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歷史制度主義分析台灣集體勞動體制的再生產與變遷:以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及雇主支配介入案件為例

并列篇名

The Reproduc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llective Labor Regime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 Case Study of Employer Domin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the Unfair Labor Practices

作者

林倩如(Chien-ju LIN)

关键词

歷史制度主義 ; 路徑依賴理論 ; 單一廠場工會制度 ;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 ; 集體勞動體制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 path dependence theory ; the single trade union ; unfair labor practices ; collective labor regimes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2期(2019 / 04 / 30)

页次

1 - 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這篇論文主要從長時間的歷史角度分析單一廠場工會制度如何同時再生產與轉變。首先,這篇論文根據James Mahoney的制度再生產機制理論,分析單一廠場工會制度透過《工會法》的修法過程不斷地自我增強,並且成為工會組織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組織。再來,這篇論文根據Mahoney 和Kathleen Thelen制度變遷模型和制度具有權力分配的特性,分析國家在2011年新增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後,企業工會與產業和職業工會在行使團結權和協商權是否受到相同的保障,並發現,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者仍可利用裁決委員會對工會成員可以透過跨階級合作而共同尋求員工最大利益的詮釋,以及《工會法》第14條對雇主概念的模糊定義,成功地建立另類工會。第三,這篇論文分析職業工會如何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之外,爭取與資方協商的權利。最後,這篇論文試圖對既有路徑依賴理論進行反思與補充。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produc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single trade union from the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nalysis. First, based on James Mahoney's institutional reproduc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ingle trade union regime is reproduced through the amendments of the Labor Union Act and th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abor organizations. Second,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the corporate unions, industrial unions and professional unions are afforded the same protection regarding unfair labor practices, according to Mahoney and Kathleen Thelen's institutional change models and the institution as the distributional instruments. However,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unfair labor practice committee on the cross-class cooperation between employees and managers and, moreover, the ambiguity on the Article 14 of the Labor Union Act to develop a new corporate union. Third,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a professional union establishes collective bargaining power outside the unfair labor practice proceedings. Finall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article tries to supplement and to revise the path dependence theor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張鑫隆(2014)。工會行動權之法理與言論自由之界線。思與言,52(1),7-47。
    連結:
  2. 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515號判決。(2015年9月10日)。司法院法學資料資料檢索系統。(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3.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訴更一字第94號判決。(2016年7月13日)。司法院法學資料資料檢索系統。(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4.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2年度訴字第1892號判決。(2014年8月14日)。司法院法學資料資料檢索系統。(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5. 勞動部函。(2016年3月17日)。〈有關教育產業工會或教師職業工會(以下簡稱教師工會)依團體協約法進行團體協商時,所涉「協商資格」勞資爭議案,請依說明辦理,請查照〉。勞動關2字第1050125543號文。
  6. Burns, T.(Ed.)(1969).Industrial man.New York:Penguin Books.
  7. Chu, Y. A.(1996).Democracy and organized labor in Taiwan: The 1986 transition.Asian Survey,35(5),495-510.
  8. Deyo, F. C.(1989).Beneath the miracle: Labor subordination in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 Hall, P. A.,Taylor, R. C. R.(1996).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Political Studies,XLIV,936-957.
  10. Ho, M. S.(2006).Challenging state corporatism: The politics of Taiwan's labor federation movement.The China Journal,56,107-127.
  11. Hsiung, P. C.(1996).Living rooms as factories: Class, gender and the satellite factory system in Taiwan.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2. Immergut, E. M.(1998).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Politics & Society,26(1),5-34.
  13. Lin, C. J.(2015).The reconstructing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aiwan's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45(2),294-310.
  14. Mahoney, J.(2000).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Theory and Society,29,507-548.
  15. Mahoney, J.,Thelen, K.(2010).A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mbiguity, agency, and power,New York:
  16. March, J. G.,Olsen, J. P.(1989).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New York:Free Press.
  17. Marx, K.,Engels, F.(1967).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Moscow:Progress Publishers.
  18. McDonald, T. J.(Ed.)(1996).The historic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 Morgan, G.(Ed.),Campbell, J. L.(Ed.),Crouch, C.(Ed.),Pedersen, O. K.(Ed.),Whitley, R.(Ed.)(2010).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 Pierson, P.(2000).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4(2),251-267.
