驥才(2004)。中國城市的再造:關於當前的「新造城運動」。現代城市研究,19(1),4-9。
-
黃平(2011)。「大時代」與「小時代」:韓寒,郭敬明與「80後」寫作。南方文壇,2011(3),5-10。
-
黃宗儀(2011)。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份書寫。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
溫鐵軍、溫厲(2007)。中國的「城鎮化」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教訓。中國軟科學,2007(7),23-29。
-
路遙(1982)。人生。北京:中國青年。
-
寧越敏(1997)。90 年代上海流動人口分析。人口與經濟,1997(2),9-16。
-
熊月之(2006)。鄉村裡的都市與都市裡的鄉村:論近代上海民眾文化特點。史林,2006(2),70-76。
-
熊家良(2003)。三元並立結構中的小城文化與小城文學。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4(5),5-7。
-
熊家良(2007)。小城文學:一個地域文化空間的命題。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3),130-134。
-
福塞爾,保羅、梁麗真譯(1998)。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
趙春音(2003)。城市現代化:從城鎮化到城市。城市問題,2003(1),6-12。
-
趙新平、週一星(2002)。改革以來中國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論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科學,2002(2),132-138。
-
趙新平、週一星、曹廣忠(2002)。小城鎮重點戰略的困境與實踐誤區。城市規劃,26(10),36-40。
-
趙靜編(2010)。賈樟柯故鄉三部曲:小武。濟南:山東畫報。
-
劉士林(2006)。都市化進程論。學術月刊,38(12),5-12。
-
劉士林(2013)。關於我國城鎮化問題的若干思考。學術界,2013(3),5-13。
-
劉穎南編、許自強編(1989)。京味小說八家。北京:文化藝術。
-
衛慧(1999)。上海寶貝。瀋陽:春風文藝。
-
魯迅(1996)。魯迅雜文全集。北京:九州圖書。
-
戴錦華編(2000)。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
-
謝友順、石非(2001)。物質生活及其幻覺:朱文穎和她的《高跟鞋》。當代作家評論,2001(6),89-94。
-
韓素梅(2014)。傳媒之城:媒介視野下的城市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