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主體思考與「士大夫傳統」:從重讀葉榮鐘的《美國見聞錄》談起

并列篇名

Thoughts on Subjectivities and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Rereading Yeh Rongzhong's Meiguo Jianwen Lu (Notes on My Journey to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

徐秀慧(HSU Hsiu-Hui)

关键词

葉榮鐘 ; 《美國見聞錄》 ; 台灣問題 ; 反殖民 ; 士大夫傳統 ; 儒學 ; Yeh Rongzhong ; Meiguo Jianwen Lu ; Taiwan issues ; anti-colonialism ;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 Confucianism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3期(2019 / 08 / 31)

页次

75 - 1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葉榮鐘撰稿的《台灣民族運動史》,1971年由《自立晚報》出版社出版,完成這項捨我其誰的民族史撰寫的志業與宿願後,葉榮鐘偕夫人終於在1974年實現了到美國參訪、探視親友的心願,回台後還撰寫了《美國見聞錄》一書,不幸因病竟成遺作。擺脫長期被國民黨監視的葉榮鐘,透過美、加之行的考察與思索,並且藉由在波士頓、華盛頓發出致林莊生的書信,道出他對台灣未來出路的看法:「與八億之中國人民同其運命」。本文的目的即在透過探討向來被忽視的《美國見聞錄》的語境,耙梳葉榮鐘何以發出台灣的未來只能「與八億之中國人民同其運命」的論斷。並追溯他秉持經世濟民的「士大夫傳統」理念,終生致力於反殖民、反壓迫的民族革命運動與復興民族文化的志業,以闡明他如何超克台灣殖民地現代性的史觀,將傳統士大夫的理想與他對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認同相聯繫,展現他對東西方文明的比較,思考傳統文化如何更新與再造,以重建民族文化與中國人的主體性。他對「台灣往何處去」的思考,不僅聯繫於他對民族文化的思考,也扣合於他對二戰後世界秩序的省思與批判思維,其對人類世界和平的企求,所體現的是源自儒家經典《禮記.禮運》大同章中「天下為公」理想世界的「士大夫傳統」。此一傳統歷經乙未割台、台灣光復與「分斷體制」,依舊再現於葉榮鐘晚年對於民族、國家的未來與人類道德遠景的承擔。葉榮鐘思考的並不僅僅是台灣的出路問題,也是崛起後的中國如何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則問題。如何連結社會主義與儒學倫理傳統則是當今中國具備和平崛起的實力與國力時所必須正視的問題。這是終生致力於反殖民、反壓迫志業的葉榮鐘先生其人其文,以一個殖民地臺灣的抗日文人,留給兩岸中國人珍貴的思想遺產。