  21. Scott, J. C.(1985).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the peasant resistanc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2. Thelen, K.(2004).How institutions evolv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kills in Germany,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 Thompson, E. P.(1964).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New York:Pantheon Books.
  24. Wang, J. H.(2001).Contesting flexibility: The restructuring of Taiwan's Labor relations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5(2),346-363.
  25. Wright, E. O.(1985).Classes.London:Verso.
  26. Wright, E. O.(Ed.)(2005).Approaches to class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1984).中國勞工運動史一.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
  28.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1984).中國勞工運動史二.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
  29. 史尚寬(編)(1978).勞動法原論.臺北:正大印書館.
  30. 立法院。2002。〈工會法修正草案併案審查案等四案〉。《立法院公報》93(33):377-615。(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31. 立法院。2001。〈工會法修正草案、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及團體協約法修正草案等勞動三法公聽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0(31):329-363。(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32. 吳育仁(2009)。影響勞工政策形成的邏輯:以我國集體協商政策為例(1920年代至1990年代)。行政暨政策學報,49,79-118。
  33. 李允傑(2002).政府與工會.臺北:空中大學.
  34. 林大鈞(1987).我國工會立法之研究.臺北:工商教育.
  35. 林良榮(1997)。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
  36. 林佳和(2014)。工會行動權基礎理論。勞動與法論文集I: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治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臺北:
  37. 林佳和(2016)。華航罷工事件:一個集體勞動法記事。台灣法學,299,26-29。
  38. 林佳和(2014)。我國工會制度之謎:為何產業工會變成廠場工會?。勞動與法論文集I: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治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臺北:
  39. 邱羽凡、劉冠廷。(2016年6月20日)。〈職業工會,當然可以發動罷工〉。《蘋果日報》,即時論壇。(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40. 邱駿彥(2002)。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中裁決制度之考察:以日本制度之經驗為借鏡。華岡法粹,29,117-149。
  41. 侯岳宏(2015).不當勞動行為救濟的基礎理論.臺北:元照.
  42. 徐正光(1989)。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
  43.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2018年8月16日)。〈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新聞稿 2018.08.16〉。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公開網頁)Facebook。(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44. 張宗坤。(2017年5月20日)。〈HTC U11主打側框感應卻對勞基法無感:員工踢爆資方強迫「特休換廠修」〉。《苦勞網》。(2017年11月6日)。
  45. 陳建文(2012)。工會行動權的事理思考與法理探討(下)。日本暨韓國勞動法學研究特集,臺北:
  46. 勞動部。2013e。〈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41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47. 勞動部。2015b。〈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6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48. 勞動部。2017a。〈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統計資料〉。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49. 勞動部(2014).103年度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例彙編.臺北:勞動部.
  50. 勞動部。2017b。〈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33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51. 勞動部。2013d。〈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 38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52. 勞動部。2012b。〈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3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53. 勞動部(2013).102年度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例彙編.臺北:勞動部.
  54. 勞動部(2012).101年度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例彙編.臺北:勞動部.
  55. 勞動部(2015).104年度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例彙編.臺北:勞動部.
  56. 勞動部。2011e。〈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29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57. 勞動部。2013b。〈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17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58. 勞動部。2011d。〈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25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59. 勞動部。2013c。〈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21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60. 勞動部。2011c。〈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19號裁決決〉。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61. 勞動部。2011b。〈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3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62. 勞動部(2011).100年度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例彙編.臺北:勞動部.
  63. 勞動部。2012c。〈裁決委員會勞裁字第19號裁決決定〉。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上網日期:2017年11月6日)。
  64. 焦興鎧(2006)。美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之研究。法律哲理與制度(公法理論):馬漢寶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
  65. 黃程貫(1992)。強制入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11月號),31-62。
  66. 黃程貫(1997).勞動法.臺北縣:空中大學.
  67. 黃程貫(2015).勞動法.臺北:新學林.
  68. 蔡瑞麟(2016)。論職業工會可否罷工:附論禁搭便車條款之效力。台灣法學,299,37-40。
  69.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被引用次数
  1. 李天申(2020)。臺灣行政法人制度推動歷程的歷史制度分析。政治科學論叢,86,151-190。
  2. (2024)。從累積的社會結構理論看臺灣勞動政策的制定與施行: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6(1),24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