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ere are generally two tendencies characterizing traditional studies of regional history: First, it usually regards the morphology and features of a locality as the products of endogenously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verlooking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the flows of people and trade between various places. Second, it views geographical space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to be determined by other factors, underestimating the potentially constructive role of space itself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nformed by a rethinking of the epistemology of space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y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ntends to reinterpret Taipei'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a perspective that treats the relations between society, space, and time in a more balanced and dialectical fashion. This study holds that Taipei'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Qing Dynasty should be looked at simultaneously in terms of three geographical scales, namely, the system of world capitalism, the Qing Empire, and the Taipei Basin itself.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Taipei region was not merely an outcome of local natural or cultural condition, but a social-spatial configuration set by those in power to deal with the political-economic crisis taking place on a greater geographical scale. When a particular social-spatial configuration was not adequate in dealing with a new crisis, it would be reorganized accordingly. Throughout Qing Dynasty, there were four distinct city-town networks that had emerged in the Taipei Basin, i.e. the Frontier of Qing Empire, the Xingzhunag Town-Cluster, the Mongjia Town-Cluster, and the Dadaocheng Town-Cluster, which corresponded respectively to the crisis of coast defense in Southeast China, the crisis of shortage of food provisions in Fujian, the crisis of Taiwan's internal class conflicts, and the crisis of the overproduction of the world capitalism.
|
参考文献
|
-
周宗賢、李其霖(2011)。由淡水至艋舺:清代臺灣北部水師的設置與轉變。淡江史學,23,141-160。
連結:
-
林玉茹(2002)。歷史學與區域研究:以東臺灣地區的研究為例。東臺灣研究,12,103-134。
連結:
-
陳威志、石之瑜(2009)。從亞洲認識中國:濱下武志研究「朝貢體系」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39,55-84。
連結:
-
謝美娥(2011)。十九世紀淡水廳、臺北府的糧食市場整合研究。淡江史學,23,237-258。
連結:
-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東京:富山房。
-
〈大學士九卿議覆公中堂福議奏〉。1959。《臺灣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上網日期:2016年11月26日)。
-
丁宗洛。1964 [1826]。《陳清端公年譜〔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上網日期:2016 年6 月23 日)。
-
深坑廳。1907。《深坑廳第二統計書》。深坑廳。
-
Amin, S.(1973).Unequal exchange.New York:Random House.
-
Bird, J.(Ed.),Curtis, B.(Ed.),Putnam, T.(Ed.)(1993).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New York:Routledge.
-
Davidson, L. W.、蔡啟恒譯(1972)。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
-
Duara, P.(1995).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Frank, A. G.(1966).The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
Harvey, D.(1982).Limits of capital.Oxford:Basil Blackwell.
-
Jacobs, J.(1969).The economy of cities.New York:Random House.
-
Lefebvre, H.(1976).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New York:St. Martin Press.
-
Nandy, A.(1987).Traditions, tyranny, and utopias: Essays in the politics of awareness.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kinner, G. W.(1977).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Soja, E. W.(1989).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London:Verso.
-
Soja, E. W.(2000).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
Wallerstein, I.(1979).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卜正民編、格力高利.布魯編、古偉瀛譯(2004)。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臺北:巨流出版社。
-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
-
尹章義(2009)。從原住民的獵場到臺北、新北兩大直轄市:臺北開發三百年史綱。臺北文獻,72,7-38。
-
尹章義(2005)。臺北的歷史飛躍與臺北人的精神特質。臺北文獻,154,61-106。
-
尹章義(1980)。新莊發展史。臺北:新莊市公所。
-
王世慶(1996)。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
丘延亮(2007)。三農(農民、農村、農業)問題是三農之外的問題。2007年文化研究會議暨第八屆文化研究學會年會
-
史景遷、溫洽溢譯(2001)。追尋現代中國(上冊)。臺北:時報出版社。
-
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下卷〕。臺北:台灣書房。
-
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中卷〕。臺北:台灣書房。
-
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2011)。臺灣文化志〔上卷〕。臺北:台灣書房。
-
朱天心(1999)。古都。臺北:麥田。
-
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
-
巫育山(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
李伯重(2000)。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李祖基(2008)。臺灣歷史研究。臺北:海峽學術。
-
杜維明(1996)。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
-
岸本美緒(2011)。臺灣史對近世東亞史研究的啟發。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
東嘉生、周憲文譯(2007)。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海峽學術。
-
林文凱(2011)。再論清代臺灣開港後的米穀輸出問題。新史學,22(2),215-252。
-
林文凱(2014)。認識與想像臺灣的社會經濟史:1920-1930年代臺灣社會史論爭意義之重探。臺灣史研究,21(2),69-110。
-
林文凱(2011)。再論清代臺灣開港以前的米縠輸出問題。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
林玉茹(1996)。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中和:知書房。
-
林玉茹(2010)。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臺灣史研究,17(2),1-37。
-
林玉茹(2011)。由私口到小口:晚清臺灣地域性港口對外貿易的開放。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
林玉茹(2004)。逐利之風:清代台灣郊商的多元投資策略。歷史月刊,201,74-81。
-
林玉茹、畏冬(2012)。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
-
林偉盛(1993)。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羅漢腳。臺北:自立晚報。
-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
-
林滿紅(1999)。臺灣商業經營的中國傳承與蛻變:以近四十臺灣相關研究為基礎之省察。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
-
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
-
施添福(1992)。清代台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
-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柯保安、李榮泰譯(1991)。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回顧與前瞻。臺北:聯經出版社。
-
柄谷行人、林暉鈞譯(2010)。世界史的結構。臺北:心靈工坊。
-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
-
馬克思、恩格斯、唐諾譯(2001)。共產黨宣言。臺北:臉譜出版社。
-
高賢治(2005)。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秀威資訊。
-
張勝彥(1993)。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
-
曹永和(1990)。中華民族的擴展與臺灣的開發。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
-
曹永和(2000)。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
-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緣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許雪姬(1993)。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
-
陳孔立(1990)。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
陳宗仁(2011)。十七世紀前期北臺灣水域社會的商品及其交易型態。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
-
陳宗仁(1996)。從草地到市街:十八世紀新莊街的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
陳國棟(2005)。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社。
-
富田芳郎(1955)。臺灣鄉鎮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7(3),85-105。
-
黃頌文(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
-
溫振華(197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溫振華(2005)。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55(3),15-41。
-
溫振華(1978)。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歷史學報,6,245-270。
-
溫振華(1981)。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歷史學報,9,111-139。
-
溫振華、戴寶村(1998)。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板橋:北縣文化局。
-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1)。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劉平(2000)。林爽文起義原因新論。清史研究,2,92-99。
-
劉妮玲(1989)。台灣的社會動亂。臺北:久大出版社。
-
蔣毓英(1985)。臺灣府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
蔡承豪(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
戴寶村(1984)。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濱下武志、朱蔭貴譯、歐陽菲譯(1999)。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謝美娥(2008)。清代米價研究。臺北:稻香出版社。
-
蘇碩斌(201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