英文摘要

Three years after the publisher Independence Evening Post published History of Taiwan National Movement, Yeh Rongzhong, the book's author, finally visite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his wife in 1974. He published Meiguo Jianwen Lu (Notes on My Journey to America), recollecting not only what he saw in North America but also his thoughts on Taiwan's future. During his four-month visi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he read many books about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social changes in post-1949 China, and history books about China and Taiwan around World War II as banned by the KMT government. Away from the KMT's surveillance, Yeh Rongzhong considered Taiwan's future in his letters to Lin Zhuangsheng when he was in Boston and Washington, DC. In these letters, Yeh expressed the idea of "sharing the same destiny with 800,000,000 Chinese people." Yeh Rongzhong was one of the few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o having survived the 228 Incident, Land Reforms, the White Terror, the Korean War, and the Cold War, remained strongly identified with the PRC government. This essay traces Yeh's idea of "sharing the same destiny with 800,000,000 Chinese people" in his Meiguo Jianwen Lu, a literary work which has been neglected by scholars for a long tim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陳光興(2017)。陳映真的第三世界(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7(8月號),129-184。
    連結:
  2.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
    連結:
  3. 尹章義(2015)。捨我其誰的史學家葉榮鐘:駁若林正丈的台灣再殖民主義。兩岸犇報,93
  4. 王中忱(2016)。葉榮鐘與矢內原忠雄─在殖民知識系譜上的考察。人間思想,13,195-206。
  5. 甘陽(2016)。專題:儒學與社會主義。開放時代,2016(1),10-80。
  6. 朱漢民。(2014年9月22日)。〈士大夫精神與中國文化〉(全文實錄)。《鳳凰湖南》。(上網日期:2018年9月1日)。
  7. 朱雙一(2017)。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學科創立前史─「保釣」後旅美華人的「新中國」認同熱潮與文學交流。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7(3),16-36。
  8.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9. 吳三連,蔡培火(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10. 林少陽(2018).鼎革以文─清季革命與章太炎『復古』的新文化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 林莊生。(1974年7月28日)。〈林莊生致葉榮鐘信1974年07月28日〉。國立清華大學葉榮鐘典藏(典藏號:NTHU-LIB-001-070400360038),新竹。(上網日期:2018年9月1日)。
  12. 河原功。(1972年4月17日)。〈河原功致葉榮鐘信1972年04月17日〉。國立清華大學葉榮鐘典藏(典藏號:NTHU-LIB-001-070400420001),新竹。(上網日期:2018年9月1日)。
  13. 施懿琳(1993)。從《應社詩薈》看中晚期彰化詩人的時代關懷。中國學術年刊,14(1),365-397。
  14. 洪若詩。(1974年11月7日)。〈我在新中國十五年〉。《大公報》,第1版,第2版。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香港舊報紙」(編碼:NPTKP19741107),香港。
  15. 洪麗娟(2014)。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16. 洪麗娟(採訪),徐秀慧(採訪),洪麗娟(謄稿),許育嘉(整理)(2014)。身在局內的「局外人」─葉芸芸訪談錄。兩岸犇報,72
  17. 若林正丈(2010)。葉榮鐘的「述史之志」:晚年書寫活動試論。台灣史研究,17(4),81-112。
  18. 徐秀慧(2016)。魯迅與台灣文人葉榮鐘。魯迅研究月刊,2016(10),14-23。
  19. 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化思潮.板橋:稻鄉.
  20. 徐秀慧(2006)。跨國界與跨語際的魯迅翻譯(1925~1949)─中、日、台反法西斯的「地下火」與臺灣光復初期「魯迅戰鬥精神」的再現。魯迅:跨文化對話─紀念魯迅逝世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河南鄭州:
  21. 徐復觀(1984).徐復觀最後雜文集.台北:時報.
  22. 徐復觀(1980).徐復觀子雜文─憶往事.台北:時報.
  23. 徐復觀(1985).徐復觀子雜文─論中共.台北:時報.
  24. 徐復觀(1980).徐復觀子雜文─記所思.台北:時報.
  25. 秦賢次。秦賢次。(無日期)。〈《新知識》辭條〉。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上網日期:2019月8月29日)。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39/,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39/
  26. 張志強(2012).朱陸.孔佛.現代思想─佛學與晚明以來中國思想的現代轉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張良澤(1979)。葉榮鐘先生作品概述。台灣文藝,63(3),207-224。
  28. 張重崗(2016)。葉榮鐘的戰後思考。文學評論,2016(4),102-110。
  29. 張靜茹(2018)。時代洪流中的自我發聲:從日記、書信看葉榮鐘文學觀與思想的演變軌跡。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2(2),63-92。
  30. 陳明忠(2014).無悔.台北:人間.
  31. 陳昭瑛(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
  32. 陳昭瑛(2005).台灣與傳統文化(增訂再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33. 陳昭瑛(2010)。台灣儒者論儒學的普世價值─王敏川與徐復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學版),2010(6),1-5。
  34. 陳昭瑛(編)(2018).徐復觀的政治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
  35. 彭玉萍(2013)。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36. 楊儒賓(2016)。葉榮鐘、中國與中國的現代性。人間思想,13,207-216。
  37. 葉光南(編),葉芸芸(編)(2002).葉榮鐘全集9.葉榮鐘年表.台中:晨星.
  38. 葉芸芸(2015)。1974年的夏天:葉榮鐘.美國.日本。兩岸犇報,112
  39. 葉芸芸(2014)。陽春麵攤子。兩岸犇報,73
  40. 葉芸芸(編),陳昭瑛(編)(2002).葉榮鐘全集7.葉榮鐘早年文集.台中:晨星.
  41. 葉芸芸(編),藍博洲(編)(2000).葉榮鐘全集1.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下).台中:晨星.
  42. 葉芸芸(編),藍博洲(編)(2000).葉榮鐘全集1.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台中:晨星.
  43. 葉芸芸(編選),呂正惠(編選),黃琪椿(編選)(2015).葉榮鐘選集.文學卷.台北:人間.
  44. 葉芸芸(編選),徐振國(編選)(2018).重認中國.台北:人間.
  45. 葉榮鐘(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46. 葉榮鐘。(1974年7月)。〈《中國歸來答客難》摘要〉。國立清華大學葉榮鐘典藏(典藏號:NTHU-LIB-001-040100280002),新竹。(上網日期:2018年9月1日)。
  47. 葉榮鐘(1985).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書店.
  48. 葉榮鐘,林莊生(編),葉芸芸(編)(2002).葉榮鐘全集6.葉榮鐘日記(下).台中:晨星.
  49. 葉榮鐘,林莊生(編),葉芸芸(編)(2002).葉榮鐘全集6.葉榮鐘日記(上).台中:晨星.
  50. 葉榮鐘,葉芸芸(編)(2000).葉榮鐘全集5.少奇吟草.台中:晨星.
  51. 葉榮鐘,葉芸芸(編)(2000).葉榮鐘全集4.半壁書齋隨筆(上).台中:晨星.
  52. 葉榮鐘,葉芸芸(編),陳昭瑛(編)(2002).葉榮鐘全集7.葉榮鐘早年文集.台中:晨星.
  53. 葉榮鐘,葉芸芸(編),藍博洲(編)(2000).葉榮鐘全集1.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台中:晨星.
  54. 葉榮鐘,葉芸芸(編選),呂正惠(編選),黃琪椿(編選)(2015).葉榮鐘選集.文學卷.台北:人間.
  55. 葉蔚南(2016)。父親葉榮鐘的民族意識及其著作。觀察,29(1),64-67。
  56. 葉蔚南(2018)。葉榮鐘的史、傳書寫與祖國情懷。觀察,63(11),62-65。
  57. 葉蔚南(2018)。丘念台與葉榮鐘。觀察,64(12),63-65。
  58. 葉蔚南(2017)。葉榮鐘對「孫黃革命、康梁革新」的評價。觀察,46(6),66-68。
  59. 廖振富(2007).台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從晚清到二二八.台北:國立編譯館.
  60. 廖振富(2017).以文學發聲.台北:玉山社.
  61. 潘朝陽(2008)。從儒家憂患意識看甲申和乙未兩慘變後儒士的反省與回應。台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台北:
  62. 鄭鴻生(2012)。解嚴之前的海外台灣左派初探。人間思想,1,8-48。
  63. 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1981).魯迅全集5.准風月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4. 賴金英(2003)。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