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110,1-42。
連結:
-
羅世宏(2008)。自由報業誰買單?新聞與民主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95,213-238。
連結:
-
臺灣媒體亂象。2017。《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7 年10 月2 日)。
-
〈恨鐵不成鋼 李安:台灣人好,但政治、媒體不太好!〉。(2013年11月26日)。《ETtoday星光雲》。(上網日期:2017 年10 月2 日)。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能否阻絕政治運作?〉。(2005年8月2日)。《聯合報》,第A2版。
-
臺大學生哲學桂冠獎。(2013 年12 月11日)。〈第四屆臺大學生哲學桂冠獎題目公布!〉。「臺大學生哲學桂冠獎」Facebook。(上網日期:2017 年10 月2 日)。
-
Bourdieu, P.,Nice, R.(trans.)(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Bourdieu, P.,Nice, R.(trans.)(1977).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houliaraki, L.,Fairclough, N.(1999).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Fairclough, N.(1992).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Oxford, UK:Polity Press.
-
Fairclough, N.(1995).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London:Longman.
-
Fairclough, N.(2000).New labour new language?.London:Routledge.
-
Fuchs, C. (2014, February 21). Why Taiwanese are getting fed up with the island's salacious, in-your-face media. . Retrieved 2 October 2017
-
Habermas, J.,Shapiro, J.(Trans.)(1971).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Boston:Beacon Press.
-
Kress, G.(1990).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1,84-97.
-
Rogers, R.(Ed.)(2011).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New York:Routledge.
-
van Dijk, T.(Ed.)(1997).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London:Sage.
-
van Leeuwen, T.(1993).Genre and field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and Society,4(2),193-223.
-
Wodak, R.(Ed.),Meyer, M.(Ed.)(2001).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Sage.
-
江聰明。(2002 年10 月25 日)。〈媒體流行罵人 吳念真心寒〉。《聯合報》,第26 版。
-
吳浩銘、林采昀(2013)。媒體生病了:台灣新聞環境的症狀與因應。台北:巨流。
-
林元輝(2006)。新聞公害的批判基礎:以涂醒哲舔耳冤案新聞為主例。台北:巨流。
-
林南谷。(2003 年8 月23日)。〈警大教授:女體高曝光 嫌犯起邪念 政府、民間共同監督媒體 才能使其善盡教化功能〉。《聯合報》,第D4版「電視節目體檢特輯」。
-
林美玲。(2001 年11 月9 日)。〈監委憂心電子媒體亂象〉。《聯合報》,第5 版。
-
張文輝。(2003年9月12日)。〈不良綜藝節目 皮繃緊「 監督媒體聯盟」下月成立 將公布支持該節目的廣告主〉。《聯合報》,第D2版。
-
張文輝。(1999年4 月20日)。〈媒體自律成效不彰又逢駱明慧案 新聞局將採行動遏止歪風〉。《聯合報》,第26 版。
-
許世穎。(2013 年5 月13日)。〈李安批電視新聞不像話 盼台灣媒體「爭氣點」〉。《今日新聞》。(上網日期:2017 年10 月2 日)。
-
許俊傑。(2002年3月11日)。〈商業掛帥 擔心媒體被利用「 色、羶、腥」葉樹姍批新聞亂象〉。《聯合報》,第18 版。
-
項國寧(監製)、游其昌(總監)。(2013 年8 月3日)。〈面對關鍵人物3 蔣勳:行走各鄉鎮 找回昂揚夢想〉〔網路專訪節目〕。《面對關鍵人物》。台北:聯合影音網。(上網日期:2017 年10 月2 日)。
-
黃俊銘(2006)。林懷民:多元質報 闢言論租界。聯合系刊,2月號,36-46。
-
楊瑪利、李雪莉(2012)。弱智媒體。天下雜誌,251
-
管中祥。(2013 年5 月3日)。〈媒體的新「獨立」之路〉。《獨立評論@天下》。(上網日期:2017 年10 月2 日)。
-
盧世祥(2008)。從哈巴狗變瘋狗:台灣媒體亂象紀實。台北:前衛。
-
藍石。(2007 年8 月6 日)。〈醫療評比 就怕患者跟著跑〉。《聯合報》,第A1